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数组-冒泡排序算法

简介: Java基础数组-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算法


1、每一次循环结束之后,都要找出最大的数据,放到参与比较的这堆数据的最右边。(冒出最大的那个气泡。)


2、核心:

拿着左边的数字和右边的数字比对,当左边 > 右边的时候,交换位置。

原始数据:

3, 2, 7, 6, 8

第1次循环:(最大的跑到最右边。)

2, 3, 7, 6, 8 (3和2比较,2 < 3,所以2和3交换位置)

2, 3, 7, 6, 8 (虽然不需要交换位置:但是3和7还是需要比较一次。)

2, 3, 6, 7, 8 (7和6交换位置)

2, 3, 6, 7, 8 (虽然不需要交换位置:但是3和7还是需要比较一次。)


经过第1次循环,此时剩下参与比较的数据:2, 3, 6, 7

第2次循环:

2, 3, 6, 7 (2和3比较,不需要交换位置)

2, 3, 6, 7 (3和6比较,不需要交换位置)

2, 3, 6, 7 (6和7比较,不需要交换位置)


经过第2次循环,此时剩下参与比较的数据:2, 3, 6

第3次循环:

2, 3, 6 (2和3比较,不需要交换位置)

2, 3, 6 (3和6比较,不需要交换位置)


经过第3次循环,此时剩下参与比较的数据:2, 3

第4次循环:

2, 3 (2和3比较,不需要交换位置)


参与比较的数据:9 8 10 7 6 0 11

第1次循环:

8 9 10 7 6 0 11 (第1次比较:交换)

8 9 10 7 6 0 11 (第2次比较:不交换)

8 9 7 10 6 0 11 (第3次比较:交换)

8 9 7 6 10 0 11 (第4次比较:交换)

8 9 7 6 0 10 11 (第5次比较:交换)

8 9 7 6 0 10 11 (第6次比较:不交换)

最终冒出的最大数据在右边:11


参与比较的数据:8 9 7 6 0 10

第2次循环:

8 9 7 6 0 10(第1次比较:不交换)

8 7 9 6 0 10(第2次比较:交换)

8 7 6 9 0 10(第3次比较:交换)

8 7 6 0 9 10(第4次比较:交换)

8 7 6 0 9 10(第5次比较:不交换)


参与比较的数据:8 7 6 0 9

第3次循环:

7 8 6 0 9(第1次比较:交换)

7 6 8 0 9(第2次比较:交换)

7 6 0 8 9(第3次比较:交换)

7 6 0 8 9(第4次比较:不交换)


参与比较的数据:7 6 0 8

第4次循环:

6 7 0 8(第1次比较:交换)

6 0 7 8(第2次比较:交换)

6 0 7 8(第3次比较:不交换)


参与比较的数据:6 0 7

第5次循环:

0 6 7(第1次比较:交换)

0 6 7(第2次比较:不交换)


参与比较的数据:0 6

第6次循环:

0 6 (第1次比较:不交换)

时间复杂度:O( n^2 )

空间复杂度:O(1)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3,1,6,2,5,8,4};
        //冒泡排序算法
        int count = 0;
        int count2 = 0;
        for(int i = arr.length-1;i>0;i--){
            for(int j = 0;j<i;j++) {
                //统计次数// 不管是否需要交换位置,总之是要比较一次的。
                count++;
                if (arr[j] > arr[j+1]) {
                    // 交换位置。
                    // arr[j] 和 arr[j+1] 交换
                    //arr[j] = arr[j+1];
                    int temp;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统计交换次数
                    count2++;
                }
            }
        }
        System.out.println("比较次数:" + count);
        System.out.println("交换次数:" + count2);
        for(int i = 0;i<arr.length;i++){
            System.out.println(arr[i]);
        }
    }
}


运行结果:


0a2653c851af460fa595bd959398a8f1.png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Java数组全解析:一维、多维与内存模型
本文深入解析Java数组的内存布局与操作技巧,涵盖一维及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内存模型,以及数组常见陷阱和性能优化。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开发者彻底理解数组本质,并提供Arrays工具类的实用方法与面试高频问题解析,助你掌握数组核心知识,避免常见错误。
|
9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从零掌握贪心算法Java版:LeetCode 10题实战解析(上)
在算法世界里,有一种思想如同生活中的"见好就收"——每次做出当前看来最优的选择,寄希望于通过局部最优达成全局最优。这种思想就是贪心算法,它以其简洁高效的特点,成为解决最优问题的利器。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学习贪心算法的核心思想,并通过10道LeetCode经典题目实战演练,带你掌握这种"步步为营"的解题思维。
|
1月前
|
Java
Java 数组学习笔记
本文整理Java数组常用操作:遍历、求和、查找、最值及二维数组行求和等典型练习,涵盖静态初始化、元素翻倍、去极值求平均等实例,帮助掌握数组基础与应用。
|
3月前
|
搜索推荐 算法 Go
Go语言数组排序(冒泡排序法)—— 用最直观的方式掌握排序算法
本案例介绍使用冒泡排序对整数数组进行升序排序的实现方法,涵盖输入处理、错误检查与排序逻辑。通过代码演示和算法解析,帮助理解排序原理及Go语言切片操作,为学习更复杂排序算法打下基础。
|
3月前
|
存储 Java 索引
java 数组
在 Java 中,数组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数组的大小一旦创建后就不能改变,因此它是固定长度的。Java 数组是一种 对象,即使它存储的值是基本类型(如 int、double 等),它也是一个对象引用。
89 0
|
3月前
|
搜索推荐
冒泡排序与其它排序算法比较
本内容比较了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的特性。三者时间复杂度均为O(n²),但交换次数和稳定性不同。冒泡排序稳定,交换次数多,可优化至O(n);选择排序不稳定,交换次数少;插入排序交换次数最少,且二者均为稳定排序。对于有序数组,冒泡和插入可优化提升效率。
58 0
|
27天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143 3
|
1月前
|
存储 编解码 算法
【多光谱滤波器阵列设计的最优球体填充】使用MSFA设计方法进行各种重建算法时,图像质量可以提高至多2 dB,并在光谱相似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Matlab代码实现)
【多光谱滤波器阵列设计的最优球体填充】使用MSFA设计方法进行各种重建算法时,图像质量可以提高至多2 dB,并在光谱相似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Matlab代码实现)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基于MVO多元宇宙优化的DBSCAN聚类算法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MATLAB实现MVO优化的DBSCAN聚类算法,通过多元宇宙优化自动搜索最优参数Eps与MinPts,提升聚类精度。对比传统DBSCAN,MVO-DBSCAN有效克服参数依赖问题,适应复杂数据分布,增强鲁棒性,适用于非均匀密度数据集的高效聚类分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