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成为Go贡献者 完成不多时,就如愿以偿,为Golang做出了微小贡献
在研究Rabin–Karp算法时, 翻阅internal/bytealg包,发现了两行重复的
go build
指令,如获至宝, 当晚就提了pull request
之后
gopherbot
会commented,提供一个 go-review.googlesource.com的链接. 在这里, Reviewers们会对这次CL进行code review,并做出评论.
我这次的Reviewers是鼎鼎大名的Ian Lance Taylor,Go Team核心成员, 至今还身在开源第一线, 乐此不疲. 作为gccgo的作者,大佬在GCC社区也很活跃
过程中有很多不解,如那个REPLY我无法编辑,请教了编译器领域的Ben Shi,大佬给Go提交了数万行代码,commits次数常年居于前50, 不折不扣的当下国内Go语言贡献第一人.
但由于是我第一次提交CL,有很多格式不规范的地方,Ian大佬都不厌其烦耐心指正,令我惊叹其严谨负责, 诧讶这么一位高屋建瓴成名多时的前辈,竟可以事无巨细更不厌其烦,去指正这些看似无关紧要并无技术含量的问题.
任何一个行业中,总有一小批想想就很兴奋的大师级人物,ta们远远走在前面,背景缥缈而伟岸,却让懵懵懂懂的后来者,不乏追随的勇气和梦想。
(感觉浪费了大佬们的时间,愧疚..)
需要按这个格式来提交,如:
net/http: frob the quux before blarfing(包名:改动) [longer description here in the body] (更长的描述,也可不填) Fixes #nnnn (只写#数字即可,不用加 golang/go)
解决掉问题后, 使得TryBots are happy., 之后就
Change has been successfully cherry-picked
. 这样这次改动就合并到了Go项目中, 之前在Github提的PR也会关闭
这无足轻重的一次改动,于golang只是大河浩瀚浪花一点,对我却是里程碑式的一大步. 更希望这是深入理解源码的进军号角,更是引玉之砖再启潘江陆海
Go Go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