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泥:centos安装及配置DHCP服务器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网NAT网关,每月750个小时 15CU
简介:

有关DHCP服务器的配置一直打算学习,这几天终于抽出时间来专门学习这个知识点。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在此就不多做介绍。不清楚的童鞋,可以去百度下。

本次实验OS:centos6.5 64bit

双网卡:eth0为外网网卡,eth1为内网网卡

eth0网卡外网可以正常连接互联网,如下:

clip_image001

要想配置DHCP服务,我们要先来安装DHCP软件包,如下:

yum -y install dhcp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3

检查安装DHCP软件包,所生成的文件。如下:

rpm -ql |dhcp

clip_image004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有DHCP服务的配置文件以及DHCP服务的启动文件。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知道,DHCP的配置文件为/etc/dhcp/dhcpd.conf。但该配置文件内容默认是空的,我们可以从dhcp安装目录下复制一个到/etc/dhcp/下。如下:

vi /etc/dhcp/dhcpd.conf

clip_image005

cp /usr/share/doc/dhcp-4.1.1/dhcpd.conf.sample /etc/dhcp/dhcpd.conf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7

dhcpd.conf文件有两大部分,分别是全局配置和局部配置:

1、当全局配置与局部配置发生冲突时,局部配置优先级更高。

2、配置文件中每一行必须以分号结尾,因为在启动dhcpd时是不会报错的,只能通过查看日志文件/var/log/message得知配置文件是否有问题。

3、局部配置必须包含在一对中括号之间。

●常用参数:

●ddns-update-style (none|interim|ad-hoc):定义所支持的DNS动态更新类型,该参数必选且必须放在第一行且只能在全局配置中使用。

●default-lease-time:客户端IP默认租约时间,单位秒,该参数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max-lesase-time:客户端IP租约时间的最大值,单位秒,该参数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subnet 网络号 netmask 子网掩码 {…..}:定义作用域。

●range 起始IP 结束IP:动态IP地址范围。

●option routes IP地址:默认网关,该选项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option subnet-mask 子网掩码:默认子网掩码,该选项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DNS服务器地址,该选项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option domain-name:DNS后缀,该选项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host 名称 {…..} 为特殊机器保留IP地址。

相关的事例说明如下:

ddns-update-style none;

subnet 10.5.5.0 netmask 255.255.255.224 {设置子网声明

range 10.5.5.26 10.5.5.30;设置DHCP的IP地址池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ns1.internal.example.org;设置DNS服务器地址

option domain-name "internal.example.org";为客户端设置DNS后缀

option routers 10.5.5.1;设置缺省网关为192.168.2.1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0.5.5.31;设置DHCP的广播地址

default-lease-time 600;设置客户端缺省的地址租期

max-lease-time 7200;设置客户端最长的地址租期

}

host ubuntu {为MAC地址00:0c:29:ee:38:80的机器保留IP地址10.5.5.3

hardware ethernet 00:0c:29:ee:38:80;

fixed-address 10.5.5.3;

}

本次实验的配置如下:

more /etc/dhcp/dhcpd.conf

clip_image008

option domain-name "ilanni.com";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1.1,223.5.5.5;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7200;

ddns-update-style none;

subnet 10.5.5.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0.5.5.2 10.5.5.254;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1.1;

option routers 10.5.5.1;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7200;

}

host ubuntu{

hardware ethernet 00:0c:29:ee:38:80;

fixed-address 10.5.5.3;

}

注意有关作用域的配置,其实模版配置文件中。是有几个版本的,如下:

clip_image009

我们使用的最后一个配置选项,以上配置文件保存后,我们现在来设置DHCP服务器两张网卡的网络配置。

我们来设置eth0外网网卡,具体配置如下:

more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clip_image010

eth1内网网卡,具体配置如下:

more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clip_image011

同时因为本机是多网卡机器,所以我们在此还要配置DHCP监听的网卡。如下:

vi /etc/sysconfig/dhcpd

clip_image012

我们再前边已经提到过eth1网卡时内网网卡,所以在DHCP监听的网卡中我们填写的是eth1.

以上配置完毕后,我们现在来启动DHCP服务,如下:

clip_image013

上述配置文件中,我们特别为MAC地址00:0c:29:ee:38:80机器预留10.5.5.3这个IP地址,其他的机器我们没有做此设置。

我们来先看其他机器,如下:

clip_image014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此机器已经正常获取IP地址及相关的信息。

再来查看那台我们做过保留的IP地址的机器,如下:

clip_image015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该机器通过手工设置IP地址的,而且IP地址就是我们预留的。

按道理说,到此我们的DHCP服务器已经配置完毕。但是我们会发现,已经获得IP地址的机器是不能上网的,如下:

clip_image016

这个已经和DHCP服务本身没有关系了,而是需要我们再DHCP所在的服务器开启NAT服务。

为了操作方便,我们先暂时关闭DHCP所在服务器的防火墙,如下:

/etc/init.d/iptables stop

clip_image017

开启IP转发功能,如下:

clip_image018

然后在执行sysctl –p命令:

clip_image019

注意图中的报错信息,这个是因为没有加载bridge模块导致。现在我们来手工加载该模块,如下:

modprobe bridge

lsmod |grep bridge

clip_image020

然后再次执行sysctl –p命令,如下:

clip_image021

以上操作完毕后,再执行如下iptables命令,开启iptables的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如下: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eth0 -j MASQUERADE

clip_image022

其中eth0为外网网卡。

通过这条命令就可以开启iptables的NAT地址转换的功能,这条命令的意思是当有数据包要转发出去时,iptables就会将IP地址转换为eth0接口的IP地址。上边这条命令的好处在于不必理会接口的IP地址是什么,转换会自动进行。

或者以下命令:

iptables --table nat --append POSTROUTING --out-interface eth0 -j MASQUERADE

iptables --append FORWARD --in-interface eth1 -j ACCEPT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客户端是否可以正常连接互联网。如下:

clip_image023

以上对防火墙的操作是暂时的,下次重启DHCP服务器客户端还是无法正常连接互联网。

我们可以通过/etc/init.d/iptables save,把该规则进行保存。如下:

/etc/init.d/iptables save

more /etc/sysconfig/iptables

clip_image024

最后我们来查看租约的数据库文件/var/lib/dhcpd/dhcpd.leases,如下:

clip_image025

到此我们有关DHCP服务器的相关配置已经全部完成。在这还有一部分知识没有介绍,是和PXE有关的。这部分,我们会在kickstart无人值守安装linux中做介绍。


本文转自 烂泥行天下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ilanni/1545030

相关文章
|
7天前
|
弹性计算 监控 开发工具
【阿里云弹性计算】阿里云ECS的网络优化实践:VPC配置与网络性能提升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阿里云ECS通过虚拟私有云(VPC)提供高性能、安全的网络环境。VPC允许用户自定义IP地址、路由规则和安全组。配置包括:创建VPC和交换机,设定安全组,然后创建ECS实例并绑定。优化网络性能涉及规划网络拓扑、优化路由、启用网络加速功能(如ENI和EIP)及监控网络性能。示例代码展示了使用Python SDK创建VPC和交换机的过程。
135 3
|
22小时前
|
Linux 应用服务中间件 开发工具
centos linux 通过yum安装nginx
centos linux 通过yum安装nginx
|
2天前
|
Docker 容器 Linux
蓝易云 - 在CentOS中安装Docker Engine
以上步骤完成后,你就成功地在CentOS上安装了Docker Engine。
35 2
|
6天前
|
Go
CentOS6.4安装GO语言环境
CentOS6.4安装GO语言环境
10 0
|
7天前
|
NoSQL Linux Redis
Centos7 安装和配置 Redis 5 教程
在Centos上安装Redis 5,如果是 Centos8,那么 yum 仓库中默认的 redis 版本就是 5,直接 yum install 即可。
48 0
|
7天前
|
Linux 数据库
ntp如何配置同步服务器
【5月更文挑战第24天】ntp如何配置同步服务器
17 0
|
7天前
|
存储 编解码 弹性计算
租用2核4G、4核8G、8核16G配置阿里云服务器可选实例规格及价格参考
在租用阿里云服务器时,一般计算型实例规格的云服务器处理器与内存配比为1:2,而2核4G、4核8G、8核16G配置就是用户选择较多的配置,这些配置的云服务器一般可用于网站应用、批量计算、视频编码等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级应用,目前在阿里云的活动中经济型e、通用算力型u1、计算型c7、计算型c8y、计算型c7a等实例2核4G、4核8G、8核16G配置有优惠,本文为大家介绍这些配置在阿里云目前的活动中可选的实例规格及具体价格和收费标准情况,以供参考。
租用2核4G、4核8G、8核16G配置阿里云服务器可选实例规格及价格参考
|
12天前
|
存储 Linux 虚拟化
Hyper-V 安装 CentOS 8.5
本文档介绍了在 Windows 10 上使用 Hyper-V 安装 CentOS 8.5.2111 的详细步骤
40 3
|
12天前
|
Linux 开发工具
蓝易云 - 在CentOS7/RHEL7上安装OpenSSL1.1.x教程
以上就是在CentOS7/RHEL7上安装OpenSSL 1.1.x的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2 0
|
13天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实时计算 Flink版操作报错之遇到MySQL服务器的时区偏移量(比UTC晚18000秒)与配置的亚洲/上海时区不匹配,如何解决
在使用实时计算Flink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错误,了解这些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对于高效排错至关重要。针对具体问题,查看Flink的日志是关键,它们通常会提供更详细的错误信息和堆栈跟踪,有助于定位问题。此外,Flink社区文档和官方论坛也是寻求帮助的好去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报错及其可能的原因与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