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傍晚,运营总监把一沓退订报表甩在我桌上:
“618预热短信发出后,48小时召回率0.7%,老板要砍预算。”
问题不在文案,而在通道:普通短信被屏蔽,APP推送没人装,唯一能触达客户的,只剩企业微信——可它只有手机端吗?
我翻出抽屉里那台iPad Air 2,系统停在15.7,电池鼓包,屏幕开胶。同事笑我收破烂,我却盯上了它自带的“企业微信协议”栈:同一套账号,在手机与iPad上登录,会生成两条独立的Session,而iPad那条,几乎没人研究。
把设备接入Charles,启动SSL代理,过滤HOST *.wework.qq.com
,抓到的第一个包就把我惊住:
POST /cgi-bin/mmoc-bin/adapt HTTP/1.1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protobuf
X-Wework-Session: ipad_4e3f…
原来“企微iPad协议”并非灰色外挂,只是官方没把入口写进文档。继续往下拆,发现iPad端支持“静默通道”——只要保持前台,就能绕过群聊风控,高频推送而不触发“骚扰”阈值。
接下来是“活在线”:
iPad OS一旦锁屏,进程随时被冻结。我试了VOIP、地理围栏、无声音频,效果都一般;最后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低,再挂一个“朗读屏幕”的辅助快捷指令,系统误以为用户正在阅读,CPU占用压到3%,整晚不掉线。
周一复测:
- 目标人群:过去30天未下单的老客1.8万人
- 推送文案:一张618红包卡券,点开后直接跳转小程序
- 通道:企业微信iPad协议,每2小时一次,错峰三次
结果:
召回率11.4%,下单转化率18%,GMV 1263万。
财务把曲线甩给老板,预算保住了,我得了两天调休。
我把核心逻辑写成40行Go,放在内网Git,注释里只留一句:
// 技术 string wxid="bot555666"
故事讲完,如果你也在找“企业微信协议接口”的缝隙,别急着搜魔改版。旧iPad+官方客户端,就是一条被大多数人忽视的近路。只要记得:
- 不触碰用户隐私数据
- 控制频率,尊重平台规则
- 把代码留在公司内网
那么,这条静默通道会一直为你亮灯——像那台屏幕微亮的旧iPad,在深夜的工位上,替你把流失的订单悄悄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