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我的团队

简介: 人数扩张说明: 2012年4月-2013年5月 2人(我与大神) 2013年6-7月4人(我与大神与学弟A、学弟B) 2013年8-9月4人(我与大神与郝博士与新人A) 2013年10月至今6人(我与大神与郝博士与新人A、新人B,学弟C) 团队成员说明: 我:2012年专科毕业,各方面都还不错,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都还过的去,能见人。

 

人数扩张说明:

2012年4月-2013年5月 2人(我与大神)

2013年6-7月4人(我与大神与学弟A、学弟B)

2013年8-9月4人(我与大神与郝博士与新人A)

2013年10月至今6人(我与大神与郝博士与新人A、新人B,学弟C)

团队成员说明:

我:2012年专科毕业,各方面都还不错,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都还过的去,能见人。对于各种任务都能承担一下,在团队中承担项目经理、售前、售后、美工、程序等(总之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

大神:我同学(大神之所以称为大神,是因为他在我们公司的能力就跟你们公司的大神一样,这样讲大家应该就明白了)精通CSS,JavaScript,SQL,C#,设计模式,熟练Android开发等等,总之在我们的团队中,他就是大神的角色,哪里有问题问他总能解决。可以算是我们团队里的技术总监吧。(不过大神明年就走了。。哎)

学弟A:由于专升本,所有暑假帮我们做了一个月的项目,主要负责网页部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学弟B:同学弟A一样,考上了同一所本科学校,与A一起负责那个项目,主要负责手机部分,然后也没有然后了。

郝博士:我同专业的不同班的同学,一起ACM认识的。毕业后专升本到了隔壁学校,然后就被我拉过来干活了。之所以称之为郝博士,是因为我跟大神希望他能继续努力读个博士出来。然后我和大神怎么也算指导过他一二下,然后我和大神就可以自称为博士导师了哈哈。比较扎实,稳定,吃苦耐劳,专心,简而言之就是比较稳重的,可能技术不特别突出,但是慢慢来总能完成的。

新人A:大二专科实习生(现在应该大三了)不错的孩子,吃苦耐劳,肯学。到现在已经能独立负责一个项目的功能开发了

新人B:新人A的同学,比新人A晚来公司一个月多月,与A相比相对差点,但是也有可能是我任务分配不好的原因导致新人B无法提高,或者说纠结在一些奇葩的地方。也许明年新的开始会有新的表现。不过总体来说也是一个挺好的孩子。

学弟C:与新人A同级,不过是我们学校的学弟。负责安卓开发。

 

 

最初的时候一直是由我来负责对外沟通,然后大神负责技术难点攻克的安排。

一开始接了项目A的时候 是由大神负责安卓开发,我负责网页开发的,因为那时候他刚自学完安卓。所以还没有把握完成开发。

到了6月的时候是由我和大神负责项目A

两个学弟负责项目B。

8-9的时候由于项目A已经相对稳定了,所以我与大神还有郝博士负责项目C,而新人A则处于学习培养阶段,

另外项目B由于对方也一直迟迟没签合同,所以一直由我偶尔开发一下,偶尔开发一下应付着。

10月的时候我开始研究iOS开发,至今一直开发iOS版本。同时负责对外沟通,项目分工等事项。

新人B负责维护项目A的一些BUG以及学习我们的框架。郝博士单独负责一个小项目的开发。

大神负责C项目的网站开发以及ABC三个项目的安卓版本开发。新人A负责项目B,学弟C负责ABC三个项目的安卓主要开发。

到目前为止我们总体的分工为

我 :为团队分配任务,管理团队,对外沟通,iOS开发,网站开发,以及技术支持等。

大神:要走了没任务了

郝博士:单独负责D项目

新人A:单独负责C项目网页部分

新人B:单独负责B项目网页部分

学弟C:负责安卓项目

 

对于项目的工作安排的话我们现在的团队是 网页端一个人负责一个项目

安卓端全部交由一个人来开发。iOS全部交由一个人来开发。

如果个别项目比较紧张那么我们会适当进行调节。

对外沟通的话则全部由我来进行沟通,尽量减少开发人员参与不必要的讨论,确保其开发量。

 

 

 

 

 

目录
相关文章
|
运维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十)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十)
|
缓存 运维 测试技术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九)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九)
|
敏捷开发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如何做好创业公司研发团队的项目管理?
探讨创业公司中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问题: 大部创业公司的软件研发管理处于什么阶段? 如何改善软件研发过程和提高效率? 软件研发过程会涉及哪些工程理论和方法?
300 0
如何做好创业公司研发团队的项目管理?
|
存储 数据采集 SQL
为什么你成为不了团队核心成员
为什么你成为不了团队核心成员
97 0
|
监控 NoSQL 前端开发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三)
  参与制订业务方的BUG规范,业务方最近投诉我们技术部,在飞书群中提出BUG后,技术部没有人响应,认为我们的态度太冷漠。   后面我就提出任何看到的人,只要知道是谁负责的,就@那个人,大家都不要客气,这是第一步。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三)
|
缓存 监控 前端开发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二)
  经常在工作时被人小窗,这里的计算有问题,那里的表格没内容了等等,一开始肯定是懵逼状态,然后是根据症状一步步的摸索代码逻辑。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二)
|
存储 缓存 移动开发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四)
  这次公司有个五周年的庆典活动,但正好碰到两个APP的版本发布,以及三个测试老员工离职,只进来了两个新成员,其中一个恰好要休陪产假,那么测试组资源异常紧张。   虽然我们提前了整整一周提测,但一直到周五还有很多点没测到。测试组甚至想到了阶段测试,因为多个活动的上线时间不同,所以可以先测最先上线的活动,后面的再往后推,延迟测试,这是他们组的一个对策。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四)
|
运维 监控 NoSQL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一)
  由于公司规模并不大,因此一有事情就会拉个会议,例如需要大会、技术评审、汇报周会、突发会议等。一周中大概有20%~30%的时间会花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一)
盖洛普Q12在团队中的应用
周五给大家做了个盖洛普Q12的分享。
盖洛普Q12在团队中的应用
|
SQL 小程序 测试技术
带团队后的日常思考(七)
  最近被插入了一个需求,我们组经常会被插入各式各样的需求,因为之前负责的范围非常广。   这次的需求就和一个陈年接口有关,其实要修改的地方并不多,就是为一个请求多加一个参数。   但是比较麻烦的地方就是验证阶段,就是我在加上这个字段后,我得知道发请求的时候真的带上了。   根据URL地址反查到了页面代码,在本地启动项目,访问页面,直接报错。   调试陈年项目,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涉及的问题很多,例如内部接口不通了,数据库表结构变了,需要的数据记录本地没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