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理-IP/数据链路层协议

简介: 网络原理-IP/数据链路层协议

一. IP

IP协议有两个版本,IPv4和IPv6.我们通常所用的IP协议,若没有特殊说明,默认都是IPv4.


IPv4数量=2^32,大约43亿左右,而TCP/IP协议规定,每个主机都需要有一个IP地址.对于全世界的计算机来说,这个数量是不够的,所以后来推出了IPv6(长度128位,是IPv4的4倍).但因为目前IPv4还广泛的使用,且可以使用其他技术(NAT机制)来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所以IPv6也就没有普及.


1.1 NAT机制

NAT机制把所有的IP地址分成两大类.

内网IP: 10.* , 172.16*-172.31* , 192.168*(可以重复出现,尤其是在不同的局域网)

外网IP: 剩下的IP(必须是惟一的)

NAT机制可以用买快递来解释:在淘宝上买衣服,收货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龙子湖~.但是龙子湖的人数以万计,龙子湖这个地址是唯一的,但是代表的人不一定唯一.因此内网设备如果要访问外网,会给他分配一个外网IP,但是这个外网IP不是这个设备独占的,而是这个内网中所有的设备都共用这一个外网IP.

若此时有多个主机通过路由器发送数据报,路由器返回数据报时是如何区分不同的主机呢?

在主机发送数据报的时候,数据报中含有端口号,路由器在替换源IP和端口号时,会记住所替换的端口号和源IP,在返回数据报时,就能准确区分哪个数据报属于哪个主机


1.2 IP地址的组成

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网络号和主机号

• 网络号: 标识一个局域网,保证相互连接的两个网段具有不同的标识,

• 主机号: 标识局域网内部的主机,同一网段内,主机之间具有相同的网络号,但是必须有不同的主机号,

从上图可以看出,一个路由器中,有两个IP地址,分别是在不同的局域网中,一个路由器的作用就是把两个局域网连接起来

1.3 子网掩码

1.4 特殊的IP地址

主机号为0的ip. 192.168.0.0, 就是网络号,局域网里不应该存在某个主机,主机号为0.


主机号为全1, 192.168.0.255, 广播地址,往这个地址上发送udp数据报,此时这个数据报就会被转发给整个局域网中的所有主机.(TCP不支持广播)


手机投屏时就是利用了广播地址,要想把手机上的视频投放到电视上来看,投屏软件要求你的手机和电视,在同一个局域网中,此时,你的手机就有一个自动查找电视的过程,手机往局域网的广播地址上发送个数据报,看哪个ip有回应,电视上也有对应的投屏软件,收到了数据报就回应了,因此你的手机就知道电视的ip了.


主机号为1,192.168.0.1,一般作为"网关ip" ,"网关"可以理解为局域网的出入口.

二. 以太网数据帧

认识MTU

MTU相当于发快递时对包裹尺寸的限制,这个限制是不同的数据链路对应的物理层,因为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MTU不一样,只有以太网才是1500.


• 以太网中帧中的数据长度规定最小46字节,最大是1500字节,ARP数据包的长度不够46字节,要在后面补填充位


• 最大值1500成为以太网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不同的网络类型有不同的MTU;


• 如果一个数据报从以太网路由到拨号链路上,数据包长度大于拨号链路的MTU了,则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

MTU 对IP协议的影响


由于数据链路层MTU的限制,对于较大的数据包要进行分包.


• 将较大的IP包分成多个小包,并给每个小包打上标签


• 每个小包IP协议头的16为标识都是相同的


• 每个小包的IP协议头的3位标志字段中,第2位置为0,表示允许分片,第3位来表示结束标记(当前是否是最后一个小包,是的话置为1,否则置为0);


• 到达对端是再将这些小包,按顺序重组,拼装到一起返回给传输层


• 一旦这些小包中任意一个丢失,接收端就会重组失败,但是IP层不会负责重新传输数据

虽然IP能拆包,仍然不能改变UDP最大长度是64k这样的现实,由于拆出的这些IP数据报中只有一份UDP首部,但是对UDP的限制还是存在的.

相关文章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NoProp:无需反向传播,基于去噪原理的非全局梯度传播神经网络训练,可大幅降低内存消耗
反向传播算法虽是深度学习基石,但面临内存消耗大和并行扩展受限的问题。近期,牛津大学等机构提出NoProp方法,通过扩散模型概念,将训练重塑为分层去噪任务,无需全局前向或反向传播。NoProp包含三种变体(DT、CT、FM),具备低内存占用与高效训练优势,在CIFAR-10等数据集上达到与传统方法相当的性能。其层间解耦特性支持分布式并行训练,为无梯度深度学习提供了新方向。
132 1
NoProp:无需反向传播,基于去噪原理的非全局梯度传播神经网络训练,可大幅降低内存消耗
|
2月前
|
监控 应用服务中间件 Linux
掌握并发模型:深度揭露网络IO复用并发模型的原理。
总结,网络 I/O 复用并发模型通过实现非阻塞 I/O、引入 I/O 复用技术如 select、poll 和 epoll,以及采用 Reactor 模式等技巧,为多任务并发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模型有效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以及保证了并发任务的高效执行。在现实中,这种模型在许多网络应用程序和分布式系统中都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
88 35
|
2月前
|
安全 网络协议 Linux
Linux网络应用层协议展示:HTTP与HTTPS
此外,必须注意,从HTTP迁移到HTTPS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任务,因为这不仅关乎用户信息的安全,也有利于你的网站评级和粉丝的信心。在网络世界中,信息的安全就是一切,选择HTTPS,让您的网站更加安全,使您的用户满意,也使您感到满意。
73 18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测试技术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本文探讨了基于图的重排序方法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与前景。传统两阶段检索架构中,初始检索速度快但结果可能含噪声,重排序阶段通过强大语言模型提升精度,但仍面临复杂需求挑战
80 0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
3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定位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HTTP POST协议用于发送本地压缩数据到服务器的方案。
总的来说,无论你是一名网络开发者,还是普通的IT工作人员,理解并掌握POST方法的运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就像一艘快速,稳定,安全的大船,始终为我们在网络海洋中的冒险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107 22
|
3月前
|
网络协议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网络架构
|
3月前
|
域名解析 API PHP
VM虚拟机全版本网盘+免费本地网络穿透端口映射实时同步动态家庭IP教程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网络穿透技术让公网直接访问家庭电脑,充分发挥本地硬件性能。相比第三方服务受限于转发带宽,此方法利用自家宽带实现更高效率。文章详细讲解了端口映射教程,包括不同网络环境(仅光猫、光猫+路由器)下的设置步骤,并提供实时同步动态IP的两种方案:自建服务器或使用三方API接口。最后附上VM虚拟机全版本下载链接,便于用户在穿透后将服务运行于虚拟环境中,提升安全性与适用性。
|
7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知识分享####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个人和企业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以及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
177 17
|
7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和安全意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读者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通过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介绍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
131 10
|
7月前
|
存储 SQL 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及其危害,探讨加密技术在保障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并强调提高安全意识的必要性。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应对策略,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