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1.为什么要分层?
发送文件前要完成的工作:
(1)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将数据通信的通路进行激活。
(2)要告诉网络如何识别目的主机。
(3)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查明目的主机是否开机,并且与网络连接正常。
(4)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弄清楚,对方计算机中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工作。
(5)确保差错和意外可以解决。
2.怎么分层?
分层的基本原则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2.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3.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 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5.整个分层结构应该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3.正式认识分层结构
1.实体: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
2.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水平]
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同步: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3.接口(访问服务点SAP) :上层使用 下层服务的入口。
4.服务: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
SDU服务数据单元: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
PCI协议控制信息: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PDU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
4.概况总结
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结构。
每层遵循某个/些网络协议以完成本层功能。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第n层在向n+1层提供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含第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含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
仅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指能运行的一些软件 和硬件。
参考模型
ISO/OSI参考模型--怎么 来的?
IS0/OSI参考模型
1.应用层
2.表示层
3.会话层
4.传输层
5.网络层
6.数据链路层
7.物理层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相同点
1.都分层
2.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不同点
面向连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建立连接,在此
阶段,发出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只有在连接成
功建立之后,才能开始数据传输,这是第二阶段。
接着,当数据传输完毕,必须释放连接。而面向
无连接没有这么多阶段,它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1.0SI定义三点:服务、协议、接口
2.0SI先出现,参考模型先于协议发明,不偏向特定协议
3.TCP/IP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异构网互联问题,将IP作为重要层次
5层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