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行css代码,添加了以后页面渲染性能将提高大约7倍,代码如下
{ content-visibility: auto; contain-intrinsic-size: 1px 5000px; }
为什么需要这个?
现在的网站需要优化和高性能,因为用户的注意力很短暂。阈值响应时间为400毫秒。
假如Facebook、Instagram这样的网站登录时间大于阈值会怎么样?那么大概没人会再回到这些网站了。
哪些场景适合使用?
最常见的用例是当你需要在页面加载时呈现大量数据列表、数据表格或者图片列表的时候。
例如像文档、说明书这样的静态网站,或旅游博客等......
如何工作?
当你对CSS类应用content-visibility: auto
时,浏览器就会变得非常聪明,它可以跳过渲染带有这个CSS属性的DOM元素。
浏览器需要知道DOM的布局才能渲染,且不会渲染那些不在视窗中的元素,而实际上你提供的contain-intrinsic-size
会产生一个空框。
总而言之,所有渲染都被推迟到浏览器使用你提供的宽度、高度和样式渲染实际布局的视窗。
P.S:不在视窗之外的布局会有一个height: 0,所以当延迟布局来到视窗时,会堆叠在一起,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需要contain-intrinsic-size的原因。但是,不用担心,这些只是备用值,浏览器在视窗中渲染时将渲染实际值。
这样做的一个缺点是,如果未正确给出contain-intrinsic-size
,滚动条会很古怪并出现抖动现象。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浏览器支持
content-visibility
依赖于CSS Containment规范[1]。截至撰写本文时,大多数谷歌浏览器目前都支持content-visibility
。
而且,content-visibility
支持对于在高端系统上实现功能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所以我相信,随着web开发的进步,这将很快会得到所有浏览器的支持。
备选方案
再介绍一个使用JavaScript提高性能的替代方法,如使用List Virtualization[2],但是,见识过这样简单明确的2行css ,谁还会想要编写和维护实现相同功能却需求100行的js代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