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容器健康检查机制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容器镜像服务 ACR,镜像仓库100个 不限时长
简介: 在分布式系统中,经常需要利用健康检查机制来检查服务的可用性,防止其他服务调用时出现异常。自 1.12 版本之后,Docker 引入了原生的健康检查实现。本文将介绍Docker容器健康检查机制,以及在Docker Swarm mode下面的新特性

image

在分布式系统中,经常需要利用健康检查机制来检查服务的可用性,防止其他服务调用时出现异常。

对于容器而言,最简单的健康检查是进程级的健康检查,即检验进程是否存活。Docker Daemon会自动监控容器中的PID1进程,如果docker run命令中指明了restart policy,可以根据策略自动重启已结束的容器。在很多实际场景下,仅使用进程级健康检查机制还远远不够。比如,容器进程虽然依旧运行却由于应用死锁无法继续响应用户请求,这样的问题是无法通过进程监控发现的。

在Kubernetes提供了Liveness与Readness探针分别对Container及其服务健康状态进行检查。阿里云容器服务也提供了类似的[服务健康检查机制]。

Docker 原生健康检查能力

而自 1.12 版本之后,Docker 引入了原生的健康检查实现,可以在Dockerfile中声明应用自身的健康检测配置。 HEALTHCHECK 指令声明了健康检测命令,用这个命令来判断容器主进程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从而比较真实的反应容器实际状态。

HEALTHCHECK 指令格式:

  • HEALTHCHECK [选项] CMD <命令>:设置检查容器健康状况的命令
  • HEALTHCHECK NONE:如果基础镜像有健康检查指令,使用这行可以屏蔽掉

注:在Dockerfile中 HEALTHCHECK 只可以出现一次,如果写了多个,只有最后一个生效。

使用包含 HEALTHCHECK 指令的dockerfile构建出来的镜像,在实例化Docker容器的时候,就具备了健康状态检查的功能。启动容器后会自动进行健康检查。

HEALTHCHECK 支持下列选项:

  • --interval=<间隔>:两次健康检查的间隔,默认为 30 秒;
  • --timeout=<间隔>:健康检查命令运行超时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本次健康检查就被视为失败,默认 30 秒;
  • --retries=<次数>:当连续失败指定次数后,则将容器状态视为 unhealthy,默认 3 次。
  • --start-period=<间隔>: 应用的启动的初始化时间,在启动过程中的健康检查失效不会计入,默认 0 秒; (从17.05)引入

HEALTHCHECK [选项] CMD 后面的命令,格式和 ENTRYPOINT 一样,分为 shell 格式,和 exec 格式。命令的返回值决定了该次健康检查的成功与否:

  • 0:成功;
  • 1:失败;
  • 2:保留值,不要使用

容器启动之后,初始状态会为 starting (启动中)。Docker Engine会等待 interval 时间,开始执行健康检查命令,并周期性执行。如果单次检查返回值非0或者运行需要比指定 timeout 时间还长,则本次检查被认为失败。如果健康检查连续失败超过了 retries 重试次数,状态就会变为 unhealthy (不健康)。

注:

  • 一旦有一次健康检查成功,Docker会将容器置回 healthy (健康)状态
  • 当容器的健康状态发生变化时,Docker Engine会发出一个 health_status 事件。

假设我们有个镜像是个最简单的 Web 服务,我们希望增加健康检查来判断其 Web 服务是否在正常工作,我们可以用 curl 来帮助判断,其 DockerfileHEALTHCHECK 可以这么写:

FROM elasticsearch:5.5

HEALTHCHECK --interval=5s --timeout=2s --retries=12 \
  CMD curl --silent --fail localhost:9200/_cluster/health || exit 1
docker build -t test/elasticsearch:5.5 .

docker run --rm -d \
    --name=elasticsearch \
    test/elasticsearch:5.5

我们可以通过 docker ps,来发现过了几秒之后,Elasticsearch容器从 starting 状态进入了 healthy 状态

$ docker ps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c9a6e68d4a7f        test/elasticsearch:5.5   "/docker-entrypoin..."   2 seconds ago       Up 2 seconds (health: starting)   9200/tcp, 9300/tcp   elasticsearch
$ docker ps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c9a6e68d4a7f        test/elasticsearch:5.5   "/docker-entrypoin..."   14 seconds ago      Up 13 seconds (healthy)   9200/tcp, 9300/tcp   elasticsearch

另外一种方法是在 docker run 命令中,直接指明healthcheck相关策略。

$ docker run --rm -d \
    --name=elasticsearch \
    --health-cmd="curl --silent --fail localhost:9200/_cluster/health || exit 1" \
    --health-interval=5s \
    --health-retries=12 \
    --health-timeout=2s \
    elasticsearch:5.5

为了帮助排障,健康检查命令的输出(包括 stdout 以及 stderr)都会被存储于健康状态里,可以用 docker inspect 来查看。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来获取过去5个容器的健康检查结果

docker inspect --format='{
  {json .State.Health}}' elasticsearch

docker inspect elasticsearch | jq ".[].State.Health"

示例结果如下

{
  "Status": "healthy",
  "FailingStreak": 0,
  "Log": [
    {
      "Start": "2017-08-19T09:12:53.393598805Z",
      "End": "2017-08-19T09:12:53.452931792Z",
      "ExitCode": 0,
      "Output": "..."
    },
    ...
}

由于应用的开发者会更加了解应用的SLA,一般建议在Dockerfile中声明相应的健康检查策略,这样可以方便镜像的使用。对于应用的部署和运维人员,可以通过命令行参数和REST API针对部署场景对健康检查策略按需进行调整。

Docker社区为提供了一些包含健康检查的实例镜像,我们可以在如下项目中获取 https://github.com/docker-library/healthcheck

注:

  • 阿里云容器服务同时支持Docker原生健康检测机制和阿里云的扩展检查机制
  • 目前Kubernetes还不提供对Docker原生健康检查机制的支持。

Docker Swarm mode中的服务健康检查能力

在Docker 1.13之后,在Docker Swarm mode中提供了对健康检查策略的支持

可以在 docker service create 命令中指明健康检查策略

$ docker service create -d \
    --name=elasticsearch \
    --health-cmd="curl --silent --fail localhost:9200/_cluster/health || exit 1" \
    --health-interval=5s \
    --health-retries=12 \
    --health-timeout=2s \
    elasticsearch

在Swarm模式下,Swarm manager会监控服务task的健康状态,如果容器进入 unhealthy 状态,它会停止容器并且重新启动一个新容器来取代它。这个过程中会自动更新服务的 load balancer (routing mesh) 后端或者 DNS记录,可以保障服务的可用性。

在1.13版本之后,在服务更新阶段也增加了对健康检查的支持,这样在新容器完全启动成功并进入健康状态之前,load balancer/DNS解析不会将请求发送给它。这样可以保证应用在更新过程中请求不会中断。

下面是在服务更新过程的时序图

image

总结

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合理的健康检查设置可以保证应用的可用性。现在很多应用框架已经内置了监控检查能力,比如Spring Boot Actuator。配合Docker内置的健康检测机制,可以非常简洁实现应用可用性监控,自动故障处理,和零宕机更新。

相关实践学习
以电商场景为例搭建AI语义搜索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阿里云Elasticsearch结合阿里云搜索开发工作台AI模型服务,构建一个高效、精准的语义搜索系统,模拟电商场景,深入理解AI搜索技术原理并掌握其实现过程。
ElasticSearch 最新快速入门教程
本课程由千锋教育提供。全文搜索的需求非常大。而开源的解决办法Elasricsearch(Elastic)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目前是全文搜索引擎的首选。本系列教程由浅入深讲解了在CentOS7系统下如何搭建ElasticSearch,如何使用Kibana实现各种方式的搜索并详细分析了搜索的原理,最后讲解了在Java应用中如何集成ElasticSearch并实现搜索。 &nbsp;
目录
相关文章
Debian 官方源换为国内的源的操作方法
apt-get update 报错,采用更换源的方式解决问题。
57002 0
|
监控 负载均衡 NoSQL
Redis之哨兵模式
Redis之哨兵模式
282 0
|
存储 数据采集 安全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原文: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
26850 1
|
IDE Java API
基于Spring Boot REST API设计指南
【10月更文挑战第4天】 在现代的软件开发中,RESTful API已经成为了构建网络应用的标准之一。它通过HTTP协议提供了与资源交互的方式,使得不同的应用程序能够进行数据交互。Spring Boot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框架,它简化了配置和开发流程,成为了构建RESTful API的理想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Spring Boot中设计和实现高质量的RESTful API,并提供一些最佳实践。
224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挖掘 物联网
【专栏】机器学习如何通过预测性维护、负载预测、动态冷却管理和能源效率优化提升数据中心能效
【4月更文挑战第27天】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数据中心能耗问题日益突出,占全球电力消耗一定比例。为提高能效,业界探索利用机器学习进行优化。本文讨论了机器学习如何通过预测性维护、负载预测、动态冷却管理和能源效率优化提升数据中心能效。然而,数据质量、模型解释性和规模化扩展是当前挑战。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物联网发展,数据中心能效管理将更智能自动化,机器学习将在实现绿色高效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340 5
|
搜索推荐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专栏】从网页轻松转换为应用越来越便捷
【4月更文挑战第27天】本文介绍了将网页转换为移动应用的在线生成App过程,包括原理(封装网页内容,添加移动特性)、优势(便捷高效,节省成本,快速上线)以及具体步骤(选择工具,准备内容,配置选项,生成测试,发布推广)。同时,注意版权、兼容性和用户体验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分享,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如何通过在线工具实现App梦想,强调了网页优化、用户界面设计和个性化定制的重要性。
675 3
|
JavaScript
vue 监听 sessionStorage 中值的变化
vue 监听 sessionStorage 中值的变化
374 1
|
存储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Django后端架构开发:缓存机制,接口缓存、文件缓存、数据库缓存与Memcached缓存
Django后端架构开发:缓存机制,接口缓存、文件缓存、数据库缓存与Memcached缓存
342 0
|
消息中间件 分布式计算 网络协议
从管道路由到共享内存:进程间通信的演变(内附通信方式经典面试题及详解)
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IPC)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运行在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上的多个进程之间互相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能力。IPC机制允许进程间共享数据、协调执行流程,是实现分布式系统、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并发编程的基础。
247 0
从管道路由到共享内存:进程间通信的演变(内附通信方式经典面试题及详解)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Java
计算机视觉——opencv快速入门(一) opencv的介绍与安装
OpenCV是开源计算机视觉库,支持C++, Python, Java等,用于图像处理、视频分析等。建议使用较早版本如3.4.3,因高版本部分算法需付费。通过Anaconda创建Python虚拟环境来安装,选择合适的Python和OpenCV版本。激活环境后,用`pip`安装`opencv-python`。基本环境配置完成后,通过显示图像的Python代码测试安装是否成功。
计算机视觉——opencv快速入门(一) opencv的介绍与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