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泛型概念
Java泛型是一种在编译时进行类型检查和类型推断的机制,它可以让我们编写更加通用、可重用的代码,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保证了类型安全。
Java泛型的核心思想是类型参数化,即在类、接口或方法的定义中使用类型参数来代替具体的类型,这些类型参数在实例化时被具体类型替换,从而实现了通用性和类型安全。
主要特性包括
- 类型参数:在类、接口或方法的定义中使用类型参数来代替具体的类型。例如,List<E>中的E就是类型参数。
- 类型擦除:Java泛型在编译时实现类型安全检查,但在运行时会将泛型类型的信息擦除,转换为原始类型。这是为了保持与Java早期版本的兼容性,同时减少运行时的开销。例如,List<String>在运行时会被擦除为List。
- 上限和下限:使用通配符(?)可以指定泛型类型的上限或下限,从而限制可用的类型范围。例如,<? extends Number>表示只能使用Number及其子类类型。
- 泛型类和泛型接口:在类或接口的定义中使用类型参数,从而实现类或接口的通用性。例如,List<E>就是一个泛型类,Comparable<T>就是一个泛型接口。
- 泛型方法:在方法的定义中使用类型参数,从而实现方法的通用性。例如,Collections.sort(List<T>)就是一个泛型方法。
Java泛型的优点
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重用性,同时保证类型安全。它可以在编译时检查类型错误,避免了运行时出现类型转换异常等问题。但是,由于Java泛型的类型擦除机制,会导致一些限制,如无法使用基本类型作为类型参数、无法获取泛型类型的具体类型等。因此,在使用Java泛型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限制。
示例
定义了一个Pair类,它有两个类型参数T和U,分别表示第一个元素和第二个元素的类型。Pair类有一个构造方法,可以用来创建Pair对象,并提供了获取和设置元素的方法。
public class Pair<T, U> { private T first; private U second; public Pair(T first, U second) { this.first = first; this.second = second; } public T getFirst() { return first; } public U getSecond() { return second; } public void setFirst(T first) { this.first = first; } public void setSecond(U second) { this.second = second; } public static <T> Pair<T, T> createPair(T first, T second) { return new Pair<T, T>(first, second); }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Comparable<T>> T max(T[] array) { if (array == null || array.length == 0) { return null; } T max = array[0];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i++) { if (array[i].compareTo(max) > 0) { max = array[i]; } } return ma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