Android系统匿名共享内存(Anonymous Shared Memory)C++调用接口分析(6)

简介: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server模块的实现。在external/ashmem/common目录下,只有一个源文件SharedBufferServer.cpp,它实现了内存共享服务SharedBufferService:

  1. #define LOG_TAG "SharedBufferServer"  
  2.   
  3. #include <utils/Log.h>  
  4. #include <binder/MemoryBase.h>  
  5. #include <binder/MemoryHeapBase.h>  
  6. #include <binder/IServiceManager.h>  
  7. #include <binder/IPCThreadState.h>  
  8.   
  9. #include "../common/ISharedBuffer.h"  
  10.   
  11. class SharedBufferService : public BnSharedBuffer  
  12. {  
  13. public:  
  14.     SharedBufferService()  
  15.     {  
  16.         sp<MemoryHeapBase> heap = new MemoryHeapBase(SHARED_BUFFER_SIZE, 0, "SharedBuffer");  
  17.         if(heap != NULL)  
  18.         {  
  19.             mMemory = new MemoryBase(heap, 0, SHARED_BUFFER_SIZE);  
  20.   
  21.             int32_t* data = (int32_t*)mMemory->pointer();  
  22.             if(data != NULL)  
  23.             {  
  24.                 *data = 0;  
  25.             }  
  26.         }  
  27.     }  
  28.   
  29.     virtual ~SharedBufferService()  
  30.     {  
  31.         mMemory = NULL;  
  32.     }  
  33.   
  34. public:  
  35.     static void instantiate()  
  36.     {  
  37.         defaultServiceManager()->addService(String16(SHARED_BUFFER_SERVICE), new SharedBufferService());  
  38.     }  
  39.   
  40.     virtual sp<IMemory> getBuffer()  
  41.     {  
  42.         return mMemory;  
  43.     }  
  44.   
  45. private:  
  46.     sp<MemoryBase> mMemory;  
  47. };  
  48.   
  49.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50. {  
  51.     SharedBufferService::instantiate();  
  52.   
  53.     ProcessState::self()->startThreadPool();  
  54.     IPCThreadState::self()->joinThreadPool();  
  55.   
  56.     return 0;  
  57. }  
        SharedBufferService服务实现了BnSharedBuffer接口。在它的构造函数里面,首先是使用MemoryHeapBase类创建了一个匿名共享内存,大小为SHARED_BUFFER_SIZE。接着,又以这个MemoryHeapBase对象为参数,创建一个MemoryBase对象,这个MemoryBase对象指定要维护的匿名共享内存的的偏移位置为0,大小为SHARED_BUFFER_SIZE,并且,将这个匿名共享内存当作一个整型变量地址,将它初始化为0。最终,这个匿名共享内存对象保存在SharedBufferService类的成员变量mMemory中,这个匿名共享内存对象可以通过成员函数getBuffer来获得。
 
        在Server端应用程序的入口函数main中,首先是调用SharedBufferService静态成员函数instantiate函数来创建一个SharedBufferService实例,然后通过defaultServiceManager函数来获得系统中的Service Manager接口,最后通过这个Service Manager接口的addService函数来把这个SharedBufferService服务添加到Service Manager中去,这样,Client端就可以通过Service Manager来获得这个共享内存服务了。有关Service Manager的实现,请参考前面一篇文章 浅谈Service Manager成为Android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守护进程之路 ,而用来获取Service Manager接口的defaultServiceManager函数的实现可以参考另外一篇文章 浅谈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中的Server和Client获得Service Manager接口之路 。初始化好这个共享内存服务之后,程序就通过ProcessState::self()->startThreadPool()函数来创建一个线程等待Client端来请求服务了,最后,程序的主线程也通过IPCThreadState::self()->joinThreadPool()函数来进入到等待Client端来请求服务的状态中。
       我们还需要为这个Server端应用程序编译一个编译脚本,在external/ashmem/server目录下,新建一个Android.mk文件,它的内容如下所示:
  1. LOCAL_PATH := $(call my-dir)  
  2.   
  3. include $(CLEAR_VARS)  
  4.   
  5. LOCAL_MODULE_TAGS :optional  
  6.   
  7. LOCAL_SRC_FILES := ../common/ISharedBuffer.cpp \  
  8.         SharedBufferServer.cpp  
  9.   
  10. LOCAL_SHARED_LIBRARIES:libcutils libutils libbinder  
  11.   
  12. LOCAL_MODULE :SharedBufferServer  
  13.   
  14. include $(BUILD_EXECUTABLE)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client模块的实现。在external/ashmem/client目录下,只有一个源文件SharedBufferClient.cpp,它的内容如下所示:
  1. #define LOG_TAG "SharedBufferClient"  
  2.   
  3. #include <utils/Log.h>  
  4. #include <binder/MemoryBase.h>  
  5. #include <binder/IServiceManager.h>  
  6.   
  7. #include "../common/ISharedBuffer.h"  
  8.   
  9. int main()  
  10. {  
  11.         sp<IBinder> binder = defaultServiceManager()->getService(String16(SHARED_BUFFER_SERVICE));  
  12.         if(binder == NULL)  
  13.         {  
  14.                 printf("Failed to get service: %s.\n", SHARED_BUFFER_SERVICE);  
  15.                 return -1;  
  16.         }  
  17.   
  18.         sp<ISharedBuffer> service = ISharedBuffer::asInterface(binder);  
  19.         if(service == NULL)  
  20.         {  
  21.                 return -2;  
  22.         }  
  23.   
  24.         sp<IMemory> buffer = service->getBuffer();  
  25.         if(buffer == NULL)  
  26.         {  
  27.                 return -3;  
  28.         }  
  29.   
  30.         int32_t* data = (int32_t*)buffer->pointer();  
  31.         if(data == NULL)  
  32.         {  
  33.                 return -4;  
  34.         }  
  35.   
  36.         printf("The value of the shared buffer is %d.\n", *data);  
  37.   
  38.         *data = *data + 1;  
  39.   
  40.         printf("Add value 1 to the shared buffer.\n");  
  41.   
  42.         return 0;  
  43. }  
        在这个文件中,主要就是定义了Client端应用程序的入口函数main,在这个main函数里面,首先通过Service Manager接口获得前面所实现的匿名共享内存服务SharedBufferService的远程接口service,然后通过这个远程接口的getBuffer成员函数获得由Server端提供的一块匿名共享内存接口buffer,最后通过这个匿名共享内存接口获得这个匿名共享内存的基地址data。有了这个匿名共享内存的地址data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它进行读写了,先是把这个匿名共享内存当作是一个整型变量地址进行访问,并输出它的值的大小,然后对这个整量变量进行加1的操作,并写回到原来的共享内存空间中去。这样,当Server端应用程序运行之后,第一次运行这个Client端应用程序时,输出的值为0,第二次运行这个个Client端应用程序时,输出的值为1,第三次运行这个个Client端应用程序时,输出的值为3......依次类推,后面我们将在模拟器中对这个分析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成功的话,就说明这个匿名共享内存成功地在Server端和Client端实现共享了。
 




本文转自 Luoshengyang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shyluo/966923,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开发框架 前端开发 Android开发
Flutter 与原生模块(Android 和 iOS)之间的通信机制,包括方法调用、事件传递等,分析了通信的必要性、主要方式、数据传递、性能优化及错误处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效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深入探讨了 Flutter 与原生模块(Android 和 iOS)之间的通信机制,包括方法调用、事件传递等,分析了通信的必要性、主要方式、数据传递、性能优化及错误处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效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实现高效的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0 4
|
2月前
|
安全 Android开发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深入探讨iOS与Android系统安全性对比分析
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iOS和Android无疑是两大巨头。本文从技术角度出发,对这两个系统的架构、安全机制以及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通过深入探讨,我们旨在揭示两个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差异,并为用户提供一些实用的安全建议。
|
1月前
|
Java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安卓与iOS开发环境对比分析
在移动应用开发的广阔天地中,安卓和iOS两大平台各自占据半壁江山。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两个平台的开发环境,从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到用户界面设计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代码示例,我们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南,帮助他们根据项目需求和个人偏好做出明智的选择。无论你是初涉移动开发领域的新手,还是寻求跨平台解决方案的资深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30 8
|
3月前
|
缓存 Java Shell
Android 系统缓存扫描与清理方法分析
Android 系统缓存从原理探索到实现。
91 15
Android 系统缓存扫描与清理方法分析
|
2月前
|
安全 Android开发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深入探索Android与iOS系统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移动操作系统的安全已成为用户和开发者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旨在通过比较Android与iOS两大主流操作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揭示两者在设计理念、权限管理、应用审核机制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我们将探讨这些差异如何影响用户的安全体验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
41 1
|
3月前
|
存储 Linux Android开发
Android底层:通熟易懂分析binder:1.binder准备工作
本文详细介绍了Android Binder机制的准备工作,包括打开Binder驱动、内存映射(mmap)、启动Binder主线程等内容。通过分析系统调用和进程与驱动层的通信,解释了Binder如何实现进程间通信。文章还探讨了Binder主线程的启动流程及其在进程通信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Binder准备工作的调用时机和重要性。
Android底层:通熟易懂分析binder:1.binder准备工作
|
3月前
|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Swift
安卓与iOS开发环境的差异性分析
【10月更文挑战第8天】 本文旨在探讨Android和iOS两大移动操作系统在开发环境上的不同,包括开发语言、工具、平台特性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差异性的分析,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两大平台,以便在项目开发中做出更合适的技术选择。
|
2月前
|
缓存 Prometheus 监控
Elasticsearch集群JVM调优设置合适的堆内存大小
Elasticsearch集群JVM调优设置合适的堆内存大小
339 1
|
28天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深入探索Java虚拟机(JVM)的内存管理机制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Java虚拟机(JVM)内存管理机制的深入理解。通过详细解析JVM的内存结构、垃圾回收算法以及性能优化策略,本文不仅揭示了Java程序高效运行背后的原理,还为开发者提供了优化应用程序性能的实用技巧。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文章大意,本文摘要将简要介绍JVM内存管理的关键点,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线图。
|
2月前
|
Java
JVM内存参数
-Xmx[]:堆空间最大内存 -Xms[]:堆空间最小内存,一般设置成跟堆空间最大内存一样的 -Xmn[]:新生代的最大内存 -xx[use 垃圾回收器名称]:指定垃圾回收器 -xss:设置单个线程栈大小 一般设堆空间为最大可用物理地址的百分之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