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物联网全栈教程-从云端到设备(十二)---最简单的单片机上云方法!

简介:
物联网全栈教程-从云端到设备(十二)
经过前面的铺垫,你已经学会了在LinkDevelop上新建一个项目,然后通过使用MQTT电脑客户端模拟设备的方法来开发云端项目的代码。这波操作可以助你开发各类网页,手机APP等,但是脱离了硬件设备的支撑还能叫物联网吗?今天零妖就开始说设备端的开发,包括硬件电路的简单介绍和单片机代码的简单介绍。
重磅消息:零妖老哥的项目中用到的所有硬件电路已经全部开源,地址在这里:
https://lceda.cn/jixin    N多开源硬件方案在这里
https://lceda.cn/jixin002/stm32f103c8t6_cmsis-dap  单片机程序代码下载器,开源硬件
https://lceda.cn/jixin/CH9121-4c2c4f99e2494eee8421dd23768820a1  以太网转串口模块
https://lceda.cn/jixin002/1-5-oled_jx    1.5英寸彩色OLED模块
https://lceda.cn/jixin001/wu-lian-wang-tan-mu-qi  物联网弹幕器核心板
通过这个硬件开源平台,你可以直接把零妖的图纸复制走,然后再稍作加工修改为你自己的。


首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连接到互联网。上网方法千千万万,零妖就选择了一个最传统但是又是最可靠的联网方式,以太网,俗称网线上网。对应的硬件就是CH9121以太网转串口模块,它的一端接上以太网,通过简单配置后就可以在另一端输出串口信号了,而且是透传。比方说你经过设置让你的模块通过TCP连接的方式连上了阿里云的服务器,那么你就可以通过操作串口来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以及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数据了。
今天零妖来做个小实验,通过串口操作来和阿里云服务器交换数据。首先要保证手里的CH9121模块已经通电,而且它的TXD1和RXD1接口和一个USB转串口模块已经连在一起了。这样你就可以在电脑上打开一个串口助手(比如技小新串口助手),来收发CH9121的数据了。要注意,串口通信的连线方法是交叉连接,比如两个串口设备要通信,那么A的TXD要和B的RXD连接,A的RXD和B的TXD连接。

接下来要设置一下我们的CH9121模块,把它配置为一个TCP客户端,然后告诉它阿里云的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再设置一下它的串口波特率,这样就OK了。插上网线后它就和我们的电脑同处一个局域网了,你需要打开一个电脑上位机来设置,这个电脑软件是生产CH9121的公司提供的,零妖会把它作为附件上传的。
你先打开MQTT单片机编程小工具,输入测试设备的激活凭证后,再修改一下发送payload区域的标识符即可。如果你想单片机编程时直接使用,那就再点击一下,生成头文件吧。
这里有一个步骤必须有,就是通过域名来获取IP地址,有一个简单办法就是PING这个域名。
2edb547554d7eb8dc6169cdeeca7c894cebb1c0b

8aeb7e3509da6034fe591bf567d9e5ec08c25a0d


然后打开以太网透传模块CH9121的电脑配置软件,填写刚才得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如下图:
b553dc4bb5418516eb6a91d3540ebce00ba897bf

OK,点击那个  配置设备参数 后,就会配置好CH9121模块,等它重启后就可以用了。
CH9121上面有个蓝色TCPCS的LED灯,如果它亮了就表示和服务器建立了良好的TCP连接了,这个是判断你设置是否OK的最直接办法。

好了,现在CH9121模块已经通过TCP的方式连接到了服务器了,你打开一个串口助手,准备发送一些数据来和服务器交流一下。发的数据还是通过MQTT单片机编程小工具生成的,你抓紧试一下。
先发送一个叫做Connect的报文到服务器,它的作用是连接到服务器,看看你的设备是不是会上线。

ca871d7e49d4d45ead39c0cb6da1d1e47d2cc269
5cb84247ceae3a30b2b5a9324d5effae0a5d66c4

b99abcc3eac55d748865a11ad35e396834e846ef

就是这么简单!设备已经成功连接到了服务器,接下来咱来试一下发送一个温度数据到云端。老办法,直接把属性上报的内容直接发出去,看一下服务器那边会不会有反应。

d8e3b68133e8cf74614ad3ccad40ba7ae7c9a6af

ddf1dddc3d033e8a6d74b8df4dd19171800587e2


你再试一下云端下发数据:
a253ff1dc2dd970688f902eff5bedae4e4999ec4


18dc4999903c777823c5d4292839e33f705a8d5c


经过上述实验,你是不是很惊喜?成功把和云端交互变成了一个串口的操作!单片机的上云之路从未这么简单!
如果你是一个有经验的单片机工程师,那么你就可以不用往后看了,直接用这种办法去上云吧,你可以选择有AT指令的WIFI模组,或者GPRS模组等等方式上网,方法和零妖介绍的是一样的。
下一篇文章零妖要开始介绍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使用方法了,从编译环境的搭建开始做起,一步一步的实现物联网弹幕器的功能!






相关实践学习
钉钉群中如何接收IoT温控器数据告警通知
本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将温控器设备以MQTT协议接入IoT物联网平台,通过云产品流转到函数计算FC,调用钉钉群机器人API,实时推送温湿度消息到钉钉群。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目录
相关文章
|
5天前
|
物联网
DC/AC电源模块: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DC/AC电源模块: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DC/AC电源模块: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
5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BOSHIDA DC/AC电源模块: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BOSHIDA DC/AC电源模块: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BOSHIDA DC/AC电源模块: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
14天前
|
传感器 物联网 Linux
物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之争:Linux vs RTOS
【6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遥远的数码星球,物联网城中的Linux先生与RTOS小姐展开激烈角逐,分别在操作系统领域各显神通。Linux先生以其开源、兼容性强、功能丰富占据服务器、桌面及嵌入式设备市场,适合处理复杂任务和需要强大计算能力的设备。而RTOS小姐以实时性、高效响应和低资源占用见长,适用于资源有限、强调实时性的物联网设备。设备制造商在两者间抉择,引发物联网设备操作系统的选择大战。通过Python与FreeRTOS示例,展现了两者在智能家居和生产线控制等场景的应用。在物联网世界,Linux与RTOS共同推动设备智能化,为生活带来更多便捷。
62 3
|
16天前
|
物联网 传感器 安全
物联网设备的能效管理与优化
【6月更文挑战第2天】在物联网时代,能效管理成为关键议题。有效管理能避免设备过度消耗能源,减少浪费并保护环境。通过动态调整能源供应、选用低能耗硬件、智能算法优化及高效数据处理,可实现能效优化。示例代码展示了软件控制节能模式。能效管理应用于农业和城市,实现精准操作和节能。这是科技与环保的融合,助力可持续未来,让物联网世界更美好。
23 2
|
18天前
|
存储 安全 物联网
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挑战与解决方案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设备联网带来严重安全挑战。设备计算能力有限,易受黑客攻击;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管理难度;环境暴露及用户安全意识薄弱也是问题。解决方法包括:增强设备身份认证、定期更新软件、实施网络隔离和访问控制、加密数据以及建立安全监测机制。Python 示例展示了数据加密方法。提升用户安全意识同样关键。综合施策,强化安全研究,保障物联网设备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重视物联网安全,打造安全可靠的数字环境。
27 0
|
1月前
|
传感器 存储 监控
物联网设备
【5月更文挑战第16天】物联网设备
25 5
|
1月前
|
安全 网络协议 物联网
如何提高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5月更文挑战第15天】如何提高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28 2
|
12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区块链
未来技术纵横谈: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革新
【5月更文挑战第37天】 在数字化浪潮不断推进的今天,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IoT)和虚拟现实(VR)正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这些技术的独立发展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它们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效应,则预示着一个更加智能、互联且安全的未来。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在不同行业中的创新应用,揭示它们如何共同塑造下一代的技术景观。
|
23小时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的融合是当今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的融合是当今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
1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物联网安全
物联网(IoT)的兴起与挑战:技术变革的双刃剑
【6月更文挑战第17天】**物联网的崛起带来了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便利,但安全挑战、设备兼容性和带宽压力也随之而来。加强安全、统一标准及提升处理能力是关键。面对挑战,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法规完善将推动其健康发展,物联网的未来充满希望。**

相关产品

  • 物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