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forward_个人页

个人头像照片 storforward
0
10
0

个人介绍

暂无个人介绍

擅长的技术

获得更多能力
通用技术能力:

暂时未有相关通用技术能力~

云产品技术能力:

暂时未有相关云产品技术能力~

阿里云技能认证

详细说明
暂无更多信息
正在加载, 请稍后...
暂无更多信息
  • 回答了问题 2014-12-18

    本地SSD盘IO性能测试说明(官方测试)

    回14楼qw6789的帖子
    临时SSD盘的包年包月单价是1.6元/GB/月,云磁盘时0.3元/GB/月,相比5倍多点;
    踩0 评论0
  • 提交了问题 2014-12-10

    刚刚到手的临时SSD盘,各位看看性能如何?

  • 提交了问题 2014-12-10

    刚刚到手的临时SSD盘,各位看看性能如何?

  • 回答了问题 2014-12-09

    刚入手SSD服务器一枚,硬盘检测了一下,请各位大神指点。

    回楼主zjwxww的帖子
    块大小多大?不同的块大小对性能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另外,这个工具好像只能单路并发读写,如果要压测性能,最好选择能多路并发的测试工具,如FIO。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14-12-05

    基于SSD的高性能存储即将很快商用,谈谈您对SSD的期待!

    回52楼high飞起的帖子
    虽然微软SSD盘是免费的,但其售价捆绑到实例里面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14-12-04

    【活动结束】分享业务场景 赢取SSD公测资格 更有多重好礼等你拿

    Re分享业务场景赢取SSD公测资格更有多重好礼等你拿
    哇塞,这个必须赞,赶快抢啊~~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14-12-04

    关于所谓商用的SSD,普及性不好,没法用,噱头?

    回楼主zjwxww的帖子
    你现在用的实例配置是怎样的?2核CPU|4GB内存?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14-10-15

    【第三期】10月14日周二ECS产品经理ECS虚拟化及性能优化问题分享答疑

    回17楼wpwcn的帖子
    如果知道会使用多少流量,可采用“按使用流量” 的方式购买带宽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14-09-27

    存储架构比拼谁会成为大数据时代王者

    回4楼呼呼小半仙的帖子
    要看什么样的企业。像四大行,每个省分公司的数据都是PB级别。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14-09-25

    云服务器磁盘IO问题的思考

    回4楼appayud1v的帖子
    redis内存数据库dump应该是大块io写吧,平均io块大小及吞吐量有多少?如果当前的磁盘性能不足,可考虑用4块磁盘做raid0来聚合性能。

    -------------------------

    回3楼overlook的帖子
    写一份成功就返回,对时延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可靠性大打折扣。
    在第一份数据返回成功后、第二份数据备份完全前,如果第一份数据所在的设备crash掉了,业务就中断了。像阿里云这么大规模的云计算场景,出现这类异常还是很容易的,毕竟硬件有一定的故障率,很难避免。

    -------------------------

    回楼主at6569s2r的帖子
    ucloud采用本地存储的方案,在该方案中有两层存储,第一层是基于内存的cache,第二层是SATA存储,通过后台任务将cache中的数据刷到SATA盘中;ucloud性能高是指纯写(100%)的场景,能将所有的写io落在cache中,从而达到性能不错的效果;这种方案有致命的缺陷 :
    1.数据可靠性:当cache中有未刷到SATA盘的脏数据时,出现机器crash,数据必丢失;一般的x86硬件(包括整机及机械硬盘)都存在0.02%的故障率,这种本地存储+cache提升性能的存储方案一定会出现宕机数据丢失的情况。
    2.运维管理成本高:单台物理机的cache毕竟有限,它不可能将vm所有的写io数据都能存在cache中,一旦有io未落cache而落SATA盘,性能将出现数量级的下降;如果是客户关键业务遇到这种情况,将不可接受;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迁移vm及数据;由于是本地存储,迁移vm必然要迁移数据,此时又会消耗大量的物理机网络带宽及cpu资源,进而影响其他的vm运行且迁移时长不可控;同时,这种迁移必然是手工的,难于做到自动化,运维管理成本高可想而知;
    3.场景非常有限:1)对于只读io场景,特别是随机读io,由于cache难于做到随机读命中,此方案中的cache对读io就失效,性能就回归SATA盘的能力;2)对于随机读写混合场景,由于读做不到cache命中,读时延上升导致写时延也上升,结果是cache失效。在实际应用环境下,100%的写io场景是相对较少的,大部分还是读写混合场景。

    -------------------------

    回9楼overlook的帖子
    io策略可配置的方式对用户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相比传统IT,云计算一大好处是将用户从IT运维管理中解放出来从而聚焦自己的业务;io策略可配置可能对少数高手来说有定制化的手段,但对大部分不那么高手的用户来说可能会带来麻烦。从云计算平台来看,这种方式会带来额外的异常处理及运维管理成本。

    -------------------------

    回10楼stonys的帖子
    你现在的业务需要怎样的性能?比如需要多少IOPS、多少BPS等
    踩0 评论0
正在加载, 请稍后...
滑动查看更多
正在加载, 请稍后...
暂无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