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类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卸载过程详解(下)

简介: JVM类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卸载过程详解(下)

3 准备

完成两件事情

  • 为已在方法区中的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分配内存
  • 为静态成员变量设置初始值
    初始值为0、false、null等
  • image.png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value = 123;

准备阶段后 a 的值为 0,而不是 123,要在初始化之后才变为 123,但若被final修饰的常量如果有初始值,那么在编译阶段就会将初始值存入constantValue属性中,在准备阶段就将constantValue的值赋给该字段(此处将value赋为123).

4 解析

把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转换成直接引用的过程。包括:

  • 符号引用
    以一组无歧义的符号来描述所引用的目标,与虚拟机的实现无关。
  • 直接引用
    直接指向目标的指针、相对偏移量、或是能间接定位到目标的句柄,是和虚拟机实现相关的。

主要针对:类、接口、字段、类方法、接口方法、方法类型、方法句柄、调用点限定符。

5 初始化

真正开始执行类中定义的Java程序代码(或说是字节码),类的初始化就是为类的静态变量赋初始值,初始化阶段就是执行类构造器<clinit>的过程。


如果类还没有加载和连接,就先加载和连接

如果类存在父类,且父类没有初始化,就先初始化父类

如果类中存在初始化语句,就依次执行这些初始化语句

如果是接口

初始化一个类时,并不会先初始化它实现的接口

初始化一个接口时,并不会初始化它的父接口

只有当程序首次使用接口里面的变量或者是调用接口方法的时候,才会导致接口初始化

调用Classloader类的loadClass方法来装载一个类,并不会初始化这个类,不属于对类的主动使用

clinit()方法由编译器自动产生,收集类中static{}代码块中的类变量赋值语句和类中静态成员变量的赋值语句。

在准备阶段,类中静态成员变量已经完成了默认初始化,而在初始化阶段,clinit()方法对静态成员变量进行显示初始化。

类的初始化时机

Java程序对类的使用方式分为:

  • 主动使用
  • 被动使用

JVM必须在每个类或接口“首次主动使用”时才初始化它们,被动使用类不会导致类的初始化。主动使用的场景:


创建类实例

访问某个类或接口的静态变量

如果是 final 常量,而常量在编译阶段就会在常量池,没有引用到定义该常量的类,因此不会触发定义该常量类的初始化

调用类的静态方法

反射某个类

初始化某个类的子类,而父类还没有初始化

JVM启动的时候运行的主类(等于第三条)

定义了 default 方法的接口,当接口实现类初始化时

初始化过程的注意点

  • clinit()方法是IDE自动收集类中所有类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语句块中的语句合并产生的,IDE收集的顺序是由语句在源文件中出现的顺序所决定的.
  • 静态代码块只能访问到出现在静态代码块之前的变量,定义在它之后的变量,在前面的静态语句块可以赋值,但是不能访问.
public class Test {
    static {
        i=0;
        System.out.println(i); //编译失败:"非法向前引用"
    }
    static int i = 1;
}

实例构造器init()需要显式调用父类构造器,而类的clinit()无需调用父类的类构造器,JVM会确保子类的clinit()方法执行前已执行完毕父类的clinit()方法。

因此在JVM中第一个被执行的clinit()方法的类肯定是java.lang.Object.

如果一个类/接口无static代码块,也无 static成员变量的赋值操作,则编译器不会为此类生成clinit()方法

接口也需要通过clinit()方法为接口中定义的static成员变量显示初始化。

接口中不能使用静态代码块,但仍然有变量初始化的赋值操作,因此接口与类一样都会生成clinit()方法.不同的是,执行接口的clinit()方法不需要先执行父接口的clinit()方法.只有当父接口中的静态成员变量被使用到时才会执行父接口的clinit()方法.

虚拟机会保证在多线程环境中一个类的clinit()方法别正确地加锁,同步.当多条线程同时去初始化一个类时,只会有一个线程去执行该类的clinit()方法,其它线程都被阻塞等待,直到活动线程执行clinit()方法完毕.

其他线程虽会被阻塞,只要有一个clinit()方法执行完,其它线程唤醒后不会再进入clinit()方法。同一个类加载器下,一个类型只会初始化一次。

6 类的卸载

当代表一个类的Class对象不再被引用,那么Class对象的生命周期就结束了,对应的在方法区中的数据也会被卸载。

Jvm自带的类加载器装载的类,是不会卸载的,由用户自定义的类加载器加载的类是可以卸载的。

参考

  • 《码到成功》
  •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第三版》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安全 Oracle Java
JAVA高级开发必备·卓伊凡详细JDK、JRE、JVM与Java生态深度解析-形象比喻系统理解-优雅草卓伊凡
JAVA高级开发必备·卓伊凡详细JDK、JRE、JVM与Java生态深度解析-形象比喻系统理解-优雅草卓伊凡
308 0
JAVA高级开发必备·卓伊凡详细JDK、JRE、JVM与Java生态深度解析-形象比喻系统理解-优雅草卓伊凡
|
监控 算法 Java
Java虚拟机(JVM)的垃圾回收机制深度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虚拟机(JVM)的垃圾回收机制,旨在揭示其背后的工作原理与优化策略。我们将从垃圾回收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剖析标记-清除、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等主流垃圾回收算法的原理与实现细节。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为开发者提供优化Java应用性能与内存管理的实践指南。 ####
|
11月前
|
存储 Java 开发者
浅析JVM方法解析、创建和链接
上一篇文章《你知道Java类是如何被加载的吗?》分析了HotSpot是如何加载Java类的,本文再来分析下Hotspot又是如何解析、创建和链接类方法的。
521 132
|
11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Java虚拟机(JVM)垃圾回收机制深度解析与优化策略####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Java虚拟机(JVM)的垃圾回收机制,揭示其工作原理、常见算法及参数调优方法。通过剖析垃圾回收的生命周期、内存区域划分以及GC日志分析,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实用的JVM垃圾回收优化指南,助力提升Java应用的性能与稳定性。 ####
|
12月前
|
Java 编译器 API
深入解析:JDK与JVM的区别及联系
在Java开发和运行环境中,JDK(Java Development Kit)和JVM(Java Virtual Machine)是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在Java程序的开发、编译和运行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文将深入解析JDK与JVM的区别及其内在联系,为Java开发者提供清晰的技术干货。
240 1
|
SQL 缓存 Java
JVM知识体系学习三:class文件初始化过程、硬件层数据一致性(硬件层)、缓存行、指令乱序执行问题、如何保证不乱序(volatile等)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JVM中类文件的初始化过程、硬件层面的数据一致性问题、缓存行和伪共享、指令乱序执行问题,以及如何通过`volatile`关键字和`synchronized`关键字来保证数据的有序性和可见性。
179 3
|
8月前
|
算法 测试技术 C语言
深入理解HTTP/2:nghttp2库源码解析及客户端实现示例
通过解析nghttp2库的源码和实现一个简单的HTTP/2客户端示例,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2的关键特性和nghttp2的核心实现。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HTTP/2协议,提高Web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对于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扩展代码,以满足具体需求。
831 29
|
8月前
|
前端开发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CDN
二次元聚合短视频解析去水印系统源码
二次元聚合短视频解析去水印系统源码
331 4
|
8月前
|
JavaScript 算法 前端开发
JS数组操作方法全景图,全网最全构建完整知识网络!js数组操作方法全集(实现筛选转换、随机排序洗牌算法、复杂数据处理统计等情景详解,附大量源码和易错点解析)
这些方法提供了对数组的全面操作,包括搜索、遍历、转换和聚合等。通过分为原地操作方法、非原地操作方法和其他方法便于您理解和记忆,并熟悉他们各自的使用方法与使用范围。详细的案例与进阶使用,方便您理解数组操作的底层原理。链式调用的几个案例,让您玩转数组操作。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8月前
|
移动开发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从入门到精通:H5游戏源码开发技术全解析与未来趋势洞察
H5游戏凭借其跨平台、易传播和开发成本低的优势,近年来发展迅猛。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 H5 游戏源码开发的技术教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