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基础篇6基本功能之用户管理

简介: 在Linux系统中,由于角色不同,权限和所完成的任务也不同;用户的角色是通过UID识别的;在系统管理中,系统管理员一定要坚守UID唯一的特性;

一、Linux中的用户/组概述

 在Linux系统中,由于角色不同,权限和所完成的任务也不同;用户的角色是通过UID识别的;在系统管理中,系统管理员一定要坚守UID唯一的特性;

 Linux下的用户可以分为三类:超级用户、系统用户和普通用户。

 超级用户:用户名为root,具有一切权限,只有进行系统维护(例如建立用户等)或其他必要情形下才用超级用户登录,以避免系统出现安全问题。

 系统用户:Linux系统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内建的用户,主要是为了满足相应的系统进程对文件属主的要求而建立的,系统用户不能登录,如bin、daemon、adm、lp等用户,系统用户也称为虚拟用户。

 普通用户:为了让使用者能够使用Linux系统资源而建立的,我们的大多数用户属于此类。

 用户(user)的概念:

Linux是真正意义上的多用户操作系统,所以我们能在Linux系统中建立若干用户。

 用户组(group)的概念:

 用户组(group)就算具有相同特征的用户(user)的集合体;

 用户和用户组的对应关系是: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

 一对一:某个用户可以是某个组的唯一成员;

 多对一:多个用户可以是某个唯一的组的成员,不归属其它用户组;

 一对多:某个用户可以是多个用户组的成员;

 多对多:多个用户对应多个用户组,并且几个用户可以是归属相同的组;

二、用户和用户组相关配置文件

 在 Linux中,用户账号、密码、用户组信息和用户组密码均是存放在不同的配置文件中的。

 在 Linux系统中,用户账号及其相关信息(密码除外)均是存放在一个名叫 passwd的配置文件中的,该文件位于/etc目录。用户密码保存在 shadow配置文件中。

 Linux的配置文件均是文本文件,因此可使用文本文件内容查看命令来查看。在 passwd文件中,一行定义一个用户账号,每行均由多个不同的字段构成,各字段值间用“:”分隔,每个字段均代表该账户某方面的信息。

(1)/etc/passwd 用户账号文件

 第一行是root用户信息,紧接着为系统用户的信息,普通用户的信息位于文件的尾部。passwd文件中每一行由7个字段的数据组成,字段之间用“:”分割,格式如下:

 账号名称:密码:UID:GID:用户的全名或其他描述:主目录:登录Shell

说明如下:

 账号名称:用户登录Linux系统时使用的名称。

 密码:这里的密码是经过加密后的密码,而不是真正的密码,若为“x”,说明密码已经被移动到shadow这个加密过后的文件。

 UID:用户的标识,是一个数值,Linux系统内部使用它来区分不同的用户。

 GID:用户所在组的标识,是一个数值,Linux系统内部使用它来区分不同的组,相同的组具有相同的GID。

 用户的全名或其他描述:可以记录用户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等信息。

 主目录:对于root的主目录在/root,对于普通用户通常是/home/username,username是用户名。

 登录Shell:定义用户登录后使用的Shell版本,默认是bash。

(2)/etc/shadow:用户密码文件

 为每个用户提供一条记录,shadow文件中的每行由9个字段组成,格式如下:

 用户名:加密密码: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保留字段。

 说明如下: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从1970年1月1日起到上次修改口令所经过的天数。

 最小时间间隔:表示两次修改口令之间至少经过的天数。

 最大时间间隔:表示口令还会有效的最大天数,如果是99999则表示永不过期。

 警告时间:表示口令失效前多少天内系统向用户发出警告。

 不活动时间:密码失效后距离账号被查封的天数。

 失效时间:账号被查封时间距离1970年1月1日的天数。

 保留字段:无意义,未使用。

 在shadow文件中,密码字段为“*”表示用户被禁止登录,为“!”表示用户被锁定。

(3)/etc/group:用户组账号文件

 用户组账户信息保存在 /etc/group配置文件中,任何用户均可以读取。用户组的真实密码保存在/etc/shadow配置文件中。

 在group文件中,第1个字段代表用户组的名称,第2列为x,第3列为用户组的ID号,第4列为该组中的用户成员列表,各用户名间用逗号分隔。

 格式:groupname:passwd:GID:userlist

 Linux中的用户组可以分为三类:用户私有组、系统默认组和普通用户组。

 用户私有组:是创建用户账号时默认生成的与用户登录名一样的用户组。

 系统默认组:(又称标准组)是安装时系统自动创建的用户组,用于向该组内的用户授予某些特定的访问权限。

 普通用户组:是系统管理员创建的组。

三、Linux中用户账号与密码管理

1、添加用户

 在Linux中创建或添加新用户,使用useradd命令来实现。语法为:

 useradd [参数] 用户名

 常用参数:

   -d<登入目录>:指定用户登入时的起始目录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g<群组>:指定用户所属的群组

    -r:建立系统帐号

    -u<用户号>: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增加用户命令的执行有三个过程:

 (1)在/etc/ passwd文件中写入该用户对应的记录项。

 (2)为新登录用户在”/home下建立一个主目录,用户登录后自动进入该目录。

 (3)在/ etc/group中为新用户增加一个入口项。该用户属于哪一个用户组,就把用户名加到该组对应的用户列表中。

 示例:

(1)添加test1用户:
    #useradd test1
  (2)为添加的用户指定相应的用户组:
     #useradd -g root test
  (3)为新添加的用户指定home目录
     #useradd -d /home/test test
t

2、设置用户属性

 对于已创建好的账户,可使用 usermod命令来修改和设置账户的各项属性,包括登录名、主目录、用户组、登录 shell等,该命令的用法为:

   usermod [参数] 用户名

  常用参数:

   -d登入目录>:修改用户登入时的目录。

    -g<群组>:修改用户所属的群组。

    -l<帐号名称>:修改用户帐号名称。

    -u:修改用户ID。

 示例:

(1)改变用户账号名和主目录

  将用户test更名为newtest,操作命令如下:

#usermod –l newtest test

    查看用户信息:

#tail –l /etc/passwd
  newtest:x:503:503::/home/test:/bin/bash

  更改用户主目录:

#usermod –d /home/newtest newtest

(2)锁定账户

 若要临时禁止用户登户,可采取将该用户账户锁定。锁定账户可利用-L参数来实现。

  锁定test账户,则操作命令为:

#usermod –L test

 Linux锁定账户,是通过在密码文件 shadow的密码字段前加“!”来标识该用户被锁定。

(3)解锁用户

 要解锁账户,可使用带-U参数的 usermod命令来实现。

  解锁test账户,则操作命令为:

#usermod –U test

3、删除账号

 要删除账户,可使用 userdel命令来实现,其用法为:

   userdel [-r][用户帐号]

 -r为可选项,若带上该参数,则在删除该账户的同时,一并删除该账户对应的主目录。比如,若要删除test账户,并同时删除其主目录,则操作命令为:

#userdel –r test

4、用户密码管理

 Linux的账户必须设置密码后,才能登录系统。设置账户登录密码,使用passwd命令,其用法为: passwd 账户名

 只有root用户才有权设置指定账户的密码,一般用户只能设置或修改自己账户的密码。例如,若要设置test账户的登录密码,则操作命令为:

#passwd test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test.
  New password: #键入密码
  Retype new password: #重输密码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在Linux中,除了用户账户可被锁定外,账户密码也可被锁定,任何一方被锁定后,都将导致该账户无法登录系统。只有root用户才有权执行该命令锁定账户密码使用带-l参数的 passwd命令,其用法为:

    passwd –l 账户名

 示例:

 锁定test账户的密码:

#passwd –l test

用户密码被锁定后,若要解锁,使用带-u参数的 passwd命令,该命令只有root用户才有权执行,其用法为:

    passwd –u 要解锁的账户名

 示例:

  解锁test账户的密码:

#passwd –u test

四、Linux中用户组管理

1、创建用户组

  创建用户组使用 groupadd命令,其命令用法为:

 groupadd 用户组名称

 示例:若要创建一个名为test的用户组,则操作命令为:

#groupadd test
    #tail –l /etc/group
    test: x: 1001 #该用户组的ID为1001

2、删除用户组

 删除用户组使用groupdel命令来实现,其用法为:

  groupdel 用户组名

 示例:删除test用户组,则操作命令为:

#groupdel test

 注:在删除用户组时,被删除的用户组不能是某个账户的私有用户组,否则将无法删除,若要删除,则应该先删除引用该私有用户组的账户,然后再删除用户组。

3、修改用户组属性

(1)将用户添加到指定组,使其成为该组的成员。实现命令为:

    gpasswd –a 用户账户 用户组名

 示例:把用户test加入到gtest用户组中,操作命令为:

#gpasswd –a test gtest
    Adding user test to group gtest

(2)从用户组中移除某用户,实现命令为:

    gpasswd –d 用户账户名 用户组名

 示例:从gtest用户组中,将test用户组移除,操作命令为:

#gpasswd –d test gtest
    Removing user test from group gtest

(3)查询某用户属于哪个用户组,实现命令为:

    groups 用户名

 示例:查询root用户都隶属于那些用户组,操作命令为:

#groups root


相关文章
|
7月前
|
存储 Linux API
【Linux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中的“生命体”,计算机里的“多线程”
在计算机系统的底层架构中,操作系统肩负着资源管理与任务调度的重任。当我们启动各类应用程序时,其背后复杂的运作机制便悄然展开。程序,作为静态的指令集合,如何在系统中实现动态执行?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Linux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中的“生命体”,计算机里的“多线程”
|
6月前
|
存储 Linux iOS开发
【Linux】冯诺依曼体系与操作系统理解
本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计算机体系的两大核心概念: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与操作系统。冯诺依曼体系作为现代计算机的基础架构,通过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协同工作,解决了硬件性能瓶颈问题。操作系统则是连接硬件与用户的桥梁,管理软硬件资源,提供运行环境。文章还详细解析了操作系统的分类、意义及管理方式,并重点阐述了系统调用的作用,为学习Linux系统编程打下坚实基础。适合希望深入了解计算机原理和技术内幕的读者。
153 1
|
6月前
|
弹性计算 运维 安全
优化管理与服务:操作系统控制平台的订阅功能解析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操作系统控制平台提升系统效率,优化资源利用。首先,通过阿里云官方平台开通服务并安装SysOM组件,体验操作系统控制平台的功能。接着,详细讲解了订阅管理功能,包括创建订阅、查看和管理ECS实例的私有YUM仓库权限。订阅私有YUM仓库能够集中管理软件包版本、提升安全性,并提供灵活的配置选项。最后总结指出,使用阿里云的订阅和私有YUM仓库功能,可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和运维效率,确保业务顺畅运行。
|
2月前
|
监控 Linux 开发者
理解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物理设备驱动(phy driver)的功能。
综合来看,物理设备驱动在Linux系统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通过与硬件设备的紧密配合,为上层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基础设施。开发一款优秀的物理设备驱动需要开发者具备深厚的硬件知识、熟练的编程技能以及对Linux内核架构的深入理解,以确保驱动程序能在不同的硬件平台和网络条件下都能提供最优的性能。
126 0
|
4月前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在Linux操作系统上设置JDK、Tomcat、MySQL以及J2EE后端接口的部署步骤
让我们总结一下,给你的Linux操作系统装备上最强的军队,需要先后装备好JDK的弓箭,布置好Tomcat的阵地,再把MySQL的物资原料准备好,最后部署好J2EE攻城车,那就准备好进军吧,你的Linux军团,无人可挡!
113 18
|
4月前
|
开发框架 关系型数据库 Java
Linux操作系统中JDK、Tomcat、MySQL的完整安装流程以及J2EE后端接口的部署
然后Tomcat会自动将其解压成一个名为ROOT的文件夹。重启Tomcat,让新“植物”适应新环境。访问http://localhost:8080/yourproject看到你的项目页面,说明“植物”种植成功。
125 10
|
6月前
|
弹性计算 监控 安全
实测阿里云操作系统控制台:功能、诊断与优化
阿里云操作系统(AliOS)是阿里巴巴专为物联网和智能设备开发的操作系统,提供高效、安全、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如何开通和使用阿里云的云服务器ECS,包括注册、选择操作系统、创建用户及授权等步骤。通过控制台,用户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状态、管理组件、进行性能诊断,并优化资源使用。掌握这些功能有助于提升系统管理和数据处理能力,满足物联网场景的多样化需求。建议进一步丰富系统健康指标和观测功能,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395 24
|
6月前
|
人工智能 弹性计算 运维
深度评测阿里云操作系统控制台:功能全面,体验卓越!
阿里云操作系统控制台是阿里云提供的高效、稳定、易用的云运维管理平台,结合百万服务器运维经验,提供系统资源监控、问题分析和故障解决功能。用户可通过该平台进行ECS实例管理、组件安装、健康检查、系统诊断及订阅管理等操作,支持API、SDK、CLI等多种管理方式。其界面简洁明了,操作流程直观易懂,适合各层次用户使用。推荐指数:★★★★★(5/5)。
260 9
|
2月前
|
监控 Linux 网络安全
Linux命令大全:从入门到精通
日常使用的linux命令整理
624 13
|
3月前
|
Linux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使用Linux系统的mount命令挂载远程服务器的文件夹。
如此一来,你就完成了一次从你的Linux发车站到远程服务器文件夹的有趣旅行。在这个技术之旅中,你既探索了新地方,也学到了如何桥接不同系统之间的距离。
454 2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