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 Python 多线程是鸡肋?

简介: 为什么有人说 Python 多线程是鸡肋?

为什么有人会说 Python 多线程是鸡肋?知乎上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常识中,多进程、多线程都是通过并发的方式充分利用硬件资源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怎么在 Python 中反而成了鸡肋?

有同学可能知道答案,因为 Python 中臭名昭著的 GIL,GIL 是什么?为什么会有 GIL?多线程真的是鸡肋吗? GIL 可以去掉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同时需要你有一点点耐心。

多线程是不是鸡肋,我们先做个实验,实验非常简单,就是将数字 "1亿" 递减,减到 0 程序就终止,这个任务如果我们使用单线程来执行,完成时间会是多少?使用多线程又会是多少?show me the code

# 任务
def decrement(n):
    while n > 0:
        n -= 1

单线程

import time
start = time.time()
decrement(100000000)
cost = time.time() - start
>>> 6.541690826416016

在我的4核 CPU 计算机中,单线程所花的时间是 6.5 秒。可能有人会问,线程在哪里?其实任何程序运行时,默认都会有一个主线程在执行。(关于线程与进程这里不展开,我会单独开一篇文章)

多线程

import threading
start = time.time()
t1 = threading.Thread(target=decrement, args=[50000000])
t2 = threading.Thread(target=decrement, args=[50000000])
t1.start() # 启动线程,执行任务
t2.start() # 同上
t1.join() # 主线程阻塞,直到t1执行完成,主线程继续往后执行
t2.join() # 同上
cost = time.time() - start
>>>6.85541033744812

创建两个子线程 t1、t2,每个线程各执行 5 千万次减操作,等两个线程都执行完后,主线程终止程序运行。结果,两个线程以合作的方式执行是 6.8 秒,反而变慢了。按理来说,两个线程同时并行地运行在两个 CPU 之上,时间应该减半才对,现在不减反增。

是什么原因导致多线程不快反慢的呢?

原因就在于 GIL ,在 Cpython 解释器(Python语言的主流解释器)中,有一把全局解释锁(Global Interpreter Lock),在解释器解释执行 Python 代码时,先要得到这把锁,意味着,任何时候只可能有一个线程在执行代码,其它线程要想获得 CPU 执行代码指令,就必须先获得这把锁,如果锁被其它线程占用了,那么该线程就只能等待,直到占有该锁的线程释放锁才有执行代码指令的可能。

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两个线程一起执行反而更加慢的原因,因为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在运行,其它线程只能等待,即使是多核CPU,也没办法让多个线程「并行」地同时执行代码,只能是交替执行,因为多线程涉及到上线文切换、锁机制处理(获取锁,释放锁等),所以,多线程执行不快反慢。

什么时候 GIL 被释放呢?

当一个线程遇到 I/O 任务时,将释放GIL。计算密集型(CPU-bound)线程执行 100 次解释器的计步(ticks)时(计步可粗略看作 Python 虚拟机的指令),也会释放 GIL。可以通过 sys.setcheckinterval()设置计步长度,sys.getcheckinterval() 查看计步长度。相比单线程,这些多是多线程带来的额外开销

CPython 解释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多线程是为了适应现代计算机硬件高速发展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产物,通过多线程使得 CPU 资源可以被高效利用起来,Python 诞生于1991年,那时候硬件配置远没有今天这样豪华,现在一台普通服务器32核64G内存都不是什么司空见惯的事,但是多线程有个问题,怎么解决共享数据的同步、一致性问题,因为,对于多个线程访问共享数据时,可能有两个线程同时修改一个数据情况,如果没有合适的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那么程序最终导致异常,所以,Python之父就搞了个全局的线程锁,不管你数据有没有同步问题,反正一刀切,上个全局锁,保证数据安全。这也就是多线程鸡肋的原因,因为它没有细粒度的控制数据的安全,而是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

这种解决办法放在90年代,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那时候的硬件配置还很简陋,单核 CPU 还是主流,多线程的应用场景也不多,大部分时候还是以单线程的方式运行,单线程不要涉及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效率反而比多线程更高(在多核环境下,不适用此规则)。所以,采用 GIL 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未必不可取,至少在当时是一种成本很低的实现方式。

那么把 GIL 去掉可行吗?

还真有人这么干多,但是结果令人失望,在1999年Greg Stein 和Mark Hammond 两位哥们就创建了一个去掉 GIL 的 Python 分支,在所有可变数据结构上把 GIL 替换为更为细粒度的锁。然而,做过了基准测试之后,去掉GIL的 Python 在单线程条件下执行效率将近慢了2倍。

Python之父表示:基于以上的考虑,去掉GIL没有太大的价值而不必花太多精力。

小结

CPython解释器提供了GIL(全局解释器锁)保证线程数据同步,那么有了 GIL,我们还需要线程同步吗?多线程在IO密集型任务中,表现又怎样呢?欢迎大家留言


目录
相关文章
|
4天前
|
Python
|
6天前
|
安全 调度 Python
探索Python中的并发编程:协程与多线程的比较
本文将深入探讨Python中的并发编程技术,重点比较协程与多线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通过对协程和多线程的原理解析,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两种并发编程模型的异同,并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方案来提升Python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
5天前
|
Java 测试技术 Python
Python的多线程允许在同一进程中并发执行任务
【5月更文挑战第17天】Python的多线程允许在同一进程中并发执行任务。示例1展示了创建5个线程打印"Hello World",每个线程调用同一函数并使用`join()`等待所有线程完成。示例2使用`ThreadPoolExecutor`下载网页,创建线程池处理多个URL,打印出每个网页的大小。Python多线程还可用于线程间通信和同步,如使用Queue和Lock。
20 1
|
5天前
|
数据处理 Python
Python并发编程:实现高效的多线程与多进程
Python作为一种高级编程语言,提供了强大的并发编程能力,通过多线程和多进程技术,可以实现程序的并发执行,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本文将介绍Python中多线程和多进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实现高效的并发编程,解决实际开发中的并发性问题。
|
6天前
|
Java Python
Python 内置库 多线程threading使用讲解
本文介绍Python中的线程基础。首先展示了单线程的基本使用,然后通过`threading`模块创建并运行多线程。示例中创建了两个线程执行不同任务,并使用`active_count()`和`enumerate()`检查线程状态。接着讨论了守护线程,主线程默认等待所有子线程完成,但可设置子线程为守护线程使其随主线程一同结束。`join()`方法用于主线程阻塞等待子线程执行完毕,而线程池能有效管理线程,减少频繁创建的开销,Python提供`ThreadPoolExecutor`进行线程池操作。最后提到了GIL(全局解释器锁),它是CPython的机制,限制了多线程并行执行的能力,可能导致性能下降。
15 1
|
6天前
|
消息中间件 程序员 调度
Python并发编程:利用多线程提升程序性能
本文探讨了Python中的并发编程技术,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多线程提升程序性能。通过分析多线程的原理和实现方式,以及线程间的通信和同步方法,读者可以了解如何在Python中编写高效的并发程序,提升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
6天前
|
并行计算 安全 测试技术
Python多线程
【4月更文挑战第13天】对比多线程与多进程:多线程适合I/O密集型任务,轻量级但受GIL限制;多进程适用于CPU密集型任务,能实现真正并行。多线程直接共享内存,多进程独立内存,各有优劣。
21 0
|
6天前
|
数据采集 安全 Java
Python的多线程,守护线程,线程安全
Python的多线程,守护线程,线程安全
|
6天前
|
并行计算 数据处理 开发者
Python并发编程:解析异步IO与多线程
本文探讨了Python中的并发编程技术,着重比较了异步IO和多线程两种常见的并发模型。通过详细分析它们的特点、优劣势以及适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项目需求的并发编程方式。
|
6天前
|
调度 Python 容器
【python】-详解进程与线程
【python】-详解进程与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