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博客文章的作者变成“编辑整理”,你作何感想?

简介:

我在狠多场合都说过:在很大程度我将我的博客当成是一个备忘录。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使用到某些东西,我会想起我曾经写过相关的文章,于是我会在Google上输入Artech和相关关键字查找我的文章。我发现基本上我的每篇文章都会被很多网站转载,有的会署名Artech,但是很多的作者会写上佚名之类的。

对于这些我也习以为常了,也坦然接受。但是今天发现一个叫做“学IT网”的站点(http://www.xueit.com/),里面转载了博客园几乎所有的技术文章,但是除了表明文章来源于博客园之外,所有文章的作者均被写成“编辑整理”。我不知道该网站是否得到了博客园的授权,即便是得到了授权,有何理由改变博文的署名呢?

我从不认为我的文章有多好,也从来没有想过通过这些文章获取任何经济上的报酬。但是,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个人对技术的感悟、对工作的总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吧。结果是自己为此敲上1个多小时的键盘写了一篇文章,别人通过Ctrl+C/Ctrl+V(可能什么操作都不需要),照单全收,一下子就成他们编辑的东西了,这也未免太容易了点吧。

上面说的可能绝对了一点,他们的编辑也作了某些方面的整理工作,不过据我看来,它们所作的最大的整理工作就是改变一下文章的标题。比如《我的WCF之旅》改成《WCF体验之旅》),昨天写的一篇文章叫做《Visual Studio对程序集签名时一个很不好用的地方》被他们换成了《详细讲解Visual Studio对程序集签名的几种方法其中有一个很不好用的地方》。我写的标题挺烂,“编辑整理”的标题简直烂透了。

如果这个“学IT网”剽窃个几篇、几十篇文章,我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家也司空见惯。但是他们的对博客园所有的技术文章照单全收的做法(你也经过筛选一下也好呀),就不能等闲视之了,借用凯歌同志的一句话:“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下面是该网站上C#板块首页文章列表,大家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来源于博客园。

image

这是ASP.NET的文章列表,博客园今天首页比较一下,你也会感到很熟悉。

image 我们随便选择一篇文章,它的开头均是“来源:www.cnblogs.com 作者:编辑整理

image



作者:蒋金楠
微信公众账号:大内老A
微博: www.weibo.com/artech
如果你想及时得到个人撰写文章以及著作的消息推送,或者想看看个人推荐的技术资料,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或者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个人公众号(原来公众帐号 蒋金楠的自媒体将会停用)。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关文章
|
13天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2025云栖精华内容】 打造持续领先,全球覆盖的澎湃算力底座——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专场回顾
2025年9月24日,阿里云弹性计算团队多位产品、技术专家及服务器团队技术专家共同在【2025云栖大会】现场带来了《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的专场论坛,本论坛聚焦弹性计算多款通用算力产品发布。同时,ECS云服务器安全能力、资源售卖模式、计算AI助手等用户体验关键环节也宣布升级,让用云更简单、更智能。海尔三翼鸟云服务负责人刘建锋先生作为特邀嘉宾,莅临现场分享了关于阿里云ECS g9i推动AIoT平台的场景落地实践。
【2025云栖精华内容】 打造持续领先,全球覆盖的澎湃算力底座——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专场回顾
|
5天前
|
云安全 人工智能 安全
Dify平台集成阿里云AI安全护栏,构建AI Runtime安全防线
阿里云 AI 安全护栏加入Dify平台,打造可信赖的 AI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自动驾驶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启真问智”人工智能模型&智能体大赛决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启真问智”人工智能模型&智能体大赛决赛的通知
|
8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Java
Spring AI Alibaba Admin 开源!以数据为中心的 Agent 开发平台
Spring AI Alibaba Admin 正式发布!一站式实现 Prompt 管理、动态热更新、评测集构建、自动化评估与全链路可观测,助力企业高效构建可信赖的 AI Agent 应用。开源共建,现已上线!
768 23
|
7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 Nacos
基于 Spring AI Alibaba + Nacos 的分布式 Multi-Agent 构建指南
本文将针对 Spring AI Alibaba + Nacos 的分布式多智能体构建方案展开介绍,同时结合 Demo 说明快速开发方法与实际效果。
495 37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最新Deep Research技术:前沿架构、核心技术与未来展望
近期发生了什么自 2025 年 2 月 OpenAI 正式发布Deep Research以来,深度研究/深度搜索(Deep Research / Deep Search)正在成为信息检索与知识工作的全新范式:系统以多步推理驱动大规模联网检索、跨源证据。
476 41
|
1天前
|
文字识别 监控 物联网
这是我写的实施一地两检的跨境高铁站旅客资料预报系统的系统架构
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IAPIS理念的高铁跨境旅客预报与边检联动系统,覆盖青青草原内地与喜羊羊特别行政区间“一地两检”场景。系统在旅客购票后即采集证件、生物特征及行程信息,通过Advance Passenger Info Checker等模块,向出发地和目的地移民管理机构实时推送数据,实现出入境许可预审。支持线上/线下购票、检票、退票全流程管控,结合面部识别、行为追踪技术监控旅客状态,防止滞留或非法通行。列车发车前进行最终核验,确保所有跨境旅客获边检许可。若旅行被中途取消,系统自动改签、退票并通知各方,保障安全与效率。(23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