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间生产管理中,这10大公式就是量化管理、把控生产质量的“标尺”。下面为你逐一解读:
1、设备综合效率(OEE)
公式:(如图)
设备综合效率主要从三个维度衡量设备表现:
先看设备的时间利用效率(操作时间 ÷ 计划工作时间)
再看产量的实际达成度(实际产量 ÷ 理论产量)
最后看产品的质量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 ÷ 实际产量)
三者相乘,就是设备在“时间、产量、质量”上的综合效率。
2、生产效率
公式:(如图)
先计算“生产这些产品按标准应花费的总时间”(实际产量 × 标准工时)
再计算“车间实际投入的人工时间总量”(实际投入工时 × 标准人数)。
两者相除的结果,反映了工人的生产效率高低,数值越高说明人工产出越高效。
3、单位生产成本
公式:(如图)
把生产的“总花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等制造费用的总和)除以总产量,得到的就是每生产一个产品的成本,能清晰体现单个产品的成本构成。
4、材料损耗率
公式:材料损耗率 =(材料实际用量 - 理论用量)/理论用量×100%
用“生产实际消耗的材料量减去理论上应该消耗的材料量”,再除以理论用量并乘以 100%,就能算出材料在生产中的浪费比例,直观反映材料使用的节约或浪费程度。
5、合格率
公式:合格品数量 / 总生产数量 ×100%
生产的所有产品中,合格产品的数量占总生产数量的比例,乘以 100% 就是合格率,直接体现产品质量的达标情况。
6、返工率
公式:返工产品数量 / 总生产数量 ×100%
生产的产品中,需要返工修理才能合格的数量占总生产数量的比例,乘以 100% 就是返工率,反映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不稳定、需二次加工的情况。
7、产能利用率
公式:实际产量 / 设计产能 ×100%
工厂设计时的最大生产能力(设计产能)与实际产量的比例,乘以 100% 就是产能利用率,能看出工厂的生产能力是否被充分利用。
8、交货准时率
公式:准时交付订单数 / 总订单数 ×100%
所有订单中,能按时交付给客户的订单数量占总订单数的比例,乘以 100% 就是交货准时率,体现车间对订单交付时间的把控能力。
9、设备故障率
公式:故障停机时间 / 总运行时间 ×100%
设备因故障停止工作的时间,除以设备总运行时间再乘以 100%,就是设备故障率,反映设备的稳定程度,故障率越高说明设备越容易出问题。
10、安全事故率
公式:事故次数 / 总工时 ×100%
车间总工时里发生安全事故的次数比例,乘以 100% 就是安全事故率,体现车间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数值越低说明安全管理越到位。
11、可落地工具
在日常的车间管理中,算准数据是把控质量与效率的关键。
但很多企业现今依然还在靠 Excel 手动算OEE、材料损耗率。数据录得慢不说、还特别容易算错,等到出结果时,问题早已经发生。而织信低代码开发工具能把这 10 大管理公式“装进系统”,不用写多少代码,主要靠拖拉拽配置就能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公式自动计算、结果实时可视化,帮车间快速落地量化管理。
(1)数据采集
设备数据自动抓:对接机床、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计划工作时间”,“故障停机时间”(比如设备停机时,系统自动记录时间,不用维修工手动填报表),OEE、设备故障率的“时间维度” 数据直接就有了;
人工数据轻松录:用手机端搭个“生产报工”表单,工人完工后扫码填“实际产量”“合格数量”,质检员同步录“返工产品数”,合格率、返工率的基础数据即时同步,不用再等下班汇总;
物料数据自动关联:通过关联 BOM 清单,生产时扫码出库,系统自动记“材料实际用量”,再对比 BOM 里的“理论用量”,材料损耗率不用人工减完再除,系统直接算。
(2)公式计算
复杂公式拆解开:比如 OEE 需要“时间利用率 × 产量达成率 × 合格率”,织信里先建 3 个“计算字段”,分别算这三个维度(比如时间利用率 = 操作时间 / 计划工作时间),再建一个“总字段”做乘法,OEE 结果实时更新,设备好不好用,需不需要维护一眼就能看出来;
基础公式直接配:像“单位生产成本”,把“材料成本 + 人工成本 + 设备折旧”设为“总花费”字段,再除以“总产量”字段,系统自动算出单个产品成本,还能拆分成本构成(比如材料占比多少、人工占比多少);
数据变动自动更新:比如“产能利用率”,如果设计产能调整(比如新增设备),改一下基础参数,系统立马重新算“实际产量 / 设计产能”,不用再手动改 Excel 公式。
(3)结果可视化
实时看板盯进度:OEE、生产效率、交货准时率等核心指标,用柱状图、仪表盘展示(比如 OEE 低于 85% 时标红预警),车间主任不用翻多份报表,看一块看板就知道“设备效率够不够、订单能不能准时交”;
历史数据好追溯:比如“安全事故率”,按周、按月生成趋势图,能看最近安全管理有没有改善;“材料损耗率”关联具体生产批次,能追溯“哪批生产损耗高,是不是材料有问题”;
数据权限分得清:工人能看自己的“生产效率”,设备管理员看“设备故障率”,管理层看全车间 10 大指标,不用再担心数据被乱看、乱改。
(4)灵活适配
公式参数随时改:比如“生产效率”的“标准工时”变了,在系统里改一下基础数据,公式自动重新计算,不用重新搭模块做计算;
新增场景轻松加:如果车间要加“能耗相关公式”,直接复制现有公式配置逻辑,新增“能耗字段”就能算,不用再找开发进行二开;
对接其他系统:如果车间有 ERP、MES等系统,织信能直接打通数据(比如从 ERP 拿“订单数”算交货准时率,从 MES 拿“设备运行数据”算 OEE),不用多个系统来回切换去填数。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