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1)
1、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
1. #include<stdio.h> 2. int main() 3. { 4. char s[] = "\\123456\123456\t"; 5. printf("%d\n", strlen(s)); 6. return 0; 7. }
A: 12 B: 13 C: 16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
这里就涉及反斜杠的知识点。"\\"意思为对反斜杠进行转义,让它成为普通的反斜杠;\后跟数字最多跟三位,而且三个数子代表八进制,它会转义为后面三位数字所对应的ASCII表所对应字符,这里是123,对应10进制为83,ASCII表对应字符S
\t转义为制表符,总该题可理解为
所以答案为12
验证与拓展
我们可以对以上代码进行一个验证和一个拓展为,我们将该字符内容打印出来看是否正确
这里我们看到如我们上面猜想一般,这一由于\t是制表符,所以不参与答应
思考
怎么才能打印出制表符 ?
(2)
2、若有以下程序,则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1. #include <stdio.h> 2. #define N 2 3. #define M N + 1 4. #define NUM (M + 1) * M / 2 5. int main() 6. { 7. printf("%d\n", NUM); 8. return 0; 9. }
A: 4 B: 8 C: 9 D: 6
答案:B
解析
这道题的知识点博主在《程序环境和预处理超详细讲解》里有讲
这里博主就不做过多讲解了,具体过程如下
验证如下
(3)
3、如下函数的 f(1) 的值为( )
1. int f(int n) 2. { 3. static int i = 1; 4. if(n >= 5) 5. return n; 6. n = n + i; 7. i++; 8. return f(n); 9. }
A: 5 B: 6 C: 7 D: 8
答案:C
解析
这道题考察了递归与静态变量,注意:静态变量存储在静态区,static变量是指静态的变量,不管是在全局还是局部声明的static变量都存放于程序的全局变量区域,所以它的生命周期是从程序开始到程序结束。但是static变量的作用域并不等同于它的生存周期,它的作用域决定于它被定义的位置。可以认为static变量的作用域<=生存周期。 静态全局变量与静态局部变量的区别仅是作用域不同。
所以此处的i会不断相加、
答案为7
验证如下
拓展
此时的i也没有销毁,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发现当第二次调用该函数的时候 ,变为了5,这是因为第一次调用该函数后i并没有被销毁,第一次结束时为i=4,所以1+4满足条件。跳出返回;
(4)
4、下面3段程序代码的效果一样吗( )
1. int b; 2. (1)const int *a = &b; 3. (2)int const *a = &b; 4. (3)int *const a = &b;
A: (2)=(3) B: (1)=(2) C: 都不一样 D: 都一样
答案:B
解析
const修饰变量,表示希望此变量只有可读性,防止被直接修改
(1)当把 const 放最前面的时候,它修饰的就是 *p,那么 *p 就不可变。*p 表示的是指针变量 p 所指向的内存单元里面的内容,此时这个内容不可变。其他的都可变,如 p 中存放的是指向的内存单元的地址,这个地址可变,即 p 的指向可变。但指向谁,谁的内容就不可变。
(2)此时 const 修饰的是 p,所以 p 中存放的内存单元的地址不可变,而内存单元中的内容可变。即 p 的指向不可变,p 所指向的内存单元的内容可变。
(3)此时 *p 和 p 都被修饰了,那么 p 中存放的内存单元的地址和内存单元中的内容都不可变。
所以(1)=(2),选B
(5)
5、对于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 struct X{short s;int i;char c;},sizeof(X)等于sizeof(s) + sizeof(i) + sizeof(c)
B: 对于某个double变量 a,可以使用 a == 0.0 来判断其是否为零
C: 初始化方式 char a[14] = "Hello, world!"; 和char a[14]; a = "Hello, world!";的效果相同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D
解析
A选项对于结构体大小的讲解请看博主的《详解自定义类型:结构体,枚举,联合》
A选项,没有考虑内存对齐。B选项,考察double类型的比较,由于浮点数存在误差,不能直接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通常采用比较两数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一个很小的数字(具体的可自己设定这样一个数,作为误差)来确定是否相等。C选项,a为数组首地址是常量不能改变,所以A,B,C都是错的,选择D
编程题
题一
题目要求
验证尼科彻斯定理,即:任何一个整数m的立方都可以写成m个连续奇数之和。
例如:
1^3=1
2^3=3+5
3^3=7+9+11
4^3=13+15+17+19
输入一个正整数m(m≤100),将m的立方写成m个连续奇数之和的形式输出。
数据范围: 1≤m≤100
输入描述:
输入一个int整数
输出描述:
输出分解后的string
示例
代码实现
1. #include <stdio.h> 2. 3. int main() { 4. int n; 5. while (scanf("%d", &n) != EOF) { 6. int start = n * n - n + 1; 7. printf("%d", start); 8. int i; 9. for (i = 1; i < n; i++) { 10. printf("+%d", start + 2 * i); 11. } 12. 13. printf("\n"); 14. } 15. 16. return 0; 17. }
题二
题目要求
等差数列 2,5,8,11,14。。。。
(从 2 开始的 3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输出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
数据范围: 1≤n≤1000
输入描述:
输入一个正整数n。
输出描述:
输出一个相加后的整数。
示例
代码实现
1. #include<stdio.h> 2. 3. int fun(int n) 4. { 5. return 3*n -1; 6. } 7. 8. int main() 9. { 10. int n; 11. 12. while(EOF != scanf("%d",&n)) 13. { 14. int sum=0; 15. for(int i=1;i<=n;i++) 16. { 17. sum += fun(i); 18. } 19. printf("%d\n",sum); 20. } 21. 22. return 0; 23. }
总结
关于今日练习讲解到这儿,欢迎各位留言交流以及批评指正,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或者觉得作者写的还不错可以点一下关注,点赞,收藏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