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网络请求中配置代理

简介: Go网络请求中配置代理

如何配置代理


不配置代理,本地请求google等会超时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net/http"
  "time"
)
func main() {
  // 创建一个自定义的 Transport 实例
  //transport := &http.Transport{
  //  Proxy: func(req *http.Request) (*url.URL, error) {
  //    //  return url.Parse("http://127.0.0.1:1081")
  //    return url.Parse("socks5://127.0.0.1:1080")
  //  },
  //}
  // 创建一个自定义的 Client 实例
  client := &http.Client{
    //Transport: transport, // 设置代理
    Timeout: time.Second * 3, // 设置超时
  }
  urlStr := "https://www.google.com/"
  // 发送 GET 请求
  resp, err := client.Get(urlStr)
  if err != nil {
    // 处理错误
    fmt.Println("发生了错误:err", err)
    return
  }
  defer resp.Body.Close()
  // 处理响应
  fmt.Println(resp.StatusCode)
}

输出: 发生了错误:err Get "https://www.google.com/": context deadline exceeded (Client.Timeout exceeded while awaiting headers)


取消注释,则会输出 200


go http Client的Transport字段有什么作用


在 Go 的 http 包中,Client 类型代表了 HTTP 客户端。在 Client 中有一个名为 Transport 的字段,它是一个 http.RoundTripper 接口类型的值,用于处理 HTTP 请求和响应的传输细节。

通过设置 Transport 字段,可以对 HTTP 请求进行一些自定义设置,比如设置代理、设置超时、设置 TLS 客户端证书等。Transport 字段提供了一些默认实现,也可以通过实现 http.RoundTripper 接口来自定义实现。

例如,可以通过自定义 Transport 来设置 HTTP 代理:

transport := &http.Transport{
    Proxy: func(req *http.Request) (*url.URL, error) {
        return url.Parse("http://127.0.0.1:8888")
    },
}
client := &http.Client{
    Transport: transport,
}

在上面的代码中,通过自定义 Transport 并设置代理来实现将所有 HTTP 请求通过本地的代理服务器进行转发。这样就可以在代理服务器上进行一些中间人攻击的操作,如抓包、篡改请求等。


设置超时不是这个字段吧


确实... 在 Go 的 http.Client 中,超时是通过 Timeout 字段来设置的,而 Transport 字段用于控制 HTTP 客户端的网络传输设置,例如代理、TLS 配置、连接池等。超时时间是通过 Timeout 字段指定的,而不是 Transport 字段。


我在用go写一段请求很多个url然后返回响应内容的程序,通过设置http Client的Transport设置了代理,但发现大量的EOF,这是什么原因?


在使用 HTTP 客户端请求多个 URL 时,如果设置了代理,可能会导致连接出现大量的 EOF 错误。这通常是由于代理服务器在连接到远程服务器时关闭了连接,而客户端仍在尝试使用已关闭的连接进行通信,从而导致错误。

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针对每个请求创建一个新的 HTTP 客户端,并在使用完毕后立即关闭它。这样可以确保每个请求都使用一个新的连接,避免出现连接复用的问题。示例代码如下:

func fetchURL(url string) (string, error) {
    // 创建一个自定义的 Transport 实例
    transport := &http.Transport{
        Proxy: func(req *http.Request) (*url.URL, error) {
            return url.Parse("http://127.0.0.1:1080") // 设置代理
        },
    }
    // 创建一个自定义的 Client 实例
    client := &http.Client{
        Transport: transport, // 设置 Transport
        Timeout:   time.Second * 3, // 设置超时
    }
    // 发送 GET 请求
    resp, err := client.Get(url)
    if err != nil {
        // 处理错误
        return "", err
    }
    defer resp.Body.Close()
    // 读取响应内容
    body, err := ioutil.ReadAll(resp.Body)
    if err != nil {
        // 处理错误
        return "", err
    }
    // 返回响应内容
    return string(body), nil
}
func main() {
    urls := []string{
        "http://example.com",
        "http://example.org",
        "http://example.net",
    }
    // 遍历 URL 列表,并发送请求
    for _, url := range urls {
        resp, err := fetchURL(url)
        if err != nil {
            fmt.Printf("fetch %s error: %s\n", url, err)
        } else {
            fmt.Printf("fetch %s success: %s\n", url, resp)
        }
    }
}

此外,还可以尝试对 Transport 的 MaxIdleConnsPerHost 和 MaxIdleConns 进行调整,以确保连接复用时不会出现连接超时或连接关闭的问题。


Transport 的 MaxIdleConnsPerHost 和 MaxIdleConns 是什么意思


Transport的MaxIdleConnsPerHost和MaxIdleConns字段都是用来控制http client连接池的大小和行为的。

  • MaxIdleConnsPerHost:指定连接池中每个主机允许的最大空闲连接数。默认值是2
  • MaxIdleConns:指定整个连接池允许的最大空闲连接数。默认值是无限制。

当http client创建一个连接时,它将尝试重用现有的空闲连接。如果连接池中没有空闲连接,则http client将创建一个新的连接。如果连接池中的空闲连接已达到MaxIdleConns或MaxIdleConnsPerHost,则http client将关闭连接。

因此,如果将MaxIdleConns和MaxIdleConnsPerHost设置得太小,那么http client将会频繁地关闭和创建连接,这会导致一些EOF错误。可以适当地增加这些字段的值,以减少这些错误的发生。


如何设置?


可以通过在创建 Transport 实例时进行设置,例如:

transport := &http.Transport{
    MaxIdleConnsPerHost: 10,  // 每个主机最大空闲连接数
    MaxIdleConns:        100, // 最大空闲连接数
}

其中,MaxIdleConnsPerHost 表示每个主机最大的空闲连接数,MaxIdleConns 表示所有主机的最大空闲连接数。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 MaxIdleConnsPerHost 设置的太小,可能会导致无法复用连接,从而增加了连接的建立和关闭成本;如果设置的太大,可能会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移动开发 测试技术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77 1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开发者
GPT-4o测评准确率竟不到1%!BrowseComp:OpenAI开源AI代理评测新基准,1266道高难度网络检索问题
OpenAI最新开源的BrowseComp基准包含1266个高难度网络检索问题,覆盖影视、科技、艺术等九大领域,其最新Deep Research模型以51.5%准确率展现复杂信息整合能力,为AI代理的浏览能力评估建立新标准。
73 4
GPT-4o测评准确率竟不到1%!BrowseComp:OpenAI开源AI代理评测新基准,1266道高难度网络检索问题
|
2月前
|
Shell Go 开发工具
【环境】Rocky8使用gvm配置Go多版本管理的微服务开发环境(go-zero)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在Rocky8上使用gvm来管理多个Go版本,并配置go-zero框架的开发环境。通过gvm的灵活管理,开发者可以轻松切换不同的Go版本,以适应不同项目的需求。同时,go-zero框架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微服务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希望本文能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的Go语言开发环境,提高项目开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123 63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SAFEARENA: 评估自主网络代理的安全性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体在解决基于网络的任务方面正变得越来越熟练。随着这一能力的增强,也随之带来了更大的被恶意利用的风险,例如在在线论坛上发布虚假信息,或在网站上销售非法物质。为了评估这些风险,我们提出了SAFEARENA,这是第一个专注于故意滥用网络代理的基准测试。SAFEARENA包含四个网站上共计500个任务,其中250个是安全的,250个是有害的。我们将有害任务分为五类:虚假信息、非法活动、骚扰、网络犯罪和社会偏见,旨在评估网络代理的真实滥用情况。我们对包括GPT-4o、Claude-3.5 Sonnet、Qwen-2-VL 72B和Llama-3.2 90B在内的领先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网
95 11
SAFEARENA: 评估自主网络代理的安全性
|
1月前
|
域名解析 网络协议 Linux
网络基础知识与配置
本文介绍了网络基础知识,涵盖网络概念、协议、拓扑结构及IP地址等内容。网络是由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而成的系统,用于资源共享与信息传递。文中详细解析了TCP/IP协议族(如IP、TCP、UDP)、常见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SMTP、DNS)的功能与应用场景。同时,阐述了多种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的特点与优缺点。此外,还讲解了IP地址分类、子网掩码的作用,以及如何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中配置网络接口、测试连通性(Ping、Traceroute)和查看默认网关与路由表的方法。这些内容为理解和管理计算机网络提供了全面的基础知识。
66 6
|
1月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协议
Hyper V上网实战:多虚拟机网络环境配置
在Hyper-V环境中配置多虚拟机网络以实现上网功能,需完成以下步骤:1. 确认Hyper-V安装与物理网络连接正常;2. 配置虚拟交换机(外部、内部或专用)以支持不同网络需求;3. 设置虚拟机网络适配器并关联对应虚拟交换机;4. 验证虚拟机网络连接状态;5. 根据场景需求优化多虚拟机网络环境。此外,还需注意网络隔离、性能监控及数据备份等事项,确保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LSKNet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LSKNet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84 13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LSKNet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
1月前
|
安全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当虚拟机出现网络连接问题时,应该先检查Hyper-V的网卡连接配置
当虚拟机出现网络连接问题时,应首先检查Hyper-V的网卡配置。具体步骤包括:确认虚拟机运行状态、检查虚拟交换机类型和物理网卡连接、确保虚拟机网络适配器正确连接到虚拟交换机,并验证网络配置(IP地址等)。常见问题如虚拟交换机配置错误、网络适配器未连接或防火墙阻止连接,可通过重新配置或调整设置解决。必要时重启虚拟机和宿主机,查看事件日志或联系技术支持以进一步排查问题。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数据可视化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ConvNeXt V2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ConvNeXt V2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126 11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ConvNeXt V2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
1月前
|
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 Windows
导入虚拟机到Hyper-V环境时,理解并配置网络适配器设置是确保网络通信的关键
在Hyper-V环境中,正确配置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是确保其网络通信的关键。需先启用Hyper-V功能并创建虚拟交换机。接着,在Hyper-V管理器中选择目标虚拟机,添加或配置网络适配器,选择合适的虚拟交换机(外部、内部或私有),并根据需求配置VLAN、MAC地址等选项。最后,启动虚拟机并验证网络连接,确保其能正常访问外部网络、与主机及其他虚拟机通信。常见问题包括无法访问外部网络或获取IP地址,需检查虚拟交换机和适配器设置。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