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串的练习(C语言)

简介: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串的练习(C语言)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串的练习(C语言)


作者:命运之光
专栏:数据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验四 串的练习
实验环境:Visual C++或Dev C++
实验目的:
1、掌握串的定义;
2、掌握串在顺序存储方式下的求子串,模式匹配等相关操作。
实验内容:
题1:求子串
实验提示:
静态存储的字符串求子串问题的程序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在主串中查找子串,具体实现是字符数组的基本操作。

1) 从pos位置开始取串S放到新串Sub中
2)手工添加字符串结束标记'\0'
题2: 字符串模式匹配BF算法
实验提示:

通过字符串模式匹配程序理解布鲁特—福斯算法。

从主串S的第pos个字符起和模式的第一个字符相比较,若相等,则继续逐个比较后续字符;否则从主串的下一个字符起再重新和模式的字符比较。依次类推,直至模式T中的每个字符依次和主串S中的一个连续的字符序列相等,此时匹配成功,定位函数返回和模式T中第一个字符相等的字符在主串S中的序号。否则匹配不成功,定位函数返回零。


实验四 串的练习

一、需求分析

问题一:
静态存储的字符串求子串问题的程序实现在主串中查找子串。
1)从pos位置开始取串s放到新串Sub中;
2)手工添加字符串结束标记”/0”;
问题二:
通过字符串模式匹配程序理解布鲁特-福斯算法。
从主串S的第pos个字符起和模式的第一个字符相比较,若相等,则继续逐个比较后续字符;否则从主串的下一个字符起再重新和模式的字符比较。依次类推,直至模式T中的每个字符依次和主串S中的一个连续的字符序列相等此时匹配成功,定位函数返回和模式T中第一个字符相等的字符在主串S中的序号。否则匹配不成功,定位函数返回零。


二、概要设计

1.用结构体定义一个串

typedef struct {
    char str[Maxsize];
    int length;
}String;
定义字符串大小char str[Maxsize];
定义串的长度int length;

2.主程序

int main() {
    String S;//定义主串 
    String sub;//定义的新串 
    char str[Maxsize];
    printf("请输入一串字符:\n");
    for (int i = 0; i < Maxsize; i++)//输入10个字符 
    {
        scanf("%c", &str[i]);
    }
    StrAssign(S, str);
    printf("子串为:\n");
    SubString(sub, S, 2, 5);// (sub, S, x, y),x,y来定义求出的子串 
    return 0;
}
在主程序中调用自定义函数SubString(String& sub, String S, int pos, int len)来求子串


三、详细设计

问题一:
1.串的定义顺序储存

typedef struct {
    char str[Maxsize];
    int length;
}String;

2.串赋值

int StrAssign(String& S, char str[])
{
    for (int i = 0; str[i] != '\0'; i++)
    {
        S.str[i] = str[i];
        S.length = i + 1;
    }
    return 0;
}

3.求字串

int SubString(String& sub, String S, int pos, int len) {
    if ((pos + len) > S.length)
    {
        return -1;
    }
    for (int i = pos; i < (pos + len); i++)//从pos位置开始放入新sub串中 
    {
        sub.str[i - pos] = S.str[i];
        printf("%c", sub.str[i - pos]);
    }
    return 0;
}

4.主函数

int main() {
    String S;//定义主串 
    String sub;//定义的新串 
    char str[Maxsize];
    printf("请输入一串字符:\n");
    for (int i = 0; i < Maxsize; i++)//输入10个字符 
    {
        scanf("%c", &str[i]);
    }
    StrAssign(S, str);
    printf("子串为:\n");
    SubString(sub, S, 2, 5);// (sub, S, x, y),x,y来定义求出的子串 
    return 0;
}

问题二:
1.串的BF模式匹配,B为主串,A为模式串。

int mate(char* B, char* A) {
    int i = 0, j = 0;
    while (i < strlen(B) && j < strlen(A)) {
        if (B[i] == A[j]) {
            i++;
            j++;
        }
        else {
            //匹配失败时,i 向后移动一位,j 重置
            i = i - j + 1;
            j = 0;
        }
    }
    //跳出循环有两种可能,i=strlen(B)说明已经遍历完主串,匹配失败;j=strlen(A),说明模式串遍历完成,在主串中成功匹配
    if (j == strlen(A)) {
        return i - strlen(A) + 1;
    }
    //运行到此,为 i==strlen(B) 的情况,模式匹配失败
    return -1;
}

2.主函数

int main() {
    myString B = "ababcabcacbab";
    myString A = "abcac";
    int res = mate(B, A);
    if (res == -1) {
        printf("模式匹配失败,主串中不含模式串\n");
    }
    else
    {
        printf("匹配成功,主串中定义到模式串的位置为:%d", res);
    }
    return 0;
}


四、调试分析

简单分析:
问题一:
实现字符串中求子串,整的来说步骤简单,首先定义出顺序表用来装串,后对串进行赋值,再进行求子串,实现操作,其中要注意取地址传参的一些问题,因为实验要求并未要求传入指定字符串大小,所以我通过#define MAXSIZE宏定义来实现传入字符串的长度,同理实验未要求查找指定字符串,所以我通过(sub, S, x, y),通过改变x,y来定义求出的子串。
问题二:
采用BF算法定位模式串在主串中的位置,就是简单粗暴的从主串的起始位置开始,不断地将模式串中的字符和主串中的字符进行对比。实现BF算法,首先要想好如何存储模式串和主串。
调试样例:
问题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经验:
问题一:实验要求简单就简单来,不必多加一些奇奇怪怪的指令。传参时要注意规范,否则输出结果会与预期结果不同。
问题二:BF算法的实现过程很"无脑",不包含任何技巧。程序中,借助i-strlen(A)+1 就可以得到成功模式匹配的次数,也就是模式串在主串中的位置。


五、测试结果

问题一:
输入主串求子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二:
通过改变myString B = "ababcabcacbab";myString A = "abcac";的值来实现特定值模式匹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附录:源程序代码(带注释)

问题一: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io.h>
#define Maxsize 10
typedef struct {
    char str[Maxsize];
    int length;
}String;
//串赋值
int StrAssign(String& S, char str[])
{
    for (int i = 0; str[i] != '\0'; i++)
    {
        S.str[i] = str[i];
        S.length = i + 1;
    }
    return 0;
}
//求子串
int SubString(String& sub, String S, int pos, int len) {
    if ((pos + len) > S.length)
    {
        return -1;
    }
    for (int i = pos; i < (pos + len); i++)//从pos位置开始放入新sub串中 
    {
        sub.str[i - pos] = S.str[i];
        printf("%c", sub.str[i - pos]);
    }
    return 0;
}

int main() {
    String S;//定义主串 
    String sub;//定义的新串 
    char str[Maxsize];
    printf("请输入一串字符:\n");
    for (int i = 0; i < Maxsize; i++)//输入10个字符 
    {
        scanf("%c", &str[i]);
    }
    StrAssign(S, str);
    printf("子串为:\n");
    SubString(sub, S, 2, 5);// (sub, S, x, y),x,y来定义求出的子串 
    return 0;
}

问题二: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STR_LEN 100
typedef char myString[STR_LEN];
//串普通模式匹配算法的实现函数,其中 B是主串,A是模式串
int mate(char* B, char* A) {
    int i = 0, j = 0;
    while (i < strlen(B) && j < strlen(A)) {
        if (B[i] == A[j]) {
            i++;
            j++;
        }
        else {
            //匹配失败时,i 向后移动一位,j 重置
            i = i - j + 1;
            j = 0;
        }
    }
    //跳出循环有两种可能,i=strlen(B)说明已经遍历完主串,匹配失败;j=strlen(A),说明模式串遍历完成,在主串中成功匹配
    if (j == strlen(A)) {
        return i - strlen(A) + 1;
    }
    //运行到此,为 i==strlen(B) 的情况,模式匹配失败
    return -1;
}
int main() {
    myString B = "ababcabcacbab";
    myString A = "abcac";
    int res = mate(B, A);
    if (res == -1) {
        printf("模式匹配失败,主串中不含模式串\n");
    }
    else
    {
        printf("匹配成功,主串中定义到模式串的位置为:%d", res);
    }
    return 0;
}
适用于:
大一数据结构实验课实验报告——串的练习(C语言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文章
|
3月前
|
算法 数据处理 C语言
C语言中的位运算技巧,涵盖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实用技巧及示例代码,并讨论了位运算的性能优势及其与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
本文深入解析了C语言中的位运算技巧,涵盖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实用技巧及示例代码,并讨论了位运算的性能优势及其与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这一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
97 1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搜索推荐
【趣学C语言和数据结构100例】91-95
本文涵盖多个经典算法问题的C语言实现,包括堆排序、归并排序、从长整型变量中提取偶数位数、工人信息排序及无向图是否为树的判断。通过这些问题,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排序算法、数据处理方法和图论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算法理解。
81 4
|
3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趣学C语言和数据结构100例】86-90
本文介绍并用C语言实现了五种经典排序算法: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每种算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如直接插入排序适合小规模或基本有序的数据,快速排序则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具有较高的效率。通过学习这些算法,读者可以加深对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4 4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数据处理
【趣学C语言和数据结构100例】81-85
本文介绍了五个经典算法问题及其C语言实现,涵盖图论与树结构的基础知识。包括使用BFS求解单源最短路径、统计有向图中入度或出度为0的点数、统计无向无权图各顶点的度、折半查找及二叉排序树的查找。这些算法不仅理论意义重大,且在实际应用中极为广泛,有助于提升编程能力和数据结构理解。
63 4
|
3月前
|
算法 数据可视化 数据建模
【趣学C语言和数据结构100例】76-80
本文介绍了五种图论算法的C语言实现,涵盖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及广度优先搜索(BFS)和深度优先搜索(DFS)的邻接表与邻接矩阵实现。层次遍历使用队列按层访问二叉树节点;BFS利用队列从源节点逐层遍历图节点,适用于最短路径等问题;DFS通过递归或栈深入图的分支,适合拓扑排序等场景。这些算法是数据结构和算法学习的基础,对提升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69 4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vr&ar
【趣学C语言和数据结构100例】71-75
本文介绍了五个C语言数据结构问题及其实现,涵盖链表与二叉树操作,包括按奇偶分解链表、交换二叉树左右子树、查找节点的双亲节点、计算二叉树深度及求最大关键值。通过递归和遍历等方法,解决了理论与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有助于提升编程能力和数据结构理解。
59 4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C语言
【趣学C语言和数据结构100例】66-70
本书《趣学C语言和数据结构100例》精选了5个典型的数据结构问题及C语言实现,涵盖链表与数组操作,如有序集合的集合运算、有序序列表的合并、数组中两顺序表位置互换、三递增序列公共元素查找及奇偶数重排。通过详细解析与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的核心思想,提升编程技能。
47 4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C语言
【趣学C语言和数据结构100例】51-55
本文介绍了五个关于链表操作的C语言实现案例,包括删除单链表中的重复元素、从两个有序链表中查找公共元素、判断一个链表是否为另一链表的连续子序列、判断循环双链表是否对称及合并两个循环单链表。每个案例都详细解析了算法思路与实现方法,涵盖了链表操作的多种场景,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链表数据结构的应用,提升算法设计与编程能力。
57 4
|
5天前
|
定位技术 C语言
c语言及数据结构实现简单贪吃蛇小游戏
c语言及数据结构实现简单贪吃蛇小游戏
|
23天前
|
搜索推荐 C语言
数据结构(C语言)之对归并排序的介绍与理解
归并排序是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排序算法,通过递归将数组不断分割为子数组,直到每个子数组仅剩一个元素,再逐步合并这些有序的子数组以得到最终的有序数组。递归版本中,每次分割区间为[left, mid]和[mid+1, right],确保每两个区间内数据有序后进行合并。非递归版本则通过逐步增加gap值(初始为1),先对单个元素排序,再逐步扩大到更大的区间进行合并,直至整个数组有序。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空间复杂度为O(n),且具有稳定性,适用于普通排序及大文件排序场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