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自华章计算机《产品设计与开发(原书第5版)》一书中的第2章,第2.2节,作者:(美)乌利齐(Ulrich, K. T.),(美)埃平格(Eppinger, S. D.)著,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计算机”公众号查看
2.2 概念开发:前端过程
与其他阶段相比,概念开发阶段需要更多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因此,本书提出的很多集成开发方法都集中于此。本节我们将概念开发阶段扩展为我们所称的前端过程(front-end process)。前端通常包含许多相互关联的活动,其大致的排序见图表2-3。
整个流程很少以顺序的(sequential)方式进行,即上游活动结束之后,下游活动才开始。实际上,这些前端的活动在时间上可以是重叠的(overlapped),也经常会发生迭代。图表2-3中的虚线箭头反映了产品开发流程中的不确定性。几乎在任何阶段,新获取的信息或结果都可能引发团队回过头重新开始先前的活动,这种对上游已完成活动的重复被称为迭代(iteration)。
概念开发流程包括以下活动:
识别顾客的需求:该活动的目的是了解顾客的需求,并有效地传达给开发团队。这一步的输出是一组精心构建的顾客需求陈述,列为层次化列表,大多数或所有需求的权重也列在其中。这项活动的方法见第5章。
建立目标规格:规格说明是产品必要功能的精确描述。它将顾客的需求转化为技术术语。在开发流程的早期就要设定规格目标,其代表了开发团队的期望。之后,这些规格将被进一步完善,以使其与产品的约束条件相一致。这个阶段的输出是一系列的目标规格,它包含各参数的边界值和理想值。第6章提出了建立规格说明的方法。
概念产生:概念产生的目的是深入探索可以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概念空间。概念产生包括:外部探索、团队内创造性的问题解决以及各种解决方案的系统性探索。此活动的结果通常是10~20个概念,每个概念通常由一个草图伴以简短的描述性文本来表示。第7章详细描述了这一活动。
概念选择:概念的选择是指对不同的产品概念进行分析和逐步筛选,以确定最有前景的概念。这一流程通常需要多次迭代,可能会产生新的概念并不断完善,详见第8章。
概念测试:对一个或多个概念进行测试,以验证顾客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并评估产品的市场潜力,找出在下一步开发中需弥补的缺陷。如果顾客反映不好,开发项目可能会终止,必要时可重复一些早期的活动。第9章阐述了该活动的相关方法。
确定最终规格:当一个概念被选择和测试后,先前设置的目标规格将再次确认。在这个时间点,该团队必须确定参数的具体值,以反映产品概念的固有约束、通过技术建模识别的限制条件以及成本和性能之间的权衡。第6章详细阐述该活动。
项目规划:这是概念开发的最后活动,在该活动中,团队将编制详细的开发进度计划,制定项目进度压缩的战略,并识别完成项目所需的资源。可把前端活动的主要成果编写成“合同书”(contract book),该合同书包含:使命描述、顾客需求、所选概念的细节、产品规格、产品的经济分析、开发进度计划、项目人员配置和预算。合同书将团队与企业高级管理者之间达成的一致意见文档化。第18章论述了项目规划的方法。
经济分析:开发团队通常在财务分析师的支持下建立新产品的经济模型。该模型用于判断整个开发项目继续开展的合理性,并解决具体的权衡问题(如:开发成本与制造成本之间的权衡)。经济分析是贯穿整个概念开发阶段的活动。在项目开始之前就要开展早期的经济分析,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分析工作也会不断更新。这项活动的相关方法见第17章。
竞争性产品的标杆比较:对竞争产品的理解是对新产品正确定位的关键,也为产品和生产流程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来源。竞争性标杆比较(benchmarking)可以支持前端过程的许多活动,有关内容详见第5~9章。
建立、测试模型和样机:概念开发流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各种形式的模型和样机。这些模型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早期帮助开发团队验证可行性的概念验证(proof-of-concept)模型;可以向顾客展示以评估人体工程学和风格的形式化(form-only)模型;用于技术权衡的表格模型;用来设置稳健性(鲁棒性)设计参数的实验测试模型。对建模、原型化和测试相关方法的讨论贯穿了本书,包括第5~7章、第9章、第11章、第14章和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