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好的棋手才会走运-《打造Facebook》读后感

简介: 王淮的《打造Facebook》一书不厚,花半天时间轻松读完。书中没有大段的说教,只有近乎流水的陈述。正如作者所说,打造Facebook这本书由巴克伯格来写再合适不过。可惜他至少在近几年内没有这个打算。

img_8b277ede1a92fd49dbcf5427101f6e61.jpg

王淮的《打造Facebook》一书不厚,花半天时间轻松读完。书中没有大段的说教,只有近乎流水的陈述。正如作者所说,打造Facebook这本书由巴克伯格来写再合适不过。可惜他至少在近几年内没有这个打算。而王淮作为加入Facebook最早的员工之一,以工程师角度描述的视角恐怕更适合我们。

  • 战略眼光很重要。在Facebook聚合了大量的用户以后,马克伯格在最早的时间决定将Facebook打造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开发平台,可以由第三方开发者基于Facebook的API来开发应用。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开发者的热情,平台上的优秀应用层出不穷,又反过来吸引了更多的用户。环顾今日,淘宝、腾讯等国内大公司基本都是这样的套路。硅谷不愧是科技公司的标杆。

  • 学习能力体现在你的坚持上,而不是你的聪明上。马克伯格每年都会给自己制定挑战目标。这些挑战目标有的是加强自己某一方面技能,有的则是纯粹的磨练自己。比如09年坚持每天打领带,10年坚持学中文,11年坚持支持自己宰杀的动物,12年坚持每天写代码……马克伯格的学习能力强,不是由于他聪明,而是由于他能够坚持。

  • 招人只招优秀的,宁缺毋滥。这句话每个公司的HR都懂,但是能得到彻底贯彻的公司少之又少。优秀的人才本来就少,每个公司都抢着要,总有一些公司是抢不到的。Facebook作为创业公司一开始就坚持这样的策略,无疑是它能够持续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巴克伯格深切的知道优秀的工程师意味着什么。优秀的工程师更容易被委以重任;完成任务后可以相互标榜;一流人才喜欢互相挑战,并且互相学习。古往今来,几乎每个杰出的人才身边都有优秀的人相伴,爱迪生身边有特斯拉,图灵有秋奇作为对手……

  • 留人靠的不是忠诚度忽悠,而是公司能够给予员工切实的利益。硅谷公司通常不会单方面的强调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而是更多的考虑公司有什么东西值得员工留下来。国内很多公司特别喜欢强调爱国主义式的忠诚,公司给了你这碗饭,你就要时时刻刻想着报答公司。这种忠诚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对公司文化的认同,那么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公司如果能够在产品、理念、思想、薪酬、福利等方面着想,无疑才是标本兼治的好方法。

  • 跳出你的舒适区。Get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已经成了IT界的一句行话。IT界不仅发展迅猛,而且涉及技术众多。靠一门语言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勇敢的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主动学习新知识,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前做c++,现在想搞web开发,那就要学习。以前做开发,现在想搞管理,那也要学。学习->工作出色->得到成就感->获取更多机会->激发学习,很容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优秀程序员的必备素质。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如果不注重沟通,会导致很多问题。不和BA沟通,无法保证功能契合客户要求;不和其他程序员沟通,技术无法得到共享;不主动和别人沟通,只能被动接受结果。

虽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现在绝大多数人的首要目标是如何让自己成为金子。从《打造Facebook》这本书中了解了这家公司的工程师文化,学习到了那些“金子”为什么能成为“金子”,并借鉴到自己身上。

最后,给大家一些建议,如果在简历中能有这些东西,那么肯定会从HR眼中脱颖而出。注意这些事情需要平时的积累,不是临时抱佛脚可以搞定的。

  1. 维护自己的一个原创技术博客。

  2. 豆瓣读书上的读书记录及读书笔记。

  3. 成为github重度患者。在github上分享自己的代码,甚至参与开源项目的开发。

  4. 良好的英语技能。尽量阅读英文资料,访问英文网站,如stackoverflow等。自己可以尝试翻译一些技术文章或书籍。

Only the good players are luckly. 这是国际象棋界的一句名言,即只有好的棋手才会走运。在羡慕别人有好运的同时,把自己变为一个good player吧。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开发者
【杂谈】做独立开发者赚钱吗?
最近看一些论坛上,独立开发越来越火爆🔥。 例如 1. xxx网站SEO做的好,靠网站广告月入3000dollar 2. 开发了xxx软件,上架 Apple Store,睡后收入可以不用上班等~
104 0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本科毕业加入谷歌,还写了「思维链」开山之作,这位OpenAI新秀正为本科生答疑解惑
本科毕业加入谷歌,还写了「思维链」开山之作,这位OpenAI新秀正为本科生答疑解惑
100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在大家热议Vicarious AI那篇Science论文时,我们和这家公司的CTO聊了聊(回应LeCun批判)
上周,Vicarious AI 发表在 Science 上的一篇论文引发了业内热议,有褒有贬,甚至有媒体挖出了 Yann LeCun 2013 年对 Vicarious AI 的批判。在论文发布后,机器之心对 Vicarious AI 的 CTO Dileep George 进行了专访,谈到了概率生成模型、Yann LeCun 的批判等话题。
140 0
在大家热议Vicarious AI那篇Science论文时,我们和这家公司的CTO聊了聊(回应LeCun批判)
|
安全 数据可视化
技术宅打算如何改变世界——来看看Facebook工程师黑客马拉松的年度杰作吧
黑客马拉松在美国是一种极为流行的,工程师们的头脑风暴比赛,在10几个小时内,选手们要用尽自己的智慧做出想要的产品,现在在国内也渐渐发展了起来。由技术宅扎克伯格领导的Facebook对此由衷热爱,创始初期常常通过黑客马拉松来招贤纳士。2012年,Facebook共举办了12场黑客马拉松。今天在其官方博客,它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头脑风暴作品,这些全部由Facebook工程师想出来的创意有些是雷人却又高科技的恶作剧比如楼顶上的二维码,有些则已经应用到Facebook中去,还有些是让工作变得更简单的工具。
175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GPT-3有多强?伯克利小哥拿它写“鸡汤”狂涨粉,还成了Hacker News最火文章?!
GPT-3有多强?伯克利小哥拿它写“鸡汤”狂涨粉,还成了Hacker News最火文章?!
235 0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数据库
从 Reddit 学到的经验,互联网营销
  最近有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文章似乎没引起太多人注意,比如 Steve Huffman 分享创建 Reddit 过程中的经验这篇文章,在 Twitter 上的中文技术圈子似乎没有被提及。   作为社会化新闻站点,国内似乎关注 Reddit 的人并不多,我只知道少数 Geek 是其死忠粉丝。
1302 0
《远见》读书笔记
看得远,才走得远 最近两周阅读了《远见》这本关于职业规划的书,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职业生涯的认识。 最深的感受是职业生涯的长度。我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一直也在从事软件相关的工作,因为工作压力大,加班强度高,大多数人对这个行业的认识都是做不久,从业十年都已经算是老兵了,我周围的环境也是如此,比我年轻的人都开始自称老头子,所以我也有点迷惑该如何发展。
1372 0
|
人工智能 算法
【聚能聊有奖话题】今日头条公布算法原理,你认可他们的理念吗?
11 日,今日头条召开了一场旨在推动整个行业来问诊算法、建言算法的分享交流会。资深算法架构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博士曹欢欢,在今日头条总部带来了题为《让算法公开透明》的分享,面向行业公开算法原理,消除社会各界对算法的一些误解,同时接受意见和建议。
24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