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病毒引出重大话题:公有云比私有云更安全?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安全中心 免费版,不限时长
简介:

公有云比私有云更安全?这似乎与惯性思维恰恰相反……

公有云比私有云更安全?

3天,150个国家,20余万台机器中毒,始于上周五的WannaCry索病毒真的让很多人急了。

美国联邦快递FedEx、西班牙电信运营商Telefonica、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德国联邦铁路系统以及俄罗斯内政部纷纷中招,最深受其害的是英国公众医疗系统,手术排期被扰乱,患者无法实施抢救,而在中国,数所大学、政务网站、出入境公安网,甚至加油站都已经被爆出现问题。

德国联邦铁路系统中毒后的候车大厅屏幕

德国联邦铁路系统中毒后的候车大厅屏幕

表面上看,勒索病毒索要比特币,但企业机构因此而引发的后果往往是人财两失,这也是服务器主机安全防护对稳定性和性能更为强调,对事前防护更为看中的原因。

WannaCry勒索病毒这一重大信息安全事件虽已渐渐平息,但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 把数据牢牢揣在怀里的私有云反而比采用公有云的企业,受到攻击更广,损失更严重;
  • 从政务网站等政府机构纷纷中招来看,号称最安全的内外网隔离也没能逃过一劫;
  • 如果说10年前引发大面积机器瘫痪的蠕虫病毒尼姆达、熊猫烧香还主要影响PC端,那么在企业业务互联网化,联网设备IOT化的今天,WannaCry勒索病毒这样的病毒很可能会常态化,影响也会越来越重大;
  • ……

1. 公有云比私有云更安全?

5月15日,A股市场上网络安全企业股票大片一字涨停,大家似乎都把抑制WannaCry病毒的期望寄托在这些“专业救火队”的身上。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其中一家涨停安全公司的最大客户,却是被WannaCry勒索病毒肆虐的大型企业受害者之一。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防患于未然”其实远比事后“救火”要更有效。那么,谁能做好“防患于未然”谁显然就更为有意义。

私有云+专业安全企业的服务方式,将一切都交给公有云企业的租用方式,在新的万物互联时代到底谁更安全?

据阿里云安全资深技术总监肖力表示,早在4月初NSA就爆出这一漏洞,阿里云当是在6小时内根据漏洞分析和客户场景做出分析报告,并在云平台外围构建了防御层,以便公有云用户有更多时间修复与补丁。也就是说,在513 WannaCry勒索病毒爆发之前,公有云就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难道专业安全厂商不可以这么做吗?

私有云+专业安全的模式通常是:客户数据分散在上千个不同IDC中,而客户对于安全产品的采购也往往是不同种类采购不同品牌,这种碎片化的结构和部署,也造成私有云安全防范的不统一和不及时。

  • 第一,专业安全厂商尽管有云安全的理念,但收集异常数据只能根据自身产品品类和覆盖量发现病毒爆发异常,而无法像公有云企业一样通盘看到从网络层、应用层、系统层到数据层的实时异常问题。
  • 第二,由于专业安全厂商收集到的信息有限,无法像公有云企业一样做到全数据分析,更难以基于大量网络、系统、应用状态来建立自动化的事前防御机制。
  • 第三,专业安全厂商发现问题可以做到第一时间通知客户,但更重要的防范措施却由于自身产品类别所限,或是客户采购的安全产品种类和品牌碎片化,而无法实现多层级联动技术防护。

实际上,在今年2月全球顶级安全行业盛会RSA大会上,传统安全厂商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

以前,全球的安全厂商无一例外地出售包装在“盒子”内的产品和服务;从去年开始,基于 API 接口的云化服务开始冒头;而今年,寻求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提供基于公有云的云安全SaaS服务,成为大部分安全厂商的发展趋势。

此外,今年4月底,Bitglass发布的对3000多名IT专业人士的《Threats Below the Surface》报告中也显示:

IaaS和SaaS安全分别被33%和31%的受访者列为首要投资重点。

公有云的云安全服务受到重视,这对AWS、Azure和阿里云这样全方位的云服务提供商也是个好消息。但是,这样的结论在多数企业用户印象中,却与“私有云比公有云安全”的惯性思维恰恰相反。

私有云数据在防火墙内,客户对数据似乎有着绝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数据更安全。

对于重要的数据隐私性方面,目前主流公有云提供商都引入第三方硬件加密机(HSM),密钥交与用户,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数据隐忧。

而在信息安全事件面前,由于目前主流的大型公有云企业自身可能就是超级大用户,他们的应用遭受安全攻击更多,更集中,安全人员的分类也更广更细,在安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攻防对峙中,最好的战场总是锻炼出最好的士兵。

对于多数用户,公有云正在成为一个更专业更集中的安全避风港。

2. 内外网隔离也非世外桃源

那么私有云当中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内外网隔离,是不是会更安全呢?

可为什么这次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中还是有公安网、政务网依然中招?其实,早在2010年伊朗首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就遭受过蠕虫病毒“震网”的袭击,从而导致故障频发,关键设备损毁。这样的机要部门内外网隔离是必要手段,但事后分析发现,“震网”原来是通过U盘在局域网内部进行传播的。

实际上,就算是安全最严格的物理隔离,内外网之间的通信在实际操作中也不可避免,只不过是通过指定端口,最常见的是通过USB来完成通信过程。而WannaCry勒索病毒也属于蠕虫病毒,它的可怕性就在于无孔不入,任何漏洞和端口都会成为入侵入口。

此外,此次WannaCry的受害者包括加油站、机场、医院等实体经济行业时,不得不承认万物互联的IoT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内外网隔离的手段也会“因噎废食”,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无法实施。

3. 公有云的价值

WannaCry的第一波攻击似乎渐渐平息,但此类攻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将呈常态化,企业在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同时,必然要有面临更多风险的心理准备。

天生云化的云服务提供商则更强调对云平台上丰富的数据资源的高效智能利用。AWS、Azure和阿里云等公有云纷纷将人工智能引入云安全,就说明将数据汇集、打通,进行实时计算才是云服务提供商在云安全上充当“妙手神医”的必备技能。

公有云之所以成为趋势,弹性高和成本低并非最大价值。在这样一个数据智能的时代,需要更多数据才能打通业务壁垒,发挥更大价值。具体到云安全,也许有一天公有云在打通数据后,不仅能够防患于未然,甚至能够第一时间定位攻击者,帮助公安机构第一时间抓住罪魁祸首。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05-17 

本文作者:陈翔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51CTO”,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

相关文章
|
1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勒索软件即服务的兴起与网络攻击的商业化
勒索软件即服务的兴起与网络攻击的商业化
|
16天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战线:云计算中的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在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已成为企业及个人存储和处理数据的重要方式。随着云服务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的挑战也愈发严峻。本文深入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中面临的安全威胁,分析了当前主流的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在云服务中的应用。同时,针对如何加强数据隐私保护、提升身份验证机制、构建弹性防御架构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创新性策略。通过综合运用加密算法、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以及合规性管理,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云计算安全解决方案框架。
|
17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战线:构筑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堡垒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计算以其弹性、可伸缩性和成本效益成为支撑现代业务架构的关键。然而,云服务的广泛采用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威胁、信息安全策略和最佳实践,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而创新的防护机制,确保在享受云计算便利的同时,数据和资源的安全性得到切实保障。
|
18天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新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随着企业和个人日益依赖于云服务,云计算环境已成为数据存储、处理和交换的重要枢纽。然而,这种集中化的数据管理方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本文将探讨云计算环境中网络安全的现状与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一系列创新的安全策略来增强云服务的信息安全性。这些策略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加密和身份验证技术,还包括最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和区块链解决方案,以构建一个更加坚固和可靠的云安全框架。
|
20天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区块链
构筑防御堡垒:云计算在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中的新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企业纷纷将数据和服务迁移至云端。然而,云计算的便捷性背后隐藏着安全风险。本文深入探讨了云服务中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的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涵盖了传统的访问控制和加密技术,还包括机器学习、行为分析和区块链技术等前沿方法。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安全框架,我们旨在为云计算环境提供更坚固的防御机制,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
30天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战线: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
【5月更文挑战第17天】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计算作为支撑企业灵活、高效运行的关键基石,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聚焦于云服务中的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探讨了云计算环境面临的安全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从云服务模型出发,分析了公有云、私有云与混合云的安全特性,并针对数据泄露、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核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合规性与法规要求对云安全实践的影响,强调了构建多层次、全方位防御体系的必要性。
|
1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战线: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同步进化
【5月更文挑战第9天】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计算已成为支撑现代业务的关键基础设施。然而,伴随其发展,网络安全威胁也随之增加,给信息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讨了云服务模型在提供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同时,如何通过创新的安全机制来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分析了当前云计算环境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并深入讨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以期为企业构建安全可靠的云计算环境提供参考。
|
1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战线: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新策略
【4月更文挑战第30天】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计算已成为企业IT架构的核心。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安全威胁的不断演化和升级,使得云服务的安全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云计算环境中面临的新型安全挑战,并提出一系列创新的网络安全策略和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强化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入侵检测系统以及智能安全分析等,旨在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同时确保云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
|
1月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安全新策略
【4月更文挑战第8天】 随着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云计算已成为支撑现代业务架构的关键。然而,云服务的广泛采用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本文探讨了在动态和复杂的云计算环境中,如何通过实施创新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和服务。我们将深入分析多种网络威胁,并提出一系列策略性建议,以增强云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弹性。
|
1月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战线:构筑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屏障
在数字化时代,云计算以其高效、灵活和成本优势成为企业IT架构的核心。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包括数据泄露、账户劫持、服务中断等风险,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安全威胁的根本原因。文章着重介绍了当前主流的云安全策略与技术,如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机制、入侵检测系统等,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有效实施这些策略以增强云计算环境的安全性。最后,文章对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实现更高安全性所需面对的挑战和潜在的解决途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