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单元测试(前⾔)
刹⻋是降低了⻋速还是提升了⻋速?我们通常认为写单测费⼒耗时、耽误研发进度,仿佛在给项⽬“踩刹⻋”。⼤家不妨带着这个问题往下看,详细聊聊为什么单元测试可以让软件开发跑得更快。
什么是单元测试
⼤家对于单测应该并不陌⽣,截取⼀段维基百科的定义帮⼤家唤醒⼀下记忆:
在计算机编程中,单元测试(Unit Testing)⼜称为模块测试,是针对程序模块(软件设计的最⼩单位)来进⾏正确性检验的测试⼯作。
单元测试的理念其实⼀直是编程的⼀部分。我们第⼀次编写计算机程序时,肯定会输⼊⼀些样本数据,查看其是否按照你的期望执⾏。如果结果不符合预期,你肯定在代码⾥穿插过⼤量的System.out.println,确保每个原⼦节点都符合预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把复杂问题拆解成原⼦化的问题、逐⼀攻破的过程。单元测试的⽬的也⼀样,是保障软件程序中每个最⼩单位的正确性,从⽽保障由最⼩单位构建起来的复杂系统的正确性。
测试体系的演进
过去的很⻓⼀段时间⾥,软件测试⼤量依赖⼈⼯检测。软件测试甚⾄是⼀个独⽴的⼯种(QA、Tester),QA/tester的⽇常任务就是进⾏⼤量的⼿⼯测试、繁琐易错。
⾃2000年代初以来,软件⾏业的测试⽅法已经发⽣了巨⼤的变化。为了应对现代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业界演变出了开发⼈员驱动的⾃动化测试实践。我们终于可以摆脱⼿动测试的繁琐,⽤软件来测试软件。但过去的实践仍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软件测试还是⼀个独⽴的⼯种,过去的QA演进成了SDET(Software Developer Engineer in Test),我们虽然进化到会使⽤⼯具了,但我们还只是会⽤⼯具的猴⼦。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这种研发/测试分离的模式本身就留下了很多问题。当研发和测试是两个岗位时,交付的边界是软件整体的功能性(functional requirements)和可⽤性。研发只要保证软件整体上功能完备、可⽤就⾏,测试也会聚焦在集成测试和端到端测试上。但软件是由⽆数个最⼩单位构成的,在这种体系下⼈们会忽视最⼩单位的质量、是否可读可测可演进,最终难免“⾦⽟其外,败絮其中”。
基于种种弊端,⾕歌、微软这些对研发质量⾮常重视的公司都在从SDET的2.0时代过渡到 all-in-one 的3.0时代:微软在2015年去掉SDET⼯种,在陆奇带领的Bing中率先提出“combined engineering” 的概念;⾕歌也将SETI替换成EngProd(Engineering Productivity),专⻔负责测试平台和⼯具的搭建,不负责具体的业务逻辑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