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nel mtd 分区与UBOOT 分区的理解

简介:
今天做内核移植,准备添加NAND flash的驱动,做到MTD分区时,想起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说的是分区时每个区之间没有间隙,前一个区的结束地址是后一个区的起始地址。可是当我看我的开发板的教程时,分区如下:

static struct mtd_partition smdk_default_nand_part[] = {

      [0] = {

           .name     = "uboot",

           .offset = 0x00000000,

           .size     = 0x00040000,

      },

      [1] = {

           .name     = "kernel",

           .offset = 0x00200000,

           .size     = 0x00300000,

      },

      [2] = {

           .name     = "yaffs2",

           .offset = 0x00500000,

           .size     = MTDPART_SIZ_FULL

      }

};

很显然,在uboot和kernel分区中存在间隙,心中产生了疑问,难道MTD分区的时候要有注意的问题?通过各方查找资料和查阅书籍,找到了原因。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首先说一下Linux下固态存储设备(NAND flash算其中一种)对系统组件的安排方式,一般为

 

引导加载程序

 

引导参数

 

内核

 

根文件系统

 

也就是说,在NAND flash中,各部分的程序是这样安排的,但哪一端是高地址是依体系结构不同而不同的,对于ARM,引导加载程序在最低地址处,因此,无论是uboot的分区还是内核MTD分区,引导加载程序的分区都放在了最低地址处。那么,两个分区到底怎么联系起来,而我们又该怎么设置MTD分区呢?先给出我的开发板uboot的分区信息:

 

bootargs=noinitrd root=/dev/mtdblock2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0

mtdparts=mtdparts=nandflash0:256k@0(bios),128k(params),128k(toc),512k(eboot),1024k(logo),3m(kernel),-(root)

 

       然后说一下MTD分区,这个分区是内核可以识别的分区,也就是说,内核的操作都是基于MTD分区的;而uboot的分区只是为了方便操作,例如,我想将内存中0x30000000地址处的内容写到NAND flash的偏移量为2M的地址处,即uboot分区中kernel的起始位置,一般情况,我们要写

nand write 0x30000000 0x00200000

但如果有了uboot的分区,我们可以写

nand write 0x30000000 kernel

 

        说清上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阐述后面的问题,这里再讲一下我对uboot引导过程的理解,当系统启动后,uboot开始执行,他分两个阶段完成工作,主要是一些初始化,然后,加载内核并传递内核参数,之后跳入内核执行,内核完成它的初始化工作,其中包括挂载文件系统。

 

       现在,我们可以翻回头看上面程序中的MTD分区了。MTD分区中的uboot分区明显对应了uboot分区中的bios分区(从0开始,大小为128K),而MTD分区中的kernel和yaffs2分区的起始地址和大小也分别对应uboot分区中的kernel和root分区。而因为我们不需要uboot分区中的其他部分,所以在MTD分区中出现了这一部分空隙。但为什么这么安排呢?

 

       回想我们在烧写程序时候的操作,比如我们选择烧写内核镜像,此时,uboot实际执行了一条语句,类似于

 

#define kernel 0x00200000

memcpy(kernel,0x30000000,SZ_3M)

 

       这里我们烧写程序的入口地址是0x30000000,也就是说,uboot的下载模式将我们烧写到内存0x30000000处的数据,搬到了NAND flash的kernel处,保存了起来,因此,这里要清楚,我们烧写程序时,实际是将程序先烧写到了内存当中,然后由内存搬运到NAND flash中,如果此时我们的MTD分区与uboot中的分区是一致的,那么内核将来运行时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内核程序所在的位置,同样,对文件系统的yaffs2分区也是如此,而且,与内核分区相比,文件系统的分区将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将直接影响到根文件系统能否挂载,这里是因为上面提到的一行

 

bootargs=noinitrd root=/dev/mtdblock2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0

 

       这里,uboot指定了根文件系统的代码来自于mtdblock2,也就是MTD分区的第三个分区(第一个编号为0),也就是我上面说到的,uboot完成初始化后,加载内核,而内核要完成文件系统的挂载,他从哪里找文件系统?就是这里!/dev/mtdblock2!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MTD分区的原因,而且最关键的在这里,其他分区如果与uboot的分区不一致还情有可原,但如果MTD分区中文件系统的分区与uboot中的root分区不一致,将会直接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当然,之前操作的都是物理地址,当内核真正运行起来以后,将开始使用虚拟地址。

同样的,其他几个引导参数也应该得到满足,系统才可能正常运行起来

init=/linuxrc   init进程的位置。

console=ttySAC0  终端对应tty设备,因此,在引导系统前,串口驱动移植应当完成


目录
相关文章
|
安全 Shell Android开发
Android系统 init.rc开机执行shell脚本
Android系统 init.rc开机执行shell脚本
3001 0
|
Linux 开发工具 Windows
中国时间服务器,国内阿里云时间服务器
中国时间服务器,国内阿里云时间服务器很多用户使用的是国外VPS使用过程中常常遇到时间与国内不同步的情况好在阿里提供了7台NTP服务器,地址如下:阿里云提供了7个NTP时间服务器也就是Internet时间同步服务器地址 ntp1.
40224 0
|
6月前
|
监控 Ubuntu Linux
ubuntu中设置开机自动运行的(sudo)指令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上述方法,您可以确保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执行所需的命令,并具备sudo权限,从而提高系统自动化管理的能力。
879 8
|
11月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智能物流:自动化仓库与配送系统
【10月更文挑战第22天】在21世纪的全球化经济中,物流行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其效率与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智能物流的核心技术,如自动化仓储、无人驾驶配送和物联网,以及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揭示自动化仓库与配送系统如何引领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1178 0
Swiper库和Glide.js库的性能有何区别
Swiper和Glide.js是两个流行的响应式轮播图库。Swiper功能强大且灵活,支持多方向滑动,拥有丰富的配置和切换效果,适合复杂需求,其高性能得益于优化的算法和惰性加载。Glide.js则轻量级、快速,专注于基础功能,适合简洁需求。两者各有侧重,选择应基于项目具体需求和性能考虑。
|
Linux 芯片 Windows
嵌入式Linux系列第3篇:uboot编译下载
嵌入式Linux系列第3篇:uboot编译下载
|
Kubernetes Ubuntu Shell
shell 脚本实现 k8s 集群环境下指定 ns 资源的 yaml 文件备份
在基于 `k8s` 平台的容器化部署环境中,有时候需要快速的实现部署文件的迁移备份,当 `k8s` 平台部署一个 `app` 时,都会相应的产生一堆 `yaml` 文件,如果 `yaml` 文件数量较少,我们可以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拷贝,但是当 `yaml` 文件数量多,并且该 `k8s` 平台部署了多个 `app` 时,如果在采用...
714 0
shell 脚本实现 k8s 集群环境下指定 ns 资源的 yaml 文件备份
|
存储 缓存 网络协议
Linux网络协议栈(二)——套接字缓存(socket buffer)
Linux网络核心数据结构是套接字缓存(socket buffer),简称skb。它代表一个要发送或处理的报文,并贯穿于整个协议栈。1、    套接字缓存skb由两部分组成:(1)    报文数据:它保存了实际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2)    管理数据:供内核处理报文的额外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协议之间交换的控制信息。
125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