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如果想要研究非绝热加热过程对于涡旋生成发展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可以通过位涡(PV)方程来进行诊断。位涡方程相比于传统的EKE诊断方程的优势在于其不守恒性可以直接归因于非绝热加热过程(Hoskins et al., 1985)。
- 也就是说,PV方程中将非绝热加热这一项在方程单独分开,而不是像EKE方程那样将斜压项和非绝热加热项放在了同一个源项中,便于计算非绝热加热过程对于PV发展传播的贡献。
为什么要通过WRF输出非绝热加热项
一般的非绝热加热数据,需要通过WRF输出,原因如下两点:
- 现有的再分析资料中对于非绝热加热数据的缺失;
- 基于参数化计算的已有的非绝热加热资料不够准确 (Luo & Yanai, 1984)。
Q:How do I estimate the heating profile?
Answer:
- You need to add up RTHCUTEN (from cumulus), RTHRATEN (from radiation), RTHBLTEN (from PBL parameterization), RTHNDGDTEN (if nudging is applied), and H_DIABATIC (from microphysics).
- 也就是说,你要将RTHCUTEN (from cumulus), RTHRATEN (from radiation), RTHBLTEN (from PBL parameterization), RTHNDGDTEN (if nudging is applied), and H_DIABATIC,在WRF中先输出,然后将这几个变量相加,得到的就是总的非绝热加热率
这里简单表达为:
分别表示由云微物理过程、边界层通量交换、辐射过程和积云对流过程产生的非绝热加热过程。
对于多层嵌套网格,可能去掉积云对流参数化过程的那一项,只使用前三项
如何在WRF输出指定变量?
主要有两个方式,在之前的博文中有过详细介绍,这里不展开叙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