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医院PACS医学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源码

简介: 图像后处理与重建•MPR\CPR(三维多平面重建)•VRT(三维容积重建)•SSD(三维表面重建)•VE(虚拟内窥镜)•MIP(最大密度投影)、MinIP(最小密度投影)•CalSCore(心脏图像冠脉钙化积分)

三维后处理功能是临床数字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PACS系统整合后,能帮助医院构建完整的影像管理及三维影像后处理平台,实现在任意PACS终端进行三维影像后处理工作。

三维后处理方案可与PACS系统无缝集成,帮助放射科室整合影像后处理及存储/交换/管理的流程,构建以PACS平台为中心的统一工作流,并通过该平台将实时动态的三维影像延伸至临床科室,帮助放射科室与临床科室更高效合作与沟通, 以提供更好的病患关护。

三维影像后处理功能,包括三维多平面重建、三维容积重建、三维表面重建、三维虚拟内窥镜、最大/小密度投影、心脏动脉钙化分析等功能。

2.png

一、三维重建技术的基本原理

在PACS系统中,三维重建技术是基于一系列二维切片图像,通过数学和计算机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还原出物体的三维结构。这种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CT、MRI(核磁共振)等。

二、应用过程

一个完整的三维重建过程包括从PACS系统获取数据、预处理、配准、重建和可视化。

前提: 从PACS系统获取数据

首先,从PACS系统中导出原始的二维图像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是DICOM格式的文件,需要使用相关库进行读取和解析。

1. 图像预处理

首先,从PACS系统中导出原始的二维图像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含噪声、伪影等影响三维重建效果的因素,因此需要进行预处理。

2. 图像配准

图像配准是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获取的图像进行对齐,以便在后续步骤中进行融合。

3. 三维重建

接下来,使用预处理过的二维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将二维切片堆叠为三维结构。

4. 三维模型可视化

最后,我们将重建的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三维模型的渲染和交互。

PACS系统可实现检查预约、病人信息登记、计算机阅片、电子报告书写、胶片打印、数据备份等一系列满足影像科室日常工作的功能。

三、系统特点

•开放式体系结构,完全符合DICOM3.0标准,提供HL7标准接口,可实现与提供相应标准接口的HIS系统以及其他医学信息系统间的数据通信。

•全面PACS/RIS,实现对不同设备、不同图像信息的处理。

•多种临床工具包,可对图像进行多种增强处理、测量、标注,充分发挥电子胶片的特点。

•支持WORKLIST功能,自动化工作流程。

•有效解决大容量图像存储问题,支持多种存储方式和多种备份方式。

•报告单有多种模式及自定义样式。

•集成三维影像后处理功能。

四、功能介绍

(1)申请与预约登记

•支持刷卡从HIS系统获取病人信息功能,支持磁卡、IC卡、条码输入、手工输入。

•支持电子申请单、扫描纸质申请单。

•具有收费管理功能。

•支持打印预约申请单、支持打印条码。

•支持语音排队叫号。

(2)影像采集

•采用多种方式获取影像,支持各种标准及非标准数字或模拟视频接口图像格式。

•标准DICOM影像采集功能

•非标准DICOM影像采集功能

•视频采集功能

(3)影像存储

影像存储前,系统采用先进的图像压缩技术对医学图像进行压缩。支持磁盘库、光盘库等多种存储方式,系统采用双机备份、异地备份、防火墙等多种安全体系,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4)分析诊断报告

•提供专业丰富的诊断模板,并可以由医生添加、修改、删除,并可设置使用权限,可设置成医生独用或公用;

•支持自定义报告样式,支持图文混排;

•报告支持多级医生审核,支持典型病例管理;

•报告所见即所得,支持报告打印自动缩放。

(5)影像处理

•支持高清竖屏显示;

•窗宽窗位的预设和影像上鼠标拉拖方式连续调整窗口准位;

•提供定位图、定位线浏览模式;

•同屏分格显示病人不同体位、不同设备的影像,供诊断比较;

•影像漫游、无级缩放、局部放大;CT值坐标方式显示;

•提供图像标注,角度、面积等测量,支持骨密度测量;

•提供胶片打印功能,多种影像排列和影像组合方式输出。

(6)统计分析

统计报表集成了多项统计功能,如:病人统计表、医生工作量统计表、仪器信息统计表。

(7)图像后处理与重建

•MPR\CPR(三维多平面重建)

•VRT(三维容积重建)

•SSD(三维表面重建)

•VE(虚拟内窥镜)

•MIP(最大密度投影)、MinIP(最小密度投影)

•CalSCore(心脏图像冠脉钙化积分)

相关文章
|
24天前
|
C++
基本二叉树与排序二叉树(C++源码)
本程序实现二叉树基本操作与二叉排序树应用。支持前序建树、四种遍历、求深度、叶子数、第K层节点数及查找功能;并实现二叉排序树的构建、中序输出与查找比较次数统计,分析不同插入顺序对树形态和查找效率的影响。
|
7月前
|
编译器 C++ 容器
【c++丨STL】基于红黑树模拟实现set和map(附源码)
本文基于红黑树的实现,模拟了STL中的`set`和`map`容器。通过封装同一棵红黑树并进行适配修改,实现了两种容器的功能。主要步骤包括:1) 修改红黑树节点结构以支持不同数据类型;2) 使用仿函数适配键值比较逻辑;3) 实现双向迭代器支持遍历操作;4) 封装`insert`、`find`等接口,并为`map`实现`operator[]`。最终,通过测试代码验证了功能的正确性。此实现减少了代码冗余,展示了模板与仿函数的强大灵活性。
195 2
|
8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员工屏幕监控系统之 C++ 图像差分算法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屏幕监控系统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其中常用的图像差分算法,该算法通过比较相邻两帧图像的像素差异,检测屏幕内容变化,如应用程序切换等。文中提供了C++实现代码,并介绍了其在实时监控、异常行为检测和数据压缩等方面的应用,展示了其实现简单、效率高的特点。
205 15
|
9月前
|
存储 算法 C++
【C++数据结构——图】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的存储(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任务要求编写程序实现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的存储。需掌握带权有向图、图的邻接矩阵及邻接表的概念。邻接矩阵用于表示顶点间的连接关系,邻接表则通过链表结构存储图信息。测试输入为图的顶点数、边数及邻接矩阵,预期输出为Prim算法求解结果。通关代码提供了完整的C++实现,包括输入、构建和打印邻接矩阵与邻接表的功能。
290 10
|
10月前
|
编译器 C语言 C++
【c++丨STL】list模拟实现(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如何模拟实现C++中的`list`容器。`list`底层采用双向带头循环链表结构,相较于`vector`和`string`更为复杂。文章首先回顾了`list`的基本结构和常用接口,然后详细讲解了节点、迭代器及容器的实现过程。 最终,通过这些步骤,我们成功模拟实现了`list`容器的功能。文章最后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并简要总结了实现过程中的关键点。 如果你对双向链表或`list`的底层实现感兴趣,建议先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后再阅读本文,以便更好地理解内容。
218 1
|
11月前
|
C语言 C++ 容器
【c++丨STL】string模拟实现(附源码)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模拟实现C++ STL中的`string`类,包括其构造函数、拷贝构造、赋值重载、析构函数等基本功能,以及字符串的插入、删除、查找、比较等操作。文章还展示了如何实现输入输出流操作符,使自定义的`string`类能够方便地与`cin`和`cout`配合使用。通过这些实现,读者不仅能加深对`string`类的理解,还能提升对C++编程技巧的掌握。
455 5
|
存储 编译器 C++
【C++篇】揭开 C++ STL list 容器的神秘面纱:从底层设计到高效应用的全景解析(附源码)
【C++篇】揭开 C++ STL list 容器的神秘面纱:从底层设计到高效应用的全景解析(附源码)
203 2
|
8月前
|
编译器 C++ 开发者
【C++篇】深度解析类与对象(下)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学习了C++的基础类与对象概念,包括类的定义、对象的使用和构造函数的作用。在这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C++类的一些重要特性,如构造函数的高级用法、类型转换、static成员、友元、内部类、匿名对象,以及对象拷贝优化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理念,提升代码的健壮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编译器
c++模板初阶----函数模板与类模板
class 类模板名private://类内成员声明class Apublic:A(T val):a(val){}private:T a;return 0;运行结果:注意:类模板中的成员函数若是放在类外定义时,需要加模板参数列表。return 0;
114 0
|
4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程序员
c++的类(附含explicit关键字,友元,内部类)
本文介绍了C++中类的核心概念与用法,涵盖封装、继承、多态三大特性。重点讲解了类的定义(`class`与`struct`)、访问限定符(`private`、`public`、`protected`)、类的作用域及成员函数的声明与定义分离。同时深入探讨了类的大小计算、`this`指针、默认成员函数(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赋值重载)以及运算符重载等内容。 文章还详细分析了`explicit`关键字的作用、静态成员(变量与函数)、友元(友元函数与友元类)的概念及其使用场景,并简要介绍了内部类的特性。
18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