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工具综合评测:轻量级笔记软件、Markdown 编辑器、云 Office、离线笔记、云笔记、开源笔记软件、大纲编辑器、协同办公笔记软件、知识库管理工具 、低代码-无代码平台

简介: 生产力工具综合评测:总有一款符合你的需求。

生产力工具综合评测:轻量级笔记软件、Markdown 编辑器、云 Office、离线笔记、云笔记、开源笔记软件、大纲编辑器、协同办公笔记软件、知识库管理工具 、低代码-无代码平台

笔记软件领域可能是软件行业最为内卷的赛道。如果你问一个重度笔记用户,他便能脱口而出几十个笔记软件。即便对笔记软件不怎么关心的普通用户,也能知道 5 个左右的笔记软件。

那么,面对这像是万国博览会一样琳琅满目的笔记软件展品,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呢?选择一款合适的笔记软件,既要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也要考虑笔记软件自身的特点。对此,我结合笔记软件的发展路径以及笔记用户的需求程度,对目前国内拥有一定知名度的笔记软件进行深度测评

注:由于不能添加外部链接,正文中所涉及的文章网页检索即可找到。


初级:轻量级的笔记软件


多数笔记用户处于这个区间。用户的需求不是为了进行所谓高大上的知识管理,而是仅仅快速记录和回顾日常的一些简单的所思所想。


根据这个需求,我选择了一些具有快速打开,打开即写;数据安全;方便查找;上手门槛低等特点的轻量级笔记软件。具体包括:Drafts、Apple  备忘录、Flomo、Google keep、Napkin、Agenda、SideNote、Notezilla、Workflowy、FlowUs.

具体深度测评见文章

免费、好用、强大的轻量级笔记软件评测  

中级:中量级的笔记软件


Markdown 编辑器


如果你只是不喜欢笨拙的微软 Office, 那么,Markdown 编辑器 便是一种输入方便、编辑流畅的选择。具体参阅文章《免费、好用、强大的 Markdown 编辑器综合评测和推荐》其中,包括纯 Markdown 编辑器 Typora、MarkText, 笔记软件 Osbdian、思源笔记,以及写作软件 Ulysses 、Effie、Writeathon.

免费、好用、强大的 Markdown 编辑器综合评测和推荐  

在线协作文档:云 Office


如果你只是需要一款替代 Office,并且可以进行多人协作的工具,那么,各种云 Office 文档值得考虑。推荐阅读:《在线协作文档综合评测》。在这篇文章中,我按照云 Office 的发展路径,梳理和评测了大多数主流的云 Office 工具,包括 微软 Office Online、谷歌文档、金山文档、腾讯文档、石墨文档、Dropbox Paper、坚果云文档、百度网盘在线文档。

在线协作文档综合评测 :微软 Office、谷歌文档、金山文档、腾讯文档、石墨文档、Dropbox Paper、坚果云文档、百度网盘在线文档


离线笔记


随着使用场景需求的提高,你可能需要一些更为强大的笔记软件。那么,这个时候你便会遇到第一个选择困境:是选择离线笔记软件,还是云笔记软件


在《那些强大、好用的离线笔记/云笔记软件综合评测》这篇文章中,我先分析了离线笔记和云笔记软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分享了常见的离线笔记软件,以及如何同时使用云笔记软件和云笔记软件。


其中,比较好用、强大的笔记软件包括系统备忘录、Typora、Bear、Obsidian、Logseq、思源笔记。对于中度需求,优先推荐使用 备忘录或者 Typora.

那些强大、好用的离线笔记/云笔记软件综合评测


云笔记 1.0


离线笔记之外,有没有好用、强大、容易上手的云笔记?那么,传统的四大云笔记—— 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OneNote 值得你参考。


具体可以参阅下面这两篇文章:

  • 云笔记横向评测: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Notion、FlowUs、Wolai
  • 免费、高颜值、强大的笔记软件评测与推荐: OneNote、Heptabase、FlowUs


如今,这些传统的云笔记工具——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等,均已经提供了在线协作功能。

    • 印象笔记已经支持多人多屏动态编辑模式。此外,印象笔记也推出了面向企业的印象 Teams 功能。
    • 有道云笔记,则提出了 有道云协作.
    • 为知笔记,也推出了 为知笔记团队协作服务. 此外,为知笔记被 ONES 收购后,将会与 ONES 的企业知识库管理功能进行融合。


    开源笔记


    如果你是一个高度重视笔记隐私的用户,认为已有的云笔记和离线笔记都不够靠谱,那么开源笔记软件便是不错的选择。具体推荐阅读《免费、好用、强大的开源笔记、云笔记软件综合评测》。在这篇文章中,我介绍了开源笔记的优点和缺点,并且推荐了十几款笔记软件——用于替代印象笔记、Notion、Roam Research 等知名笔记软件。

    免费、好用、强大的开源笔记、云笔记软件综合评测


    大纲编辑器


    最近几年,大纲编辑器作为特殊的编辑器,逐渐被很多用户所知悉。

    那么,作为用户,我是否需要选择大纲编辑器呢?我在《好用、强大的大纲编辑器综合评测》中详细介绍了大纲编辑器的基本功能、分类、优点、缺点以及优秀大纲编辑器推荐。

    好用、强大的大纲编辑器综合评测:Workflowy、 Dynalist 、 幕布、 Cloud Outliner 、 坚果云大纲笔记、 双链笔记、 大纲模式


    高级:重量级笔记软件


    协同办公笔记软件


    目前,全网最火的协同办公笔记软件可能便是 Notion. 目前,国内也有对标 Notion 的笔记软件 FlowUs、Wolai. 此外,微软也高度借鉴 Notion 推出了 Loop 模块,以及印象笔记的 Verse.


    • Notion 优质资源汇总
    • 全网最全的 Notion 类软件盘点
    • 生产力工具——笔记软件 FlowUs 深度评测
    • Notion 类软件横向评测:Notion、FlowUs、Wolai
    • Notion 类生产力工具如何选择?Notion 、FlowUs 、Wolai 全面对比评测
    • 关于 Notion-Like 工具的畅想
    • Notion 类笔记软件使用误区和反思
    • 块编辑器如何选择?印象笔记 Verse、Notion、FlowUs、Wolai
    • 在线协作产品哪家强?微软 Loop 、Notion、FlowUs、Wolai  

    下面为 FlowUs 使用效果图

    FlowUs 简要介绍

    一款具有特色的、 Notion 类的 All in One 生产力工具。

    • FlowUs 支持文件夹页面,允许用户像网盘一样一键上传、预览、分享各种文档。
    • FlowUs 的移动端基于原生开发,操作流畅。
    • 丰富的软件联动生态体系。
    • 对于个人用户十分友好,拥有高性价比

    此外,字节跳动团队推出了飞书文档、阿里巴巴团队推出了自己的协同办公编辑器语雀。

    协同办公笔记软件综合评测:飞书、语雀、Notion、FlowUs、Wolai  


    双链笔记软件


    除了 Notion , Roam Research  可能是最受用户关注的明星产品。 Roam 之后,诞生了一批双链笔记软件。如果你对双链笔记软件感兴趣,可以阅读下面这些文章:

    • 双链笔记软件综合评测:Roam Research、 Obsidian、Logseq 、思源笔记 、Roam Edit 、RemNote、葫芦笔记、TiddlyWiki、Athens、Trilium
    • 优质笔记软件盘点(一)
    • 优质笔记软件盘点(二)
    • Logseq 双向链笔记资源汇总

    多维表格/低代码/无代码平台


    著名笔记软件 Notion  的核心功能 Database 其实是从国外著名多维表格 Airtable 获得了灵感。如今,国内也有不少工具对标 Airtable 提供给基于低代码或者无代码的知识管理服务。具体推荐阅读:


    • 全网最全的低代码/无代码平台盘点
    • 全网最全的新关系型数据库 / 多维表格平台盘点

    知识库管理工具

    如果你在一些比较大的团队工作,那么可能需要沉淀团队知识和进行团队协作的知识库管理工具。那么,推荐阅读《全网最全、最佳的知识库管理工具综合评测和推荐》


    更为具体的使用需求?


    如果你还有其他更为具体的使用场景需求,也可以阅读我下面几篇文章:


    可视化笔记软件

    • 优秀笔记软件盘点(三)—— 那些好看且强大的可视化笔记软件 / 知识图谱工具
    • Heptabase:面向未来的知识操作系统

    整合工作流的工具推荐

    • 从收集到输出:盘点那些强大的知识管理工具——优秀笔记软件盘点(四)
    • 优秀笔记软件盘点(五)—— 那些强大的卡片笔记写作法软件
    • 笔记软件选择的晋级之路:从印象笔记到 Notion & Roam
    • 专业卡片写作软件 Writeathon 3.0
    • 盘点那些具有特色的笔记软件
    • 盘点那些具有特色的写作软件

    知识管理方法?

    如果你想要在工具之外,获得一些关于效率生活的方法论,推荐阅读下面这些文章:


    工作流


    • 工作流的祛魅:从工具、阅读到写作
    • 工作流的祛魅: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
    • 工作流的祛魅:如何建立自己的工作流?
    • 工作流的祛魅:如何创建阅读工作流?
    • 工作流的祛魅:如何创建写作工作流?


    信息管理


    • 如何进行信息管理?
    • 阅读工作流・如何进行信息获取?
    • 阅读工作流・信息阅读和信息处理
    • 学术阅读工具流
    • 学术写作工作流

    文件管理

    PARA 方法:一种组织数字信息的通用系统

    时间管理、任务管理


    • 如何在使用 间隙式日志?
    • 如何使用 番茄工作法?
    •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时间块


    阅读方法


    • 康奈尔笔记法、一元笔记法、 渐进式归纳法、常青笔记法
    • 卡片盒笔记法
    • 如何使用间隔重复记忆系统?

    写作方法


    • 雪花写作法
    • 分轨写作法
    • 细胞写作法
    • 九宫格写作法
    • 卡片写作法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程序员 Linux iOS开发
    一款比Typora更简洁优雅的Markdown编辑器神器(完全开源免费)
    一款比Typora更简洁优雅的Markdown编辑器神器(完全开源免费)
    |
    21天前
    《使用「Markdown」编辑器的那些天 |CSDN编辑器测评》
    《使用「Markdown」编辑器的那些天 |CSDN编辑器测评》
    29 0
    |
    21天前
    |
    前端开发 C++ iOS开发
    几款主流好用的markdown编辑器介绍
    几款主流好用的markdown编辑器介绍
    88 1
    |
    1天前
    |
    JSON API 开发工具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PyTorch
    |
    6天前
    |
    Web App开发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欢迎使用CSDN-markdown编辑器
    欢迎使用CSDN-markdown编辑器
    14 0
    |
    13天前
    |
    存储 移动开发 编解码
    基于HTML5开发的Markdown在线编辑器
    Markdown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以其简洁易读的格式而备受程序员和作者们的青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在线Markdown编辑器应运而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写作和编辑环境。本文将探讨基于HTML5开发的Markdown在线编辑器的设计原理、功能特点以及技术优势。
    27 1
    基于HTML5开发的Markdown在线编辑器
    |
    13天前
    |
    Web App开发 移动开发 搜索推荐
    常见的Markdown在线编辑器
    在线Markdown编辑器提供了更加稳定和流畅的用户体验。用户无需下载安装任何软件,只需打开浏览器,即可在任何设备上轻松使用这款编辑器,实现随时随地的写作。基于HTML5的在线Markdown编辑器可实现即时的编辑和预览功能
    25 2
    |
    21天前
    |
    人工智能
    【经验分享】如何快速转化笔记格式为标准的MarkDown格式并进行博客发布,提高生产力?
    本文介绍如何将笔记转换为Markdown格式以快速发布博客。通过使用特定的Prompt和AI工具Claude 3 Sonnet,可以将Notepad++笔记转为适合CSDN博客的Markdown格式。转换要求包括:正确标记代码段、调整缩进和格式、使用Markdown标题、列表、链接和图片语法。Claude 3 Sonnet能有效处理格式转换,将转换后的Markdown内容复制到编辑器,即可便捷发布博客。
    20 2
    【经验分享】如何快速转化笔记格式为标准的MarkDown格式并进行博客发布,提高生产力?
    |
    21天前
    |
    API 开发工具 C++
    【专栏:工具与技巧篇】使用代码编辑器(VS Code/Sublime Text)提升开发效率
    【4月更文挑战第30天】在VS Code与Sublime Text两大流行代码编辑器中,开发者可借助其高效特性提升编程效率。VS Code拥有丰富的插件生态、内置Git集成、强大的调试工具、智能提示和多文件导航功能。Sublime Text则以其轻量级、快速响应、多光标编辑及自定义构建系统见长。学习编辑器的键盘快捷键、自定义配置、使用内置终端以及键绑定和宏,将助开发者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率。选择适合自己的编辑器并不断适应新技术是提升开发工作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