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天:Python 之引用

简介: 第17天:Python 之引用

1. 引用简介与工具引入


Python 中对于变量的处理与 C 语言有着很大的不同,Python 中的变量具有一个特殊的属性:identity,即“身份标识”。这种特殊的属性也在很多地方被称为“引用”。


为了更加清晰地说明引用相关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介绍两个工具:一个Python的内置函数:id();一个运算符:is;同时还要介绍一个sys模块内的函数:


getrefcount()


1.1 内置函数id()


id(object)


Return the “identity” of an object. This is an integer which is guaranteed to be unique and constant for this object during its lifetime. Two objects with non-overlapping lifetimes may have the same `id()`[1] value.


返回值为传入对象的“标识”。该标识是一个唯一的常数,在传入对象的生命周期内与之一一对应。生命周期没有重合的两个对象可能拥有相同的id()返回值。

CPython implementation detail: This is the address of the object in memory.

CPython 实现细节:“标识”实际上就是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


——引自《Python 3.7.4 文档-内置函数-id()[2]


换句话说,不论是否是 CPython 实现,一个对象的id就可以视作是其虚拟的内存地址。


1.2 运算符is


运算 含义
is object  identity

is的作用是比较对象的标识。

——引自《Python 3.7.4 文档-内置类型[3]


1.3 sys模块函数getrefcount()函数

sys.getrefcount(object)


Return the reference count of the object. The count returned is generally one higher than you might expect, because it includes the (temporary) reference as an argument to `getrefcount()`[4].

返回值是传入对象的引用计数。由于作为参数传入getrefcount()的时候产生了一次临时引用,因此返回的计数值一般要比预期多1。

——引自《Python 3.7.4 文档-sys模块——系统相关参数及函数[5]


此处的“引用计数”,在 Python 文档[6]中被定义为“对象被引用的次数”。一旦引用计数归零,则对象所在的内存被释放。这是 Python 内部进行自动内存管理的一个机制。


2. 问题示例


C 语言中,变量代表的就是一段固定的内存,而赋给变量的值则是存在这段地址中的数据;但对 Python 来说,变量就不再是一段固定的地址,而只是 Python 中各个对象所附着的标签。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 Python 的很多特性十分重要。


2.1 对同一变量赋值


举例来说,对于如下的 C 代码:


int a = 10000;printf("original address: %p\n", &a); // original address: 0060FEFCa = 12345;printf("second address: %p\n", &a); // second address: 0060FEFC


对于有 C 语言编程经验的人来说,上述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变量a的地址并不会因为赋给它的值有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于 C 编译器来说,变量a只是协助它区别各个内存地址的标识,是直接与特定的内存地址绑定的,如图所示:


image.png


但 Python 就不一样的。考虑如下代码:


>>> a = 10000>>> id(a)1823863879824>>> a = 12345>>> id(a)1823863880176

这就有点儿意思了,更加神奇的是,即使赋给变量同一个常数,其得到的id也可能不同:


>>> a = 10000>>> id(a)1823863880304>>> a = 10000>>> id(a)1823863879408

假如a对应的数据类型是一个列表,那么:


>>> a = [1,2]>>> id(a)2161457994952>>> a = [1,2]>>> id(a)2161458037448


得到的id值也是不同的。


正如前文所述,在 Python 中,变量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每次将一个新的对象赋值给一个变量,都在内存中重新创建了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具有新的引用值。作为一个“标签”,变量也是哪里需要哪里贴,毫无节操可言。


image.png


但要注意的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之所以说“即使赋给变量同一个常数,其得到的id可能不同”,实际上是因为并不是对所有的常数都存在这种情况。以常数1为例,就有如下结果:

可以看到,常数1对应的id一直都是相同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变量aid也就没有变化。

这是因为Python在内存中维护了一个特定数量的常量池,对于一定范围内的数值均不再创建新的对象,而直接在这个常量池中进行分配。实际上在我的机器上使用如下代码可以得到这个常量池的范围是 [0, 256] ,而 256 刚好是一个字节的二进制码可以表示的值的个数。


相应地,对于数值进行加减乘除并将结果赋给原来的变量,都会改变变量对应的引用值:


>>> a = 10000>>> id(a)2161457772304>>> a = a + 1>>> a10001>>> id(a)2161457772880

比较代码块第 3、8行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到对数值型变量执行加法并赋值会改变对应变量的引用值。这样的表现应该比较好理解。因为按照 Python 运算符的优先级,a = a + 1实际上就是a = (a + 1),对变量a对应的数值加1之后得到的是一个新的数值,再将这个新的数值赋给a ,于是a的引用也就随之改变。列表也一样:


>>> a = [1,2]>>> id(a)2161458326920>>> a = a + [4]>>> a[1, 2, 4]>>> id(a)2161458342792


2.2 不变的情况


与数值不同,Python 中对列表对象的操作还表现出另一种特性。考虑下面的代码:


>>> c = [1, 2, 3]>>> id(c)2161458355400>>> c[2] = 5>>> c[1, 2, 5]>>> id(c)2161458355400>>> c.append(3)>>> c[1, 2, 5, 3]>>> id(c)2161458355400


观察代码块第 3、8、13三行,输出相同。也就是说,对于列表而言,可以通过直接操作变量本身,从而在不改变其引用的情况下改变所引用的值。


更进一步地,如果是两个变量同时引用同一个列表,则对其中一个变量本身直接进行操作,也会影响到另一个变量的值:



>>> c = [1, 2, 3]>>> cc = c>>> id(c)1823864610120>>> id(cc)1823864610120

显然此时的变量cccid是一致的。现在改变c所引用的列表值:


>>> c[2] = 5>>> cc[1, 2, 5]

可以看到cc所引用的列表值也随之变化了。再看看相应地id


>>> id(c)1823864610120>>> id(cc)1823864610120

两个变量的id都没有发生变化。再调用append()方法:


>>> c.append(3)>>> c[1, 2, 5, 3]>>> cc[1, 2, 5, 3]>>> id(c)1823864610120>>> id(cc)1823864610120

删除元素:


>>> del c[3]>>> c[1, 2, 5]>>> cc[1, 2, 5]>>> id(c)1823864610120>>> id(cc)1823864610120


在上述所有对列表的操作中,均没有改变相应元素的引用。


也就是说,对于变量本身进行的操作并不会创建新的对象,而是会直接改变原有对象的值。


2.3 一个特殊的地方


本小节示例灵感来自[关于Python中的引用[7]]

数值数据和列表还存在一个特殊的差异。考虑如下代码:



>>> num = 10000>>> id(num)2161457772336>>> num += 1>>> id(num)2161457774512

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样的结果很显得很自然。显然在对变量num进行增1操作的时候,还是计算出新值然后进行赋值操作,因此引用发生了变化。

但列表却不然。见如下代码:


>>> li = [1, 2, 3]>>> id(li)2161458469960>>> li += [4]>>> id(li)2161458469960>>> li[1, 2, 3, 4]


注意第 4 行。明明进行的是“相加再赋值”操作,为什么有了跟前面不一样的结果呢?检查变量li的值,发现变量的值也确实发生了改变,但引用却没有变。


实际上这是因为加法运算符在 Python 中存在重载的情况,对列表对象和数值对象来说,加法运算的底层实现是完全不同的,在简单的加法中,列表的运算还是创建了一个新的列表对象;但在简写的加法运算+=实现中,则并没有创建新的列表对象。这一点要十分注意。


3. 原理解析


前面(第3天:Python 变量与数据类型[8])我们提到过,Python 中的六个标准数据类型实际上分为两大类:可变数据不可变数据。其中,列表、字典和集合均为“可变对象”;而数字、字符串和元组均为“不可变对象”。实际上上面演示的数值数据(即数字)和列表之间的差异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数据类型导致的。


由于数字是不可变对象,我们不能够对数值本身进行任何可以改变数据值的操作。因此在 Python 中,每出现一个数值都意味着需要另外分配一个新的内存空间(常量池中的数值例外)。


>>> a = 10000>>> a == 10000True>>> a is 10000False>>> id(a)2161457773424>>> id(10000)2161457773136>>>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 getrefcount(a)2>>> getrefcount(10000)3


前 9 行的代码容易理解:即使是同样的数值,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引用值。关键在于这个值是否来自于同一个对象。


而第 10 行的代码则说明除了getrefcount()函数的引用外,变量a所引用的对象就只有1个引用,也就是变量a。一旦变量a被释放,则相应的对象引用计数归零,也会被释放;并且只有此时,这个对象对应的内存空间才是真正的“被释放”。


而作为可变对象,列表的值是可以在不新建对象的情况下进行改变的,因此对列表对象本身直接进行操作,是可以达到“改变变量值而不改变引用”的目的的。


4. 总结


对于列表、字典和集合这些“可变对象”,通过对变量所引用对象本身进行操作,可以只改变变量的值而不改变变量的引用;但对于数字、字符串和元组这些“不可变对象”,由于对象本身是不能够进行变值操作的,因此要想改变相应变量的值,就必须要新建对象,再把新建对象赋值给变量。


通过这样的探究,也能更加生动地理解“万物皆对象”的深刻含义。


5. 参考资料


Python 3.7.4 文档-内置函数-id()[9]

Python 3.7.4 文档-内置类型[10]

Python 3.7.4 文档-sys模块——系统相关参数及函数[11]

Python 3.7.4 文档-术语表[12]

关于Python中的引用[13]

[1]

id(): https://docs.python.org/3.7/library/functions.html?highlight=id#id

[2]

Python 3.7.4 文档-内置函数-id(): https://docs.python.org/3.7/library/functions.html?highlight=id#id

[3]

Python 3.7.4 文档-内置类型: https://docs.python.org/3/library/stdtypes.html

[4]

getrefcount(): https://docs.python.org/3.7/library/sys.html#sys.getrefcount

[5]

Python 3.7.4 文档-sys模块——系统相关参数及函数: https://docs.python.org/3.7/library/sys.html#sys.getrefcount

[6]

Python 文档: https://docs.python.org/3.7/glossary.html?highlight=getrefcount

[7]

[关于Python中的引用: https://www.cnblogs.com/yuyan/archive/2012/04/21/2461673.html

[8]

第3天:Python 变量与数据类型: http://www.ityouknow.com/python/2019/08/03/python-003.html

[9]

Python 3.7.4 文档-内置函数-id(): https://docs.python.org/3.7/library/functions.html?highlight=id#id

[10]

Python 3.7.4 文档-内置类型: https://docs.python.org/3/library/stdtypes.html

[11]

Python 3.7.4 文档-sys模块——系统相关参数及函数: https://docs.python.org/3.7/library/sys.html#sys.getrefcount

[12]

Python 3.7.4 文档-术语表: https://docs.python.org/3.7/glossary.html?highlight=getrefcount

[13]

关于Python中的引用: https://www.cnblogs.com/yuyan/archive/2012/04/21/2461673.html

系列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
|
7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解释Python中的引用和赋值机制。
Python中,变量是对象引用,不存储数据,而存数据在内存的位置。赋值(=)创建变量并让其指向内存中的对象。当多个变量指向同一对象时,它们共享引用。Python使用引用计数管理对象生命周期,对象引用为0时回收。了解这些机制对优化内存使用和防止内存泄漏很重要。例如: ```markdown ```python a = 5 b = a # b引用了同一数字5 del a # 数字5的引用计数仍为1,未被回收 ``` 引用计数并非唯一机制,Python还采用其他策略处理循环引用等复杂情况。
59 2
|
7月前
|
Java Python
当引用计数器为0时,Python是如何确定哪些对象需要被回收的?
【2月更文挑战第19天】【2月更文挑战第56篇】当引用计数器为0时,Python是如何确定哪些对象需要被回收的?
62 3
|
Python
26 python - 引用
26 python - 引用
58 0
|
5月前
|
资源调度 分布式计算 DataWorks
DataWorks产品使用合集之如何使用Python UDF(User-Defined Function)来引用第三方模块
DataWorks作为一站式的数据开发与治理平台,提供了从数据采集、清洗、开发、调度、服务化、质量监控到安全管理的全套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构建高效、规范、安全的大数据处理体系。以下是对DataWorks产品使用合集的概述,涵盖数据处理的各个环节。
|
5月前
|
Python
python包引用方式总结
python包引用方式总结
56 0
|
6月前
|
SQL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
MaxCompute产品使用问题之建了一个python 的 UDF脚本,生成函数引用总是说类不存在,是什么导致的
MaxCompute作为一款全面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广泛应用于各类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BI及机器学习场景。掌握其核心功能、熟练操作流程、遵循最佳实践,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安全地管理和利用海量数据。以下是一个关于MaxCompute产品使用的合集,涵盖了其核心功能、应用场景、操作流程以及最佳实践等内容。
|
6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在Python中,引用和赋值机制是理解变量和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关键
【6月更文挑战第16天】Python变量是对象引用,不存储数据,指向内存中的对象。赋值`=`创建引用,不复制对象。`b = a`时,a和b指向同一对象。引用计数管理对象生命周期,垃圾回收在引用数为0时回收对象。理解这些机制对优化内存使用关键。
61 7
|
7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Python中的引用和赋值机制允许变量引用内存中的对象,并通过引用计数来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5月更文挑战第14天】Python中的变量是对象引用,不存储数据,而是在内存中创建对象。赋值操作创建新变量并使其指向已有对象。引用计数用于管理对象生命周期,引用数为0时对象被回收。理解这些机制对编写高效Python代码很重要。
68 6
|
7月前
|
存储 Java Go
对比 C++ 和 Python,谈谈指针与引用
对比 C++ 和 Python,谈谈指针与引用
93 1
|
7月前
|
存储 Java Python
Python 变量?对象?引用?赋值?一个例子解释清楚
Python 变量?对象?引用?赋值?一个例子解释清楚
下一篇
Data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