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串匹配——KMP算法

简介: 关于KMP算法的分析,我觉得这两篇博客写的不错: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3/05/Knuth–Morris–Pratt_algorithm.html http://blog.csdn.net/v_JULY_v/article/details/6545192 下面的笔记也是参考了这两篇博客的。

关于KMP算法的分析,我觉得这两篇博客写的不错: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3/05/Knuth–Morris–Pratt_algorithm.html

http://blog.csdn.net/v_JULY_v/article/details/6545192

下面的笔记也是参考了这两篇博客的。


KMP算法是最有名的字符串匹配算法了。它是BF算法的改进版,至于是如何改进的,先引用上述第二篇博客里的一段话:


        “在继续分析之前,咱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快排或者堆排序比直接的选择排序快?直接的选择排序,每次都是重复地比较数值的大小,每扫描一次,只得出一个最大(小值),再没有其它的成果。而快排,每扫一次,将数据分成了两部分,右边的数据都大于左边的数据,所以在下一次比较的时候,这两部分元素之间就不用比较了。再看堆排序,建堆的过程也是O(n)的比较,但比较的结果得到了最大(小)堆这种三角关系,之后的比较就不用再每一个都需要比较了。

        由上述思考,咱们总结出了一点优化的归律:采用一种简单的数据结构或者方式,将每次重复性的工作得到的信息记录得尽量多,方便下一次做同样的工作,这样将带来一定的优化。”


总结上面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循环中要重复做的工作提取到循环外完成,从而提高效率。


下面用一个例子演示KMP匹配的过程。其中涉及的三个数据如下:

        source:源串,即要匹配的母船

        pattern:模式串,即子串

        next数组:其每个元素对应pattern的每个字符,表示当该字符pattern[j]不匹配source[i]时,应该从pattern的哪个下标开始重新匹配当前的source[i],具体求法后面介绍


本例中source为ABCABCABDE,pattern为ABCABD,第一次匹配,前5个字符均匹配成功,匹配第6个字符时如下:



此时发现source[5]和pattern[5]不匹配,BF算法的做法是从source[1]开始从新匹配pattern,即像下面这样:



而KMP算法则不会再去重新比较source[1...4]了,它会利用next的信息调整pattern。因为next[5]=2,所以下一次匹配将当前的source[5]和pattern[2]比较,即像下面这样:



这时发现source[5]和pattern[2]匹配,继续往下比较,直至pattern中所以元素都比较完了,如下:



此时已经在母串中找到了子串,i=9,m=6,所以返回的下标为i-m=3。


这样整个匹配过程就完了,感觉不过瘾吗,前面两篇推荐的博客里有更长的匹配串分析。


把上面的过程翻译成代码,也就是KMP算法的实现,如下:

int KMP(char *source, char *pattern)
{
	int i, j, m, n;
	int *next;

	i = 0;
	j = 0;
	m = strlen(pattern);
	n = strlen(source);
	next = (int *)malloc(m * sizeof(int));

	Next(pattern, next);<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这是求next数组的函数,后面解释

	while (i < n && j < m)
	{
		if (j == -1 || source[i] == pattern[j])
		{
			++i;
			++j;
		}
		else
		{
			j = next[j];
		}
	}

	free(next);

	if (j == m)
	{
		return i - m;
	}
	else
	{
		return -1;
	}
}

下面来看next数组是如何求得的。


如前所述,next数组里保存的就是pattern[j]与母串中的字符不匹配时,该用哪个下标继续和这个字符匹配。若next[j]=k,则有:pattern[0...k-1] = pattern[j-k...j-1],而且这个k是最大的,即不会有pattern[0...k] =pattern[j-k-1...j-1]。


反过来想,如果已经知道了pattern[0...k-1] = pattern[j-k...j-1],next[j]是多少呢?要分两种情况考虑:

        1. pattern[k] != pattern[j],则next[j] = k

        2. pattern[k] = pattern[j],则next[j] = next[k]

第二种情况是因为,若pattern[k] = pattern[j]时,也使next[j]=k;则在pattern[j]于母串不匹配的情况下,再拿pattern[next[j]]即pattern[k]去比较的话,肯定也是不匹配的。这是隐藏的重复工作。使next[j] = next[k]就能避免这种重复工作。


那么怎么又能保证pattern[j]不会等于pattern[next[k]]呢?不急,一步一步想:最开始有next[0]=-1,如果pattern[1]=pattern[0],那么由规则2,next[1]=next[0]=-1;再如果pattern[2]=pattern[1],那么next[2]=next[1]=-1。看到了吗,三个一样的字符,如果是next依次为前一个元素的情况,最终都会是最前面那个next值,这就保证了最大的减少重复工作。


好吧,上面的解释很挫,意会吧。其实就跟离散树一样,同一个集合的元素都有相同的根。


有了上面的规则后,求next数组就比较方便了。用动态规划的策略很好实现:

void Next(char *pattern, int *next)
{
	int i, j, n;

	i = 0;
	j = -1;
	next[0] = -1;
	n = strlen(pattern);

	while (i < n - 1)
	{
		if (j == -1 || pattern[i] == pattern[j])
		{
			++i;
			++j;

			if (pattern[i] != pattern[j])
			{
				next[i] = j;
			}
			else
			{
				next[i] = next[j];
			}
		}
		else
		{
			j = next[j];
		}
	}
}

是不是感觉和KMP的框架很像,其实就是一回事,都是子串匹配,都利用了next数组。

不同之处在于:KMP是source匹配pattern,Next是一直从pattern的头部开始匹配后面所有的序列;在Next里面,next数组还没有完全生成,是利用前面生成的next加上匹配结果生成下一个next,这就是动规的策略。


目录
相关文章
|
5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KMP、Trie树 、AC自动机‌ ,三大算法实现 优雅 过滤 netty 敏感词
KMP、Trie树 、AC自动机‌ ,三大算法实现 优雅 过滤 netty 敏感词
KMP、Trie树 、AC自动机‌ ,三大算法实现 优雅 过滤 netty  敏感词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算法
局域网行为监控软件 C# 多线程数据包捕获算法:基于 KMP 模式匹配的内容分析优化方案探索
本文探讨了一种结合KMP算法的多线程数据包捕获与分析方案,用于局域网行为监控。通过C#实现,该系统可高效检测敏感内容、管理URL访问、分析协议及审计日志。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算法,KMP在处理大规模网络流量时效率显著提升。未来可在算法优化、多模式匹配及机器学习等领域进一步研究。
131 0
|
算法
两个字符串匹配出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
本文介绍了最长公共子序列(LCS)问题的算法实现,通过动态规划方法求解两个字符串的最长公共子序列,并提供了具体的编程实现细节和示例。
277 1
两个字符串匹配出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
|
算法
第四章 KMP算法理论基础
第四章 KMP算法理论基础
190 0
|
算法 C++
A : DS串应用–KMP算法
这篇文章提供了KMP算法的C++实现,包括计算模式串的next数组和在主串中查找模式串位置的函数,用于演示KMP算法的基本应用。
|
算法
KMP算法
KMP算法
131 0
|
25天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142 3
|
1月前
|
存储 编解码 算法
【多光谱滤波器阵列设计的最优球体填充】使用MSFA设计方法进行各种重建算法时,图像质量可以提高至多2 dB,并在光谱相似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Matlab代码实现)
【多光谱滤波器阵列设计的最优球体填充】使用MSFA设计方法进行各种重建算法时,图像质量可以提高至多2 dB,并在光谱相似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Matlab代码实现)
|
1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基于MVO多元宇宙优化的DBSCAN聚类算法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MATLAB实现MVO优化的DBSCAN聚类算法,通过多元宇宙优化自动搜索最优参数Eps与MinPts,提升聚类精度。对比传统DBSCAN,MVO-DBSCAN有效克服参数依赖问题,适应复杂数据分布,增强鲁棒性,适用于非均匀密度数据集的高效聚类分析。
|
19天前
|
开发框架 算法 .NET
基于ADMM无穷范数检测算法的MIMO通信系统信号检测MATLAB仿真,对比ML,MMSE,ZF以及LAMA
简介:本文介绍基于ADMM的MIMO信号检测算法,结合无穷范数优化与交替方向乘子法,降低计算复杂度并提升检测性能。涵盖MATLAB 2024b实现效果图、核心代码及详细注释,并对比ML、MMSE、ZF、OCD_MMSE与LAMA等算法。重点分析LAMA基于消息传递的低复杂度优势,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为通信系统检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方案。(238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