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Swing】3D山脉模型实现

简介: 【Java Swing】3D山脉模型实现

核心理念:递归

其实3D山脉基本思路可以认为是平面山脉谢冰斯基三角形的结合体,具体实现之前请大家先了解一个取中点时第一个技巧,即取两个点中点时需要让中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或同时减或加上一个极小的随机值,来产生山脉连绵起伏的效果,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些人将其称为中值震荡点,咱们就暂且这么称呼它吧

初步思路:

1.图中随机选取三个点

2.然后取中值震荡点

3.连接相应的顶点和中值震荡点

4.然后不断迭代,迭代到一定次数结束迭代

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recur3D(Graphics g, double x1,  double y1,double x2, double y2,double x3,double y3, int range) {                                                
            if (range==0) {
                int[] px = { (int)x1, (int)x2, (int)x3 };
                int[] py = { (int)y1, (int)y2, (int)y3 };
                g.drawPolygon(px, py, 3);
                return;
            }else {
                Random rand=new Random();
                int num=rand.nextInt(range*2)-range;
                double ax,ay,bx,by,cx,cy;

                    ax = (x1 + x2) / 2 ;
                    ay = (y1 + y2) / 2 + num;
                    bx = (x1 + x3) / 2;
                    by = (y1 + y3) / 2 + num;
                    cx = (x2 + x3) / 2;
                    cy = (y2 + y3) / 2 + num;
                //以上全部都是在y轴上取震荡点,造成起伏效果,其实也可以在x轴上震荡
                range*=0.55;
                recur3D(g, x1, y1, ax, ay, bx, by, range);
                recur3D(g, x2, y2, ax, ay, cx, cy, range);
                recur3D(g, x3, y3, cx, cy, bx, by, range);
                recur3D(g, ax, ay, cx, cy, bx, by, range);
            }
    }

效果图

结果我发现山脉上出现了许多的裂缝,其实这不难理解在取中值震荡点时可能取到同一个点,从而造成割裂,解决方案的话就是使用一个数组储存中值震荡点,如果取到过就直接使用,如果未储存就求取中值震荡点

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recur3D(Graphics g, double x1,  double y1,double x2, double y2,double x3,double y3, int range) {
        //我用的range为100
        if (range==0) {
            int[] px = { (int)x1, (int)x2, (int)x3 };
            int[] py = { (int)y1, (int)y2, (int)y3 };        
            g.drawPolygon(px, py, 3);
            return;
        }else {
            Random rand=new Random();
            int num=rand.nextInt(range*2)-range;
            double ax,ay,bx,by,cx,cy;
            int u=0,j=0,o=0;
            boolean f1=true;
            boolean f2=true;
            boolean f3=true;
            for(int i=0;i<counts;i++) {
                if((x1 == po[i].x1&&x2==po[i].x2&&y1==po[i].y1&&y2==po[i].y2)
                     ||(x1==po[i].x2&&x2==po[i].x1&&y1==po[i].y2&&y2==po[i].y1)){
                        f1=false;
                        u=i;
                        break;
                     }
            }
            for(int i=0;i<counts;i++) {
                if((x2 == po[i].x1&&x3==po[i].x2&&y2==po[i].y1&&y3==po[i].y2)
                     ||(x2==po[i].x2&&x3==po[i].x1&&y2==po[i].y2&&y3==po[i].y1)){
                        f2=false;
                        j=i;
                        break;
                     }
            }
            for(int i=0;i<counts;i++) {
                if((x1 == po[i].x1&&x3==po[i].x2&&y1==po[i].y1&&y3==po[i].y2)
                     ||(x1==po[i].x2&&x3==po[i].x1&&y1==po[i].y2&&y3==po[i].y1)){
                        f3=false;
                        o=i;
                        break;
                     }
            }
            if(!f1) {
                ax=po[u].X;
                ay=po[u].Y;
            } else {
                ax = (x1 + x2) / 2 ;
                ay = (y1 + y2) / 2 + num;
                Point p=new Point(x1,x2,y1,y2,ax,ay);
                counts++;
                po[counts-1]=p;
            }
            if(!f3) {
                bx=po[o].X;
                by=po[o].Y;
            } else {
                bx = (x1 + x3) / 2;
                by = (y1 + y3) / 2 + num;
                Point p=new Point(x1,x3,y1,y3,bx,by);
                counts++;
                po[counts-1]=p;
            }
            if(!f2) {
                cx=po[j].X;
                cy=po[j].Y;
            } else {
                cx = (x2 + x3) / 2;
                cy = (y2 + y3) / 2 + num;
                Point p=new Point(x2,x3,y2,y3,cx,cy);
                counts++;
                po[counts-1]=p;
            }
            range*=0.55;
            recur3D(g, x1, y1, ax, ay, bx, by, range);
            recur3D(g, x2, y2, ax, ay, cx, cy, range);
            recur3D(g, x3, y3, cx, cy, bx, by, range);
            recur3D(g, ax, ay, cx, cy, bx, by, range);
        }
    }

效果如下

其实还可以添加颜色来使其更美观,如

            g.setColor(new Color(0,140,0,new Random().nextInt(40)));

大功告成,感谢观众老爷们阅读 ≧◇≦,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缓存 前端开发 Java
Java类加载机制与双亲委派模型
本文深入解析Java类加载机制,涵盖类加载过程、类加载器、双亲委派模型、自定义类加载器及实战应用,帮助开发者理解JVM核心原理与实际运用。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生成中的可控性研究与应用(229)
本文深入探讨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自然语言生成(NLG)中的可控性研究,分析当前生成模型面临的“失控”挑战,如数据噪声、标注偏差及黑盒模型信任问题,提出Java技术在数据清洗、异构框架融合与生态工具链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条件注入、强化学习与模型融合等策略,实现文本生成的精准控制,并结合网易新闻与蚂蚁集团的实战案例,展示Java在提升生成效率与合规性方面的卓越能力,为金融、法律等强监管领域提供技术参考。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生物信息学基因功能预测中的优化与应用(223)
本文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在生物信息学中基因功能预测的优化与应用。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算法,提升基因功能预测的准确性与效率,助力医学与农业发展。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数据可视化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电商用户流失预测与留存策略制定中的应用(217)
本文探讨 Java 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电商用户流失预测与留存策略中的应用。通过构建高精度预测模型与动态分层策略,助力企业提前识别流失用户、精准触达,实现用户留存率与商业价值双提升,为电商应对用户流失提供技术新思路。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分布式计算
Java 大视界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风险压力测试中的应用与验证(211)
本文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风险压力测试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多源数据采集、模型构建与优化,结合随机森林、LSTM等算法,实现信用风险动态评估、市场极端场景模拟与操作风险预警。案例分析展示了花旗银行与蚂蚁集团的智能风控实践,验证了技术在提升风险识别效率与降低金融风险损失方面的显著成效。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对抗训练与鲁棒性提升(205)
本文探讨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对抗训练与鲁棒性提升,分析对抗攻击原理,结合Java技术构建对抗样本、优化训练策略,并通过智能客服等案例展示实际应用效果。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分布式计算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中的优化与应用(199)
本文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在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中的优化与应用。面对传统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结合Hadoop、Spark与深度学习框架,实现了高效、精准的分类。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Java在数据处理、模型融合与参数调优中的强大能力,推动遥感图像分类迈向新高度。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游戏用户行为分析与游戏平衡优化中的应用(190)
本文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在游戏用户行为分析及游戏平衡优化中的应用。通过数据采集、预处理与聚类分析,开发者可深入洞察玩家行为特征,构建个性化运营策略。同时,利用回归模型优化游戏数值与付费机制,提升游戏公平性与用户体验。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舆情分析中的情感倾向判断与话题追踪(185)
本篇文章深入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舆情分析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情感倾向判断与话题追踪的技术实现。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Java生态工具如Hadoop、Hive、Weka和Deeplearning4j进行舆情数据处理、情感分类与趋势预测,揭示了其在企业品牌管理与政府决策中的重要价值。文章还展望了多模态融合、实时性提升及个性化服务等未来发展方向。
|
4月前
|
Java 数据库连接 API
Java 对象模型现代化实践 基于 Spring Boot 与 MyBatis Plus 的实现方案深度解析
本文介绍了基于Spring Boot与MyBatis-Plus的Java对象模型现代化实践方案。采用Spring Boot 3.1.2作为基础框架,结合MyBatis-Plus 3.5.3.1进行数据访问层实现,使用Lombok简化PO对象,MapStruct处理对象转换。文章详细讲解了数据库设计、PO对象实现、DAO层构建、业务逻辑封装以及DTO/VO转换等核心环节,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Java对象模型实现案例。通过分层设计和对象转换,实现了业务逻辑与数据访问的解耦,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177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