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文会从零开始配置一个monorepo
类型的组件库,包括规范化配置、打包配置、组件库文档配置及开发一些提升效率的脚本等,monorepo
不熟悉的话这里一句话介绍一下,就是在一个git
仓库里包含多个独立发布的模块/包。
ps.本文涉及到的工具配置其实在平时开发中一般都不需要自己配置,我们使用的各种脚手架都帮我们搞定了,但是我们至少得大概知道都是什么意思以及为什么,说来惭愧,笔者作为一个三四年工龄的前端老人,基本没有自己动手配过,甚至没有去了解过,所以以下大部分工具都是笔者第一次使用,除了介绍如何配置也会讲到遇到的一些坑及解决方法,另外也会尽量去搞清楚每一个参数的意思及原理,有兴趣的请继续阅读吧~
使用lerna管理项目
首先每个组件都是一个独立的npm
包,但是某个组件可能又依赖了另一个组件,这样如果这个组件有bug修改完后发布了新版本,需要手动到依赖它的组件里挨个进行升级再进行发布,这是一个繁琐且效率不高的过程,所以可以使用leran工具来进行管理,lerna
是一个专门用于管理带有多个包的JavaScript
项目的工具,可以帮助进行npm
发布及git
上传。
首先全局安装lerna
:
npm i -g lerna
然后进入仓库目录执行:
lerna init
这个命令用来创建一个新的lerna
仓库或者升级一个现有仓库的lerna
版本,lerna
有两种使用模式:
1.固定模式,默认固定模式下所有包的主版本号和次版本都会使用lerna.json
配置里的version
字段定义的版本号,如果某一次只修改了其中一个或几个包,但修改了配置文件里的主版本号或次版本号,那么发布时所有的包都会统一升级到该版本并进行发布,单个的包如果想要发布只能修改修订版本号进行发布;
2.独立模式就是每个包使用独立的版本号。
自动生成的目录如下:
可以看到没有.gitignore
文件,所以手动创建一下,目前只需要忽略node_modules
目录。
我们所有的包都会放在packages
文件夹下,添加新包可以使用lerna create xxx
命令(后面会通过脚本来生成),组件库推荐给包名增加一个统一的作用域scope
,可以避免命名冲突,比如常见的@vue/xxx
、@babel/xxx
等,npm
从2.0
版本开始支持发布带作用域的包,默认的作用域是你的npm
用户名,比如:@username/package-name
,也可以使用npm config set @scope-name:registry http://reg.example.com
来给你使用的npm
仓库关联一个作用域。
给包添加依赖可以使用lerna add module-1 --scope=module-2
命令,表示将module-1
安装到module-2
的依赖里,learn
检查到如果依赖的包是本项目中的会直接链接过去:
可以看到有个链接标志,lerna add
默认也会执行lerna bootstrap
的操作,即给所有的包安装依赖项。
当修改完成后需要发布时可以使用lerna publish
命令,该命令会完成模块的发布及git
上传工作,有个需要注意的点是带作用域的包使用npm
发布时需要添加--access public
参数,但是lerna publish
不支持该参数,一个解决方法是在所有包的package.json
文件里添加:
{ // ... "publishConfig": { "access": "publish" } }
规范化配置
eslint
eslint
是一个配置化的JavaScript
代码检查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约束代码风格,以及检测一些潜在错误,做到在不同的开发者下能有一个统一风格的代码,常见的比如是否允许使用==
、语句结尾是否去掉;
等等,eslint
的规则非常多,可以在这里查看eslint.bootcss.com/docs/rules/ 。
eslint
的所有规则都可单独配置是否开启,并且默认都是禁用的,所以如果要自己来挨个配置是比较麻烦的,但是它有个继承的配置,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别人的配置,先来安装一下:
npm i eslint --save-dev
然后在package.json
文件里加一个命令:
{ "scripts": { "lint:init": "eslint --init" } }
之后在命令行输入npm run lint:init
来创建一个eslint
配置文件,根据你的情况回答完一些问题后就会生成一个默认配置,我生成的内容如下:
简单看一下各个字段的意思:
env
字段用来指定你代码所要运行的环境,比如是在浏览器环境下,还是node环境下,不同的环境下所对应的全局变量不一样,因为后续还要写node
脚本,所以把node:true
也加上;
parserOptions
表示所支持的语言选项,比如JavaScript
的版本、是否启用JSX
等,设置正确的语言选项可以让eslint
确定什么是解析错误;
plugins
顾名思义是插件列表,比如你使用的是react
,那么需要使用react
的插件来支持react
的语法,因为我用的是vue
,所以使用了vue
的插件,可以用来检测单文件的语法问题,插件的命名规则为eslint-plugin-xxxx
,配置时前缀可以省略;
rules
就是规则配置列表,可以单独配置某个规则启用与否;
extends
就是上文所说的继承,这里使用了官方推荐的配置以及vue
插件顺带提供的配置,配置命名一般为eslint-config-xxx
,使用时前缀也可以省略,并且插件也可以顺带提供配置功能,引入规则一般为plugin:plugin-name/xxx
,此外也可以选择使用其他一些比较出名的配置如eslint-config-airbnb
;
和.gitignore
一样,eslint
也可以创建一个忽略配置文件.eslintignore
,每一行都是一个glob
模式来表示哪些路径要忽略:
node_modules docs dist assets
接下来再去package.json
文件里加上运行检查的命令:
"scripts": { "lint": "eslint ./ --fix" }
意思是检查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fix
表示允许eslint
进行修复,但是能修自动复的问题很少,执行npm run lint
,结果如下:
husky
目前只能手动去运行eslint
检查,就算能约束自己每次提交代码前检查一下,也不一定能约束到其他人,没有强制的规范和没有规范没啥区别,所以最好在git
提交前采取强制措施,这可以使用Husky,这个工具可以方便的让我们在执行某个git
命令前先执行特定的命令,我们的需求是在git commit
之前进行eslint
检查,这需要使用pre-commit
钩子,git
还有很多其他的钩子:git-scm.com/docs/githoo…。
国际惯例,先安装:
npm i husky@4 --save-dev
然后在package.json
文件里添加:
{ "husky": { "hooks": { "pre-commit": "npm run lint" } } }
接着我尝试git commit
,但是,没有效果。。。检查了node
、npm
和git
的版本,均没有问题,然后我打开git
的隐藏文件夹.git/hooks
:
发现目前的这些钩子文件后面还是带着sample
后缀,如果想要某个钩子生效,这个后缀要去掉才行,但是这种操作显然不应该让我手动来干,那么只能重装husky
试试,经过简单的测试,我发现v5.x
版本也是不行的,但是v3.0.0
及v1.1.1
两个版本是生效的(笔者系统是windows10,可能和笔者电脑环境有关):
这样如果检查到有错误就会终止commit
操作,不过目前一般还会使用另外一个包lint-staged
,这个包顾名思义,只检查staged
状态下的文件,其他本次提交没有变动的文件就不用检查了,这是合理的也能提高检查速度,先安装:npm i lint-staged --save-dev
,然后去package.json
里配置一下:
{ "husky": { "hooks": { "pre-commit": "lint-staged" } }, "lint-staged": { "*.{js,vue}": [ "eslint --fix" ] } }
首先git
钩子执行的命令改成lint-staged
,lint-staged
字段的值是个对象,对象的key
也是glob
匹配模式,value
可以是字符串或字符串数组,每个字符串代表一个可执行的命令,如果lint-staged
发现当前存在staged
状态的文件会进行匹配,如果某个规则匹配到了文件那么就会执行这个规则对应的命令,在执行命令的时候会把匹配到的文件作为参数列表传给此命令,比如:exlint --fix xxx.js xxx.vue ...
,所以上面配置的意思就是如果在已暂存的文件里匹配到了js
或vue
文件就执行eslint --fix xxx.js ...
,为啥命令不直接写npm run lint
呢,因为lint
命令里我们配置了./
路径,那么仍将会检查所有文件。
执行效果如下,在上文的截图中可以看到一共有14个错误,但是本次我只修改了一个文件,所以只检查了这一个文件:
stylelint
stylelint和eslint
十分相似,只不过是用来检查css
语法的,除了css
文件,同时也支持scss
、less
等css
预处理语言,stylelint
可能没eslint
那么流行,不过本着学习的目的,咱们也尝试一下,毕竟组件库肯定少不了写样式,依旧先安装:npm i stylelint stylelint-config-standard --save-dev
,stylelint-config-standard
是推荐的配置文件,和eslint-config-xxx
一样,也可以拿来继承,不喜欢这个规则也可以换其他的,接着创建一个配置文件.stylelintrc
,输入以下内容:
{ "extends": "stylelint-config-standard" }
创建一个忽略配置文件.stylelintignore
,输入:
node_modules
最后在package.json
中添加一行命令:
{ "scripts": { "style:lint": "stylelint packages/**/*.{css,less} --fix" } }
检查packages
目录下所有以css
或less
结尾的文件,并且可以的话自动进行修复,执行命令效果如下:
最后的最后和eslint
一样,在git commit
之前也加上自动进行检查,package.json
文件修改如下:
{ "lint-staged": { "*.{css,less}": [ "stylelint --fix" ] } }
commitlint
commit
的内容对于了解一次提交做了什么来说是很重要的,git commit
内容的标准格式其实是包含三部分的:Header
、Body
、Footer
,其中Header
部分是必填的,但是说实话对于我来说Header
部分都懒得认真写,更不用说其他几部分了,所以靠自觉不行还是上工具吧,让我们在git
的commit-msg
钩子上加上对commit
内容的检查功能,不符合规则就打回重写,安装一下校验工具commitlint:
npm i --save-dev @commitlint/config-conventional @commitlint/cli
同样也是一个工具,一个配置,通过继承的方式来使用,严重怀疑这些工具的开发者都是同一批人,接下来创建一个配置文件commitlint.config.js
,输入如下内容:
module.exports = { extends: ['@commitlint/config-conventional'] }
当然你也可以再单独配置你需要的规则,然后去package.json
的husky
部分配置钩子:
{ "husky": { "hooks": { "commit-msg": "commitlint -E HUSKY_GIT_PARAMS" } } }
commitlint
命令需要有输入参数,也就是我们输入的commit message
,-E
参数的意思如下:
大意就是从环境变量里给定的文件里获取输入内容,这个环境变量看名字就知道是husky
提供的,具体它是啥呢,咱们来简单看一下,首先打开.git/hooks/commit-msg
文件,这个就是commit-msg
钩子执行的bash
脚本:
可以看到最后执行了run.js
,参数分别为hookName
及gitParams
,baseName "$0"
代表当前执行的脚本名称,也就是文件名commit-msg
,"$*"
代表所有的参数,run.js
里又辗转反侧的最后调用了一个run
方法:
function run([, scriptPath, hookName = '', HUSKY_GIT_PARAMS], getStdinFn = get_stdin_1.default) { console.log('拦截', scriptPath, hookName, HUSKY_GIT_PARAMS) // ... }
我们打印看一下参数都是啥:
可以看到HUSKY_GIT_PARAMS
就是一个文件路径,这个文件里保存着我们这次输入的commit message
的内容,接着husky
会把它设置到环境变量里:
const env = {}; if (HUSKY_GIT_PARAMS) { env.HUSKY_GIT_PARAMS = HUSKY_GIT_PARAMS; } if (['pre-push', 'pre-receive', 'post-receive', 'post-rewrite'].includes(hookName)) { // Wait for stdin env.HUSKY_GIT_STDIN = yield getStdinFn(); } if (command) { console.log(`husky > ${hookName} (node ${process.version})`); execa_1.default.shellSync(command, { cwd, env, stdio: 'inherit' }); return 0; }
现在再看commitlint -E HUSKY_GIT_PARAMS
就很容易理解了,commitlint
会去读取.git/COMMIT_EDITMSG
文件内容来检查我们输入的commit message
是否符合规范。
可以看到我们只输入了一个1
的话就报错了。
commitizen
上面提到一个标准的commit message
是包含三部分的,详细看就是这样的:
<type>(<scope>): <subject> 空行 <body> 空行 <footer>
当你输入git commit
时,就会出现一个命令行编辑器让你来输入,但是这个编辑器很不好用,没用过的话怎么保存都是个问题,所以可以使用commitizen来进行交互式的输入,依次执行下列命令:
npm install commitizen -g commitizen init cz-conventional-changelog --save-dev --save-exact
执行完后应该会自动在你的package.json
文件里加上下列配置:
{ "config": { "commitizen": { "path": "./node_modules/cz-conventional-changelog" } } }
然后你就可以使用git cz
命令来代替git commit
命令了,它会给你一些选项,以及询问你一些问题,如实输入即可:
但是这样git commit
命令仍然是可用的,文档上说可以进行如下配置来将git commit
转换为git cz
:
{ "husky": { "hooks": { "prepare-commit-msg": "exec < /dev/tty && git cz --hook || true", } } }
但是我尝试了不行,报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的错误,没找到原因和解决方法,如果你知道如何解决的话评论区见吧~强制不了,那只能加一句卑微的提示了:
{ "husky": { "hooks": { "prepare-commit-msg": "echo ----------------please use [git cz] command instead of [git commit]----------------" } } }
规范化的暂且就配置这么多,其他的比如代码美化可以使用prettier、生成提交日志的可以使用conventional-changelog或standard-version,有需要的可以自行尝试。
打包配置
目前每个组件的结构都是类似下面这样的:
index.js
返回一个带install
方法的对象,作为vue
的插件,使用这个组件的方式如下:
import ModuleX from 'module-x' Vue.use(ModuleX)
组件库其实直接这么发布就可以了,如果js
文件里使用了最新的语法,那么需要在使用该组件的项目里的vue.config.js
里添加一下如下配置:
{ transpileDependencies: [ 'module-x' ] }
因为默认情况下 babel-loader
会忽略所有 node_modules
中的文件,添加这个配置可以让Babel 显式转译这个依赖。
不过如果你硬想要打包后再进行发布也是可以的,我们增加一下打包的配置。
先安装一下相关的工具:
npm i webpack less less-loader css-loader style-loader vue-loader vue-template-compiler babel-loader @babel/core @babel/cli @babel/preset-env url-loader clean-webpack-plugin -D
因为比较多,就不挨个介绍了,应该还是比较清晰的,分别是用来解析样式文件、vue
单文件、js
文件及其他文件,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增减。
先说一下打包目标,分别给每个包进行打包,打包结果输出到各自文件夹的dist
目录下,我们使用webpack
的node API
来做:
// ./bin/buildModule.js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fs = require('fs-extra') const { CleanWebpackPlugin } = require('clean-webpack-plugin') const { VueLoaderPlugin } = require('vue-loader') // 获取命令行参数,用来打包指定的包,否则打包packages目录下的所有包 const args = process.argv.slice(2) // 生成webpack配置 const createConfigList = () => { const pkgPath = path.join(__dirname, '../', 'packages') // 根据是否传入了参数来判断要打的包 const dirs = args.length > 0 ? args : fs.readdirSync(pkgPath) // 给每个包生成一个webpack配置 return dirs.map((item) => { return { // 入口文件为每个包里的index.js文件 entry: path.join(pkgPath, item, 'index.js'), output: { filename: 'index.js', path: path.resolve(pkgPath, item, 'dist'),// 打包删除到dist文件夹下 library: item, libraryTarget: 'umd',// 打包成umd模块 libraryExport: 'default' }, target: ['web', 'es5'],// webpack5默认打包生成的代码是包含const、let、箭头函数等es6语法的,所以需要设置一下生成es5的代码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 test: /\.le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less-loader'] }, { test: /\.vue$/, loader: 'vue-loader' }, { test: /\.js$/, loader: 'babel-loader' }, { test: /\.(png|jpe?g|gif)$/i, loader: 'url-loader', options: { esModule: false// 最新版本的file-loader默认使用es module的方式引入图片,最终生成的链接是个对象,所以如果是通过require方式引入图片就访问不了,可以通过该配置关掉 } } ] }, plugins: [ new VueLoaderPlugin(), new CleanWebpackPlugin() ] } }) } // 开始打包 webpack(createConfigList(), (err, stats) => { // 处理和结果处理... })
然后运行命令node ./bin/buildModule.js
即可打所有的包,或者node ./bin/buildModule.js xxx xxx2 ...
来打你指定的包。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配置,实际上肯定还会遇到很多特定问题,比如:
- 如果依赖了其他基础组件库的话会比较麻烦,推荐这种情况就不要打包了,直接源码发布;
- 寻找文件时缺少
vue
扩展名,那么需要配置一下webpack
的resolve.extensions
;
- 使用了某些比较新的
JavaScript
语法或者用到jsx
等,那么需要配置一下对应的babel
插件或预设;
- 引用了
vue
、jquery
等外部库,不可能直接打包进去,所以需要配置一下webpack
的externals
;
- 某个包可能有多个入口,换句话说也就是个别的包可能有特定的配置,那么可以在该包下面添加一个配置文件,然后上述生成配置的代码里可以读取该文件进行配置合并;
这些问题解决都不难,看一下报的错然后去搜索一下基本很容易就能解决,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本文的源码查看。
接下来做个小优化,因为webpack
打包不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包的数量多了的话总时间就很慢,可以使用parallel-webpack
这个插件来让它并行打包:
npm i parallel-webpack -D
因为它的api
使用的是配置的文件路径,不能直接传递对象类型,所以需要修改一下上述的代码,改成导出一个配置的方式:
// 文件名改成config.js // ... // 删除 // webpack(createConfigList(), (err, stats) => { // 处理和结果处理... // }) // 增加导出语句 module.exports = createConfigList()
另外创建一个文件:
// run.js const run = require('parallel-webpack').run const configPath = require.resolve('./config.js') run(configPath, { watch: false, maxRetries: 1, stats: true })
执行node ./bin/run.js
即可执行,我简单计时了一下,节省了大约一半的时间。
组件文档配置
组件文档工具使用的是VuePress,如果跟我一样遇到了webpack
版本冲突问题,可以选择在./docs
目录下单独安装:
cd ./docs npm init npm install -D vuepress
vuepress
的基本配置很简单,使用默认主题按照教程配置即可,这里就不细说了,只说一下如何在文档里使用packages
里的组件,先看一下当前目录结构:
config.js
文件是vuepress
的默认配置文件,打包选项、导航栏、侧边栏等等都在这里配置,enhanceApp
是客户端应用的增强,在这里可以获取到vue
实例,可以做一些应用启动的工作,比如注册组件等。
zh/rate
是我添加的一个组件的文档,文档及示例内容都在文件夹下的README.md
文件里,vuepress
对markdown
做了扩展,所以在markdown
文件里可以使用像vue
单文件一样包含template
、script
、style
三个块,方便在文档里进行示例开发,组件需要先在enhanceApp.js
文件里进行导入及注册,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导入开发中的还是打包后的呢,小朋友才做选择,成年人都要,比如开发阶段我们就导入开发中的,开发完成了就导入打包后的,区别只是在于package.json
里的main
入口字段指向不同而已,比如我们先指向开发中的:
// package.json { "main": "index.js" }
接下来去enhanceApp.js
里导入及注册:
import Rate from '@zf/rate' export default ({ Vue }) => { Vue.use(Rate) }
如果直接这样的话默认是会报错的,因为找不到这个包,此时我们的包也还没发布,所以也不能直接安装,那怎么办呢,办法应该有好几个,比如可以使用npm link
来将包链接到这里,但是这样太麻烦,所以我选择修改一下vuepress
的webpack
配置,让它寻找包的时候顺便去找packages
目录下找,另外也需要给@zf
设置一下别名,显然我们的目录里并没有@zf
,修改webpack
的配置需要在config.js
文件里操作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chainWebpack: (config) => { // 我们包存放的位置 const pkgPath = path.resolve(__dirname, '../../../', 'packages') // 修改webpack的resolve.modules配置,解析模块时应该搜索的目录,先去packages,再去node_modules config.resolve .modules .add(pkgPath) .add('node_modules') // 修改别名resolve.alias配置 config.resolve .alias .set('@zf', pkgPath) } }
这样在vuepress
里就可以正常使用我们的组件了,当你开发完成后就可以把这个包package.json
的入口字段改成打包后的目录:
// package.json { "main": "dist/index.js" }
其他基本信息、导航栏、侧边栏等可以根据你的需求进行配置,效果如下:
使用脚本新增组件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新增一个组件都有哪些步骤:
1.给要新增的组件取个名字,然后使用npm search xxx
来检查一下是否已存在,存在就换个名字;
2.在packages
目录下创建文件夹,新建几个基本文件,通常来说是复制粘贴其他组件然后修改;
3.在docs
目录下创建文档文件夹,新建README.md
文件,文件内容一般也是通过复制粘贴;
4.修改config.js
进行侧边栏配置(如果配置了侧边栏的话)、修改enhanceApp.js
导入及注册组件;
这一套步骤下来虽然不难,但是繁琐,很容易漏掉某一步,上述这些事情其实特别适合让脚本来干,接下来就实现一下。
初始化工作
先在./bin
目录下新建一个add.js
文件,这个就是咱们要执行的脚本,首先它肯定要接收一些参数,简单起见这里只需要输入一个组件名,但是为了后续扩展方便,我们使用inquirer来处理命令行输入,接收到输入的组件名称后自动进行一下是否已存在的校验:
// add.js const { exec } = require('child_process') const inquirer = require('inquirer') const ora = require('ora')// ora是一个命令行loading工具 const scope = '@zf/'// 包的作用域,如果你的包没有作用域,那么则不需要 inquirer .prompt([{ type: 'input', name: 'name', message: '请输入组件名称', validate(input) { // 异步验证需要调用这个方法来告诉inquirer是否校验完成 const done = this.async(); input = String(input).trim() if (!input) { return done('请输入组件名称') } const spinner = ora('正在检查包名是否存在').start() exec(`npm search ${scope + input}`, (err, stdout) => { spinner.stop() if (err) { done('检查包名是否存在失败,请重试') } else { if (/No matches/.test(stdout)) { done(null, true) } else { done('该包名已存在,请修改') } } }) } } ]) .then(answers => { // 命令行输入完成,进行其他操作 console.log(answers) }) .catch(error => { // 错误处理 });
执行后效果如下:
使用模板创建
接下来在packages
目录下自动生成文件夹及文件,在【打包配置】一节中可以看到一个基本的包一共有四个文件:index.js
、package.json
、index.vue
以及style.less
,首先在./bin
目录下创建一个template
文件夹,然后再新建这四个文件,基本内容可以先复制粘贴进去,其中index.js
和style.less
的内容不需要修改,所以直接复制到新组件的目录下即可:
// add.js const upperCamelCase = require('uppercamelcase')// 字符串-风格的转驼峰 const fs = require('fs-extra') const templateDir = path.join(__dirname, 'template')// 模板路径 // 这个方法在上述inquirer的then方法里调用,参数为命令行输入的信息 const create = ({ name }) => { // 组件目录 const destDir = path.join(__dirname, '../', 'packages', name) const srcDir = path.join(destDir, 'src') // 创建目录 fs.ensureDirSync(destDir) fs.ensureDirSync(srcDir) // 复制index.js和style.less fs.copySync(path.join(templateDir, 'index.js'), path.join(destDir, 'index.js')) fs.copySync(path.join(templateDir, 'style.less'), path.join(srcDir, 'style.less')) }
index.vue
和package.json
内容的部分信息需要动态注入,比如index.vue
的组件名、package.json
的包名,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很简单的库json-templater来以双大括号插值的方法来注入数据,以package.json
为例:
// ./bin/template/package.json { "name": "{{name}}",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 "main": "index.js", "scripts": {}, "author": "", "license": "ISC" }
name
是我们要注入的数据,接下来读取模板的内容,然后注入并渲染,最后创建文件:
// add.js const upperCamelCase = require('uppercamelcase')// 字符串-风格的转驼峰 const render = require('json-templater/string') // 渲染模板及创建文件 const renderTemplateAndCreate = (file, data = {}, dest) => { const templateContent = fs.readFileSync(path.join(templateDir, file), { encoding: 'utf-8' }) const fileContent = render(templateContent, data) fs.writeFileSync(path.join(dest, file), fileContent, { encoding: 'utf-8' }) } const create = ({ name }) => { // 组件目录 // ... // 创建package.json renderTemplateAndCreate('package.json', { name: scope + name }, destDir) // index.vue renderTemplateAndCreate('index.vue', { name: upperCamelCase(name) }, srcDir) }
到这里组件的目录及文件就创建完成了,文档的目录及文件也是一样,这里就不贴代码了。
使用AST修改
最后要修改的两个文件是config.js
和enhanceApp.js
,这两个文件虽然也可以向上面一样使用模板注入的方式,但是考虑到这两个文件修改的频率可能比较频繁,所以每次都得去模板里修改不太方便,所以我们换一种方式,使用AST
,这样就不需要模板的占位符了。
先看enhanceApp.js
,每增加一个组件,我们都需要在这里导入和注册:
import Rate from '@zf/rate' export default ({ Vue }) => { Vue.use(Rate) console.log(1) }
思路很简单,把这个文件的源代码先转换成AST
,然后在最后一个import
语句后面插入新组件的导入语句,以及在最后一条Vue.use
语句和console.log
语句之间插入新组件的注册语句,最后再转换回源码写回到这个文件里,AST
相关的操作可以使用babel
的工具包:@babel/parser、@babel/traverse、@babel/generator、@babel/types。
@babel/parser
把源代码转换成AST
很简单:
// add.js const parse = require('@babel/parser').parse // 更新enhanceApp.js const updateEnhanceApp = ({ name }) => { // 读取文件内容 const filePath = path.join(__dirname, '../', 'docs', 'docs', '.vuepress', 'enhanceApp.js') const code = fs.readFileSync(filePath, { encoding: 'utf-8' }) // 转换成AST const ast = parse(code, { sourceType: "module"// 因为用到了`import`语法,所以指明把代码解析成module模式 }) console.log(ast) }
生成的数据很多,所以命令行一般都显示不下去,可以去astexplorer.net/这个网站上查看,选择@babel/parser
的解析器即可。
@babel/traverse
得到了AST
树之后就需要修改这颗树,@babel/traverse
用来遍历和修改树节点,这是整个过程中相对麻烦的一个步骤,如果不熟悉AST
的基础知识和操作的话推荐先阅读一下这篇文档babel-handbook。
接下来我们对着上面解析的截图来写一下添加import
语句的代码:
// add.js const traverse = require('@babel/traverse').default const t = require("@babel/types")// 这个包是一个工具包,用来检测某个节点的类型、创建新节点等 const updateEnhanceApp = ({ name }) => { // ... // traverse的第一个参数是ast对象,第二个是一个访问器,当遍历到某种类型的节点后会调用对应的函数 traverse(ast, { // 遍历到了Program节点会执行该函数 //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并不是节点本身,而是代表节点的路径,路径上会包含该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关系信息,后续的一些操作也都是在路径上进行,如果要访问节点本身,可以访问path.node Program(nodePath) { let bodyNodesList = nodePath.node.body //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是个数组 // 遍历节点找到最后一个import节点 let lastImportIndex = -1 for (let i = 0; i < bodyNodesList.length; i++) { if (t.isImportDeclaration(bodyNodesList[i])) { lastImportIndex = i } } // 构建即将要插入的import语句的AST节点:import name from @zf/name // 节点类型及需要的参数可以在这里查看:https://babeljs.io/docs/en/babel-types // 如果不确定使用哪个类型的话可以在上述的https://astexplorer.net/网站上看一下某个语句对应的是什么 const newImportNode = t.importDeclaration( [ t.ImportDefaultSpecifier(t.Identifier(upperCamelCase(name))) ], // name t.StringLiteral(scope + name) ) // 当前没有import节点,则在第一个节点之前插入import节点 if (lastImportIndex === -1) { let firstPath = nodePath.get('body.0')// 获取body的第一个节点的path firstPath.insertBefore(newImportNode)// 在该节点之前插入节点 } else { // 当前存在import节点,则在最后一个import节点之后插入import节点 let lastImportPath = nodePath.get(`body.${lastImportIndex}`) lastImportPath.insertAfter(newImportNode) } } }); }
接下来看一下添加Vue.use
的代码,因为生成的AST
树太长了,所以不方便截图,大家可以打开上面的网站输入示例代码后看生成的结构:
// add.js // ... traverse(ast, { Program(nodePath) {}, // 遍历到ExportDefaultDeclaration节点 ExportDefaultDeclaration(nodePath) { let bodyNodesList = nodePath.node.declaration.body.body // 找到箭头函数节点的body,目前存在两个表达式节点 // 下面的逻辑和添加import语句的逻辑基本一致,遍历节点找到最后一个vue.use类型的节点,然后添加一个新节点 let lastIndex = -1 for (let i = 0; i < bodyNodesList.length; i++) { let node = bodyNodesList[i] // 找到vue.use类型的节点 if ( t.isExpressionStatement(node) && t.isCallExpression(node.expression) && t.isMemberExpression(node.expression.callee) && node.expression.callee.object.name === 'Vue' && node.expression.callee.property.name === 'use' ) { lastIndex = i } } // 构建新节点:Vue.use(name) const newNode = t.expressionStatement( t.callExpression( t.memberExpression( t.identifier('Vue'), t.identifier('use') ), [ t.identifier(upperCamelCase(name))] ) ) // 插入新节点 if (lastIndex === -1) { if (bodyNodesList.length > 0) { let firstPath = nodePath.get('declaration.body.body.0') firstPath.insertBefore(newNode) } else {// body为空的话需要调用`body`节点的pushContainer方法追加节点 let bodyPath = nodePath.get('declaration.body') bodyPath.pushContainer('body', newNode) } } else { let lastPath = nodePath.get(`declaration.body.body.${lastIndex}`) lastPath.insertAfter(newNode) } } });
@babel/generator
AST
树修改完成接下来就可以转回源代码了:
// add.js const generate = require('@babel/generator').default const updateEnhanceApp = ({ name }) => { // ... // 生成源代码 const newCode = generate(ast) }
效果如下:
可以看到使用AST
进行简单的操作并不难,关键是要细心及耐心,找对节点。另外对config.js
的修改也是大同小异,有兴趣的可以直接看源码。
到这里我们只要使用npm run add
命令就可以自动化的创建一个新组件,可以直接进行组件开发了~
结尾
本文是笔者在改造自己组件库的一些过程记录,因为是第一次实践,难免会有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欢迎指出,感谢阅读,再会~
示例代码仓库:github.com/wanglin2/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