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意是做事情,我们应该提前准备,这样就能确保其产生好的结果。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一定是这样的吗?
凡事提前准备为什么好?
在大学里面,大家都习惯了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这样可以在平时多玩一点,最多考试那一两周抓紧一点就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一不留神就会挂科,以后又要重考,多麻烦啊!也许大家都注意到了,大学里面成绩比较好的,几乎都是在平时就认真学的人。他们每天都学习一点,到考试的时候就不用手忙脚乱了。
可见,凡事提前准备确实有好处!
我本人的一个经历也体现了“凡事提前准备”的重要性。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我所在的学校只是省重点大学,各方面的配备都很一般。许多同学对此很失望,于是便觉得前途无望,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我却没有这样。我想不管是在哪里,只要坚持学习,肯定有好处的,所谓“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在大部分人都在玩的时候,我总是利用可得的时间去学习,不管是在宿舍,还是在自习室。也就因为这样,我在本科时的平均成绩位列本专业的第一名。可能会有同学想,第一名又怎么样,到时找工作还不是一样。
就在2008年,我们学校发生了一件大事:被评为“211工程”大学。全国的“211工程”大学一共有100所多一点,它们会得到教育部的专项资助,并且具备许多“特权”。具备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便是许多“特权”中的一项。
那一年,我校首次具备保研资格。消息一出,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愁。如果前三年的成绩比较好,排在前面,那么就可以尝试申请一个名额;如果成绩不好,那么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了。
这时就体现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功效了。由于前三年的“准备”,我的成绩在申请保研的学生中位列第一名。经过后来的努力,我被成功保送到南邮读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道理!
凡事提前准备一定好吗?
理工科的学生都知道,现实世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各种突发性的因素不断出现,我们无法确切预见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例如,你高高兴兴地去上班,本来以为会度过一个充实的工作日。不料在出门的时候,你莫名其妙地被人骂了一顿,导致心情不好,整天都不在工作状态。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做成什么事情,真是没有想到啊!
又拿我自己来举例。在研三毕业之前,我在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觉得挺满意的。为了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我提前了两个月便与同学一起在公司周围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价格还是挺高的。我经常给他们说的一句话便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可就在毕业前夕,公司突然打电话给我,问我愿不愿意调回重庆工作。在征得亲朋好友的意见之后,我同意了。这样的话,我以前租的房子就要退掉。但只有我住的那一间要处理,很麻烦。没有办法,我在网上四处发帖,希望有人愿意租它。在经过了好几天的奔波之后,我以较低的价格将之转租给别人,使我自己损失了很多钱。要是我不提前租房,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可见,凡事提前准备并不一定总是好的!
结论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切因地点、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不能总是期望事情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发展。什么事情能够提前准备,我们心中应该有一个数。对于不能提前准备的事情,我们要在前期做最大的努力,并且抱有积极的心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我们也应该能够有办法去应对。
乔布斯说得好:“人生是由一个个点串联而成的。”我们应该做好眼前的事情,既不冒进,也不保守,相信未来的一切事情都是可以“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