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趋势与展望
关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和争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息。或许,读者从计算技术的演变历史中能得到一些启发。 计算技术的发展历史如图2-3所示。
以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计算技术,其发展历史上有若干重要的时间点和事件:
1969——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现代互联网的前身,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提出,其使用 NCP 协议,核心缺陷之一是无法做到和个别计算机网络交流;
1973 —— TCP/IP:Vinton.Cerf(文特·瑟夫)与 Bob Karn(鲍勃·卡恩)共同开发出 TCP 模型,解决了 NCP 的缺陷;
1982 —— Internet:TCP/IP 正式成为规范,并被大规模应用,现代互联网诞生;
1989 —— WWW:早期互联网的应用主要包括 telnet、ftp、email 等,Tim Berners-Lee(蒂姆·伯纳斯-李)设计的 WWW 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引爆了现代互联网,从那开始,互联网业务快速扩张;
1999 ——Salesforce:互联网出现后,一度只能进行通信应用,但 Salesforce 开始以云的理念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级服务;
2006 —— AWS EC2:奠定了云计算的业界标杆,直到今天,竞争者们仍然在试图追赶 AWS 的脚步;
2013 —— Cognitive:以 IBM Watson 为代表的认知计算开始进入商业领域,计算开始变得智能,进入“后云计算时代”。
从这个历史中能看出哪些端倪呢?
首先,技术领域也存在着周期律。 这个周期目前看是 7~8 年左右。或许正如人有“七年之痒”,技术也存在着七年这道坎,到了这道坎,要么自身突破迈过去,要么就被新的技术所取代。如果从比特币网络上线(2009 年 1 月)算起,到今年正是在坎上。因此,现在正是相关技术进行突破的好时机。
为何恰好是七年?7 年按照产品周期来看基本是 2~3 个产品周期,所谓事不过三,经过 2~3 个产品周期也差不多该有个结论了。
其次,最早出现的未必是先驱。 创新固然很好,但过早播撒的种子,若没有合适的土壤,往往也难长大。技术创新与科研创新很不同的一点是,技术创新必须立足于需求,过早过晚都会错失良机。科研创新则要越早越好,比如20世纪出现的物理学巨匠们,超前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后续一百多年的科技革命的基础。
最后,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延续的、长期的。 新生事物大都不是凭空蹦出来的,往往是解决了前辈未能解决的问题,或是出现了之前未曾出现过的场景。而且很多时候,新生事物的出现需要长期的孵化;坚持还是放弃,故事不断重复(见图2-4)。笔者认为,只要是朝着提高生产力的正确方向努力,迟早会有出现在舞台上的一天。
目前,区块链在数字货币领域(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而在智能合约和分布式账本方向尚处于初步实践阶段。但毫无疑问的是,区块链技术在已经落地的领域,确实带来了生产力提升。因此可以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区块链技术必然会在更多的领域中大放异彩,特别是金融科技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