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移动信息化系统保障“数据安全”

简介:

随着网络主权概念的逐渐明晰,“自主可控”已经成为信息化部署的关键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政府、国防、金融、交通等关键领域的信息化产品尽快实现国产化,并发布了多个重要政策来保障国产化实施。而除了服务器、数据库等核心IT设备之外,移动信息化系统同样在中国信息化整体布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发展必须实现高度的“自主可控”。

移动信息化系统的“风险”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应用于政企的业务创新与拓展之中,组织需要搭建移动信息化系统来降低移动设备应用的风险,提高移动信息化能力。然而,众多国外品牌的移动信息化系统却无法实现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要求,这给移动信息化系统内的重要信息带来了重大的风险。

首先,风险来在于移动信息泄密风险。由于政企移动业务的发展,移动信息化系统内存储着大量的机密信息,这些信息一旦从不可控的服务器中泄露到外界,将带来重大损失。而且,无法满足自主可控需求的移动信息化系统,可能暗藏着大量的漏洞与后门,攻击者很容易通过系统的“缺口”来盗取信息。

其次,移动信息化系统开始成为政企信息化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包括组织服务器、PC等信息终端,攻击者很有可能以移动终端设备作为跳板,对组织的其它信息化设备进行攻击,散播木马、病毒等安全威胁。更大的威胁在于,攻击者很可能会针对重要的移动目标实施高级可持续性攻击,窃取或破坏组织信息。非自主可控的移动信息化系统更可能被特定组织或是国家利用,这提高了企业遭受APT攻击的危险性。

有些政企认为,虽然自己采用的是国外的移动信息化系统,但是其技术是安全可信的,因此就没有问题。这其实是混淆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可信的安全感觉,第二个是可信的技术。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如果操作系统或者安全设备来自于西方国家,其在技术上实现了安全可信的标准,那么其对于西方国家是安全的,但是对于中国是不安全的,这是信任感,也就是信息系统控制权在谁手中的问题。

保障移动信息化系统“自主可控”

要保证移动信息化系统的自主可控,需要从政策的顶层设计与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两方面入手。从顶层设计来看,保证移动信息化系统的自主可控对于数据的安全非常重要,推进关键领域与重要部门的移动信息化系统国产化,也被纳入到国家的网络安全整体规划之中。

从政策来看,目前国家已经显著加大了对国产化设备替代的政策支持。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准备调研并起草“信息安全装备国产化”专项扶持方案,以保障信息安全,实现核心软硬件国产化自主可控。来自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消息称,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中国用户合法利益,我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该项制度规定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服务,应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在具体措施上,国家对国产化的推动更是紧锣密鼓。工信部就明确要求关键软硬件采购在标书中明确安全需求。在近期,中央政府采购网还取消了所有国外安全供应商资质,只保留了国产安全供应商,这证明信息设备尤其是信息安全设备的国产化,已经被提到了战略高度。由于移动信息化系统涵盖了移动设备安全管理、移动应用安全分发等重要的信息安全子系统,因此移动信息化的国产化同样在国家推动的范围之内。

从部署实践来看,要实现移动信息体系架构的整体把控。如果要实现自主可控的移动信息系统部署,各组织应该自主设计并建立起软硬件架构体系,着力研究体系中各个系统端到端的整体设计。在不同环节应用不同技术,合理进行技术组合,实现对体系架构整体的自主可控,进而在信息系统的整体防护体系架构设计和各个系统端到端整体设计的过程中,实现可管理、可监控和过程可审计。

对于政企组织来说,移动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主要涉及到移动设备、移动应用、移动信息化系统这三个部分,而建设重点则是自主可控移动信息化系统的建立,这既是其在移动信息化体系中关键角色的体现,也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现状而考量。

目前组织内的移动设备种类繁多,在品牌、操作系统、硬件配置上存在着巨大的异构性,很难做到统一,实现完全的国产化替代还有赖于国产终端厂商的长期努力。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既然现在还无法在所有的环节实现国产化替代,那么我们可以先从可控的角度入手,来通过“自主可控”的移动信息化系统来管理这些移动设备。

除了信息安全上的考量之外,移动信息化系统国产化的一个充分条件在于,国产的移动信息化系统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生态系统的构建上都已经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启迪国信等国内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并不逊色于IBM等国外企业,其产品完全能够保障移动信息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故此,金融、国防等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率先行动起来,推动移动信息化系统的国产化进程,并在移动信息化系统的选型中,将安全可信、自主可控作为系统选型的一个关键标准及原则。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larDB产品安全能力:全方位保障数据安全
PolarDB产品安全能力:全方位保障数据安全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PolarDB作为阿里云旗下的一款高性能、高可靠的数据库产品,从访问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安全、数据脱敏和安全审计五个方面出发,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48 1
|
6月前
|
存储 数据管理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Docker数据管理:卷、挂载和持久化,保障容器环境数据安全》
《Docker数据管理:卷、挂载和持久化,保障容器环境数据安全》
182 0
|
11天前
|
存储 中间件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Django的CSRF保护机制: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4月更文挑战第15天】Django是一款具有内置CSRF保护的Python Web框架,通过CSRF中间件防止攻击者伪造用户请求。其机制包括:生成并自动添加到表单的CSRF令牌,服务器端的令牌验证以及每个用户会话的唯一令牌存储。为了增强防护,开发者应使用HTTPS,自定义令牌名称,限制跨域请求,并谨慎处理第三方库。Django的CSRF保护与最佳实践结合,能有效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
14天前
|
安全 算法 网络协议
保障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漏洞与加密技术探析
网络安全漏洞的存在已成为当今互联网世界中的一大隐患,而加密技术的应用则被视为保障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就网络安全漏洞的成因、加密技术的原理以及提升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旨在加深读者对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认识,为构建更安全的网络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16 2
|
1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从漏洞到加密,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以及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直接关系到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的安全,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漏洞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加密技术的应用以及安全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增强读者对信息安全的认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39 1
|
1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服务器防护:保障企业数据安全的坚固堡垒
在数字化时代,服务器作为存储、处理和传输企业关键数据的核心设备,其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服务器防护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企业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探讨服务器防护的重要性、常见威胁以及应对策略。
|
8月前
|
安全 Shell 网络安全
SFTP:保障数据安全的高效文件传输方式
在现代互联网时代,文件传输是各种业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安全性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涉及敏感数据的情况下。SFTP(Secure File Transfer Protocol)作为一种安全的文件传输方式,既能满足高效传输的需求,又能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本文将深入介绍SFTP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配置和使用它来实现安全的文件传输。
1085 0
|
8月前
|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安全与权限管理:保障数据安全与访问控制
本文深入探讨了MySQL数据库的安全与权限管理,通过详细的代码示例,介绍了用户与权限的概念,权限管理与访问控制的方法,以及数据库安全性策略的制定与实施。MySQL提供了强大的安全性功能,能够帮助管理员保护数据库的数据安全和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了解如何创建用户、授予权限,以及如何制定数据库安全性策略,将使管理员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数据库,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
381 0
|
8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
MySQL数据备份与恢复:保障数据安全与可靠性
本文深入介绍了MySQL数据库中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以及相关工具和解决方案。通过详细的代码示例,阐述了使用`mysqldump`工具进行全库备份和数据恢复的步骤。同时,强调了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用定时任务工具自动进行备份。在备份和恢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如速度慢和版本兼容性,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技术,读者将能够在数据库管理中高效地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应对各种意外情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48 0
|
8月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监控
数据治理利器Dataphin:数据安全管理3步走,保障全链路数据安全(V3.11版本)
瓴羊Dataphin(智能数据建设与治理),一直在探索数据安全管理能力的产品化最佳实践,即如何帮助企业利用产品工具能力,基于法律法规、主管部门要求和自身行业和业务的需要,建立起规范的分级分类制度,并对敏感数据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企业通过Dataphin构建起合规的数据安全体系,将数据安全风险降至最低,让数据资产在安全合规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价值释放。
65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