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如流要做企业智能化基础设施

简介: 发力“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如流要做企业智能化基础设施

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远程视频会议平台ZOOM股价迎来奇迹般的飞跃:从最低点的65美元一路蹿升到最高点的588美元,市值超过千亿美元,一度翻了9倍,ZOOM奇迹反映出疫情对人们的工作方式产生的不可逆影响,围绕新的工作需求,疫情期间在线办公应用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市场竞争也变得空前激烈,除阿里钉钉、企业微信外,百度如流、头条飞书等新玩家强势入局。


不过,如果你依然认为百度如流打的是“在线协作平台”的主意,就大错特错了。随着智能工作时代的来临,在线办公市场的竞争已进入全新阶段,百度如流要做的不是在线办公平台,而是基于AI对企业工作全场景赋能。企业智能工作平台,成为企业级服务市场的主战场。



企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智能工作是关键一步


12月23日,百度如流品牌进行了全面升级,正式成为“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如流前身是12年前面世的百度Hi,2020年疫情爆发后,百度Hi企业智能远程办公平台对外开放,4月升级成“如流”正式进军在线办公市场,半年来陆续升级更新,已具备会议管理、文档、会议智能记录、待办等多样功能。在功能逐步完善后,如流全面升级为“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


为什么百度如流要突出“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这一定位?原因在于:后疫情时代也是智能经济时代,智能化转型成为企业的共同选择,工作场景将因此迎来全新变革,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呼之欲出。


疫情期间,各行各业均迎来了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启蒙运动。其实,即便没有疫情,智能经济时代全面来临也是不可逆的趋势,AI被各行各业重视,已成为类似于水电煤一样的社会基础设施。在这样的趋势下,企业组织均在加速智能化转型。对于企业组织来说,智能化转型不只是可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业务创新,纵身一跃,突破天花板,获取新增量。


百度集团副总裁、百度集团首席信息官(CIO)李莹在百度如流智会2020上演讲称:“当下,我们已步入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阶段,企业只有主动革新,才能在智能化浪潮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此言绝非危言耸听,就像面临互联网、数字化等一波波技术浪潮一样,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顺应AI时代的趋势立于潮头,要么故步自封被潮头拍死在沙滩上。


image.png


当初诺基亚被智能手机玩家们颠覆,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收购时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诺基亚不是没有看到智能手机的趋势,而是因为业务惯性与组织僵化,未能抓住。


对企业来说,要抓住任何一波新技术浪潮都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因为智能化转型不只是要有认知与思维的变革,更需要一场脱胎换骨的系统变革与能力升级,企业战略、组织、文化、人才、业务、流程等等均需要进行系统性变革。这些系统性变革的实现,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推动工作全场景的变革,实现提效与创新的目标——这正是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终极目标。


基于此,对企业来说,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就不再只是要让员工远程协作这么简单,选取合适的工作平台,实现工作全场景的智能化,是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发力“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如流凭什么?


百度如流在此时此刻全面升级成“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丝毫不让人意外。


从时机来看,行业缺乏专门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工作场景的平台,百度如流正逢其时。


钉钉、企业微信等平台均诞生于移动时代甚至更早的PC时代,虽然它们都在逐步加入一些AI能力,但其核心解决的问题,却是将沟通、考勤、流程、审批等企业工作场景移动化。


百度Hi全面升级成如流则是在2020年,此时智能时代已全面来临,2018年兴起的AI产业化浪潮正在席卷各行各业,疫情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百度如流一直在做的就是用AI帮助企业工作方式智能化,整个行业只有百度如流有这样的出发点,这意味着,百度如流具有足够的差异化竞争力。


从战略来看,百度如流是百度AI产业化战略的一环,是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组件。


在一众相关平台中,百度如流是具有AI基因的智能工作平台。百度率先布局AI战略,拥有领先的AI基础技术,多年来都在积极推动AI在产业的应用落地。


在百度AI产业化的版图中,有百度大脑这样的基础技术平台,有百度智能云这样的AI能力输出窗口,也有Apollo这样的针对特定行业的垂直平台。百度如流则负责深入企业业务全场景,打造智能化工作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以AI赋能企业工作方式智能化变革。百度大脑、百度飞桨、百度智能云、百度如流、百度Apollo等等平台一起构成百度AI基础设施组件包,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钉钉是阿里数字商业操作系统的基础设施,企业微信是腾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端口,百度如流则是百度产业智能化的关键组件,这些平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百度战略强调AI,百度如流同样会基于AI技术去赋能企业,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


从能力来看,百度如流不只是解决“办公”场景,而是深入到工作全场景做智能化解决方案。


今年9月百度如流首次对外发布AI智能工作平台标准,如今百度如流对标准进行升级,“1+2+3”的智能工作框架实现更新:“1”升级为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2” 则是建立在百度大脑强大能力基础上的AI中台和知识中台,“3”是AI时代实现流式工作所必须的通讯流、工作流和知识流。


image.png


百度如流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确实跟已有移动办公平台有不同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解决连接与协作两个问题时,百度如流更重视AI技术应用,实现智能连接与智能协作。


比如在企业高频应用会议上,百度如流实现了智能会议功能,会前AI会议助手将会智能推荐会议时间,实现智能约会;会中会议智能记录功能则可录制完整会议语音,并在会后自动生成语音+文本的会议记录,方便回溯会议内容,这些智能会议功能,将大幅提高参会体验与会议效率。


image.png


不只是会议,报销、审批、差旅、招聘等等企业基础沟通与协作工作场景,百度如流均基于AI技术实现了智能化。


image.png


2、百度如流不只是解决连接与协作问题,而是重点关注企业创新需求。


传统移动办公平台更多在解决连接与协作的“效率”问题,这是企业在线化与数字化的核心目标,而智能化的一个新价值是可以助力企业创新:创造新体验、开拓新业务、获取新增量。这也是未来企业工作方式变革的重点方向:当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时,当经济不再是劳动力密集时,当中国制造升级成中国创造时,创新将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少年轻人愿意做“工具人”,相反,他们想要做有创造性的、可以创新的、有成就感的工作。


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因为企业创新能力无不来源于外部知识吸纳与内部知识整理;人才是企业创新的主体,但人才的成长同样离不开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挖掘。可以说,知识管理是企业创新的发动机。百度如流一直在强化知识管理,其基于独家的“知识流”模块,使得员工个体知识与企业集体知识融会贯通,既可以在员工沟通协作时提高效率,又可以激发员工创造能力,最终帮助企业将创新从偶然行为变为常态行为,将创新作为日常工作方式。


image.png



具体来说,百度如流基于AI技术提供在线文档、知识广场、知识搜索、知识推荐等功能,让员工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强大的知识支持,进而实现提高效率与不断创新的工作目标。



市场不需要更多移动办公平台,百度如流的降维攻击


百度如流品牌在今年诞生,不到一年内动作频频,但主线一直都是用AI来赋能企业工作场景变革,解决企业提高效率与创新发展的两大关键目标,助力企业工作场景的智能化。百度如流的智能工作赋能能力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比如浦发银行就与百度如流全面合作,共同打造满足全栈数字化能力要求的新一代数字化工作平台—“新CALL浦”,建设“全用户、全时域、全服务、全智联”的高效、智能工作新模式,成为金融业探索智能工作的先锋。接下来,百度如流进入更多行业,帮助企业实现工作全场景的智能化,进而实现智能化升级,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移动办公市场,从来不缺新玩家。后疫情时代,企业级服务市场正在爆发,一定会有更多新玩家进入这个市场。然而,当前移动办公市场整体已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沼,原因在于:市场并不需要再多一款传统的移动办公平台,缺乏的是可以真正实现全场景智能工作的平台。


image.png


马化腾曾说,打败微信的绝不是另一个微信,同理,能够搅动企业工作市场的一定不是下一款移动办公平台。百度如流瞄准市场空档,全面升级成“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做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基础设施,就有了明显的差异化定位,对已有平台来说,也是一次真正意义的降维攻击。


每一波技术浪潮都会掀起工作方式的变革,PC时代比尔盖茨的梦想是让每一个家庭和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Windows+Office三件套成为人们的工作方式;互联网时代企业有统一工作门户,金蝶、用友们红极一时;移动互联网时代,钉钉、企业微信等移动办公平台兴起;智能时代,每个企业都需要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这正是百度如流品牌升级所指。











相关文章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智慧园区方案:AI 与视频融合技术如何助力园区监管智能化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各个领域迅速应用和推广。其中,智慧园区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它通过 AI 技术的支持,实现了园区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运营。
328 0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运维
华为:构筑轨道交通智慧升级的光底座
华为:构筑轨道交通智慧升级的光底座
|
传感器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全产业链协同上云打造新型中国企业
我们知道,数字经济在今天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来源,2020年全球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就已经超过40%。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经济?它能像实体经济一样看得见摸得着吗? 答案是肯定的。日前在SAP与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新型中国企业的智慧管理平台研究报告》发布现场,蒙牛集团首席信息官张决直言不讳:尽管快消食品制造业一直竞争激烈,但数字化的来临直接对人货场进行了重构——以前蒙牛是一家B2B的企业,现在不仅要花更多的精力放在私域流量等新生的互联网线上平台上,还要在生产端要给奶牛戴上脖环计步器,以便准确了解并预测奶牛产奶量和产奶品质,把端到端管理起来,全产业链协同上云。
166 0
|
安全 物联网 大数据
“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工业制造企业的标配
“‘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工业制造企业的标配”的命题既是基于工业生产企业现实情况的判断,又是对工业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判断。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194 0
“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工业制造企业的标配
|
云计算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孪生在船舶平台的应用
数字孪生近些年热门起来,源自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及基础技术平台成熟的推动,尤其是得益于云计算平台的发展和成熟。 什么是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和云计算的关系是? 它从而而来,又走向何方呢? 在船舶行业如何运用?
288 0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孪生在船舶平台的应用
|
人工智能 监控 Cloud Native
宜泊科技与阿里云联合打造基于云原生架构的停车系统解决方案,加速智慧停车产业数字化发展
近日,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阿里云联合发布基于云原生架构的智能停车系统解决方案,为停车场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平台化的运营服务,围绕“智慧停车场景”与“云原生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广大车主提供更加智慧、高效的出行服务。
1740 0
宜泊科技与阿里云联合打造基于云原生架构的停车系统解决方案,加速智慧停车产业数字化发展
|
传感器 边缘计算 搜索推荐
物联网带来的六大运营挑战
物联网现在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变革力量。根据Juniper Research的调查,到2020年底,将有385亿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自2015年以来增长了285%。但是随着更多的设备互连,故障的数量也会增加。例如,根据Juniper的数据,即使2-3%的设备出现性能问题,也会有5 - 7.5亿设备出现性能问题。
323 0
物联网带来的六大运营挑战
|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运维
阿里云荣获最佳智能边缘计算技术创新平台
2019亚太内容分发大会上,国内第一,全球前三的阿里云凭借在边缘计算领先的技术布局与创新方案,荣获“最佳智能边缘计算技术创新平台”奖项。
1537 0
阿里云荣获最佳智能边缘计算技术创新平台
|
人工智能 编解码 达摩院
5G加速商用,云通信如何推动企业营销数智化
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具灵活性、更能满足时代需求的企业通信产品与服务,成为众多云通信服务商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阿里云通信作为企业级云通信服务商,也始终聚焦各行业场景应用的开发,其中“多媒体化”与“服务交互”是企业营销数智化之中两个重要方向。
1508 0
|
边缘计算 5G CDN
5G时代背景下,蓝汛探索边缘计算,加快自身技术体系升级
众所周知2019年是5G元年,随着5G商用牌照的正式下发。在未来,5G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设计、汽车制造等对网络延时要求极为严苛的行业中,如果说4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么5G将改变社会。蓝汛作为我国首家引入CDN节点的互联网技术服务商,一直深耕于如何在5G时代背景下,促进自身技术体系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