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开发中常用的几种设计模式(一)

简介: 前端开发中常用的几种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概览


设计模式是对软件设计开发过程中反复出现的某类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设计模式更多的是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而不是现成的代码,当然每种设计模式都有每种语言中的具体实现方式。学习设计模式更多的是理解各种模式的内在思想和解决的问题,毕竟这是前人无数经验总结成的最佳实践,而代码实现则是对加深理解的辅助。


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


结构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s): 通过识别系统中组件间的简单关系来简化系统的设计。

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Patterns): 处理对象的创建,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方式创建对象。常规的对象创建方式可能会导致设计上的问题,或增加设计的复杂度。创建型模式通过以某种方式控制对象的创建来解决问题。

行为型模式(Behavioral Patterns):用于识别对象之间常见的交互模式并加以实现,如此,增加了这些交互的灵活性。


20210803224333621.png

上述中一共有23种设计模式,但我们作为前端开发人员,需要了解的大概有以下10种。

前端需要了解的设计模式(10种)

创建型模式

故名思意,这些模式都是用来创建实例对象的。

1. 工厂模式

我们从简单的开始。 简单工厂模式是由一个工厂对象决定创建出哪一种产品类的实例。

20210817154448197.jpg


上图为例,我们构造一个简单的汽车工厂来生产汽车:

// 汽车构造函数
function SuzukiCar(color) {
  this.color = color;
  this.brand = 'Suzuki';
}
// 汽车构造函数
function HondaCar(color) {
  this.color = color;
  this.brand = 'Honda';
}
// 汽车构造函数
function BMWCar(color) {
  this.color = color;
  this.brand = 'BMW';
}
// 汽车品牌枚举
const BRANDS = {
  suzuki: 1,
  honda: 2,
  bmw: 3
}
/**
 * 汽车工厂
 */
function CarFactory() {
  this.create = (brand, color)=> {
    switch (brand) {
      case BRANDS.suzuki:
        return new SuzukiCar(color);
      case BRANDS.honda:
        return new HondaCar(color);
      case BRANDS.bmw:
        return new BMWCar(color);
      default:
        break;
    }
  }
}

使用一下我们的工厂:

const carFactory = new CarFactory();
const cars = [];
cars.push(carFactory.create(BRANDS.suzuki, 'brown'));
cars.push(carFactory.create(BRANDS.honda, 'grey'));
cars.push(carFactory.create(BRANDS.bmw, 'red'));
function sayHello() {
  console.log(`Hello, I am a ${this.color} ${this.brand} car`);
}
for (const car of cars) {
  sayHello.call(car);
}

输出结果:

1. Hello, I am a brown Suzuki car
2. Hello, I am a grey Honda car
3. Hello, I am a red BMW car

使用工厂模式之后,不再需要重复引入一个个构造函数,只需要引入工厂对象就可以方便的创建各类对象。

2. 单例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单例?

单:指的是一个。

例:指的是创建的实例。

单例:指的是创建的总是同一个实例。也就是使用类创建的实例始终是相同的。

先看下面的一段代码:

class Person{
  constructor(){}
}
let p1 = new Person();
let p2 = new Person();
console.log(p1===p2) //false

上面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Person类,通过这个类创建了两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这两个实例是不相等的。也就是说,通过同一个类得到的实例不是同一个(这本就是理所应当),但是如果我们想始终得到的是同一个实例,那么这就是单例模式。那么下面就该介绍如何实现单例模式了:


想要实现单例模式,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需要使用return。使用new的时候如果没有手动设置return,那么会默认返回this。但是,我们这里要使得每次返回的实例相同,也就是需要手动控制创建的对象,因此这里需要使用return。

我们需要每次return的是同一个对象。也就是说实际上在第一次实例的时候,需要把这个实例保存起来。再下一个实例的时候,直接return这个保存的实例。因此,这里需要用到闭包了。


const Person = (function(){
  let instance = null;
  return class{
      constructor(){
        if(!instance){
         //第一次创建实例,那么需要把实例保存
          instance = this;
        }else{
          return instance;
      }
  }
  }
})()
let p3 = new Person();
let p4 = new Person();
console.log(p3===p4)  //true

从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闭包中,使用instance变量来保存创建的实例,每次返回的都是第一次创建的实例。这样的话就实现了无论创建多少次,创建的都是同一个实例,这就是单例模式。

3. 原型模式

通俗点讲就是创建一个共享的原型,并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在我看来,其实原型模式就是指定新创建对象的模型,更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我想要新创建的对象的原型是我指定的对象。


最简单的原型模式的实现就是通过Object.create()。Object.create(),会使用现有的对象来提供新创建的对象的__proto__。例如下方代码:

let person = {
  name:'hello',
  age:24
}
let anotherPerson = Object.create(person);
console.log(anotherPerson.__proto__)  //{name: "hello", age: 24}
anotherPerson.name = 'world';  //可以修改属性
anotherPerson.job = 'teacher';

另外,如果我们想要自己实现原型模式,而不是使用封装好的Object.create()函数,那么可以使用原型继承来实现

function F(){}
F.prototype.g = function(){}
//G类继承F类
function G(){
  F.call(this);
}
//原型继承
function Fn(){};
Fn.prototype = F.prototype;
G.prototype = new Fn();
G.prototype.constructor = G;

原型模式就是创建一个指定原型的对象。如果我们需要重复创建某个对象,那么就可以使用原型模式来实现。


结构型模式

1. 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为对象添加新功能,不改变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适配器模式是原有的不能用了,要重新封装接口。装饰器模式是原有的还能用,但是需要新增一些东西来完善这个功能。

比如手机壳,手机本身的功能不受影响,手机壳就是手机的装饰器模式。


20210817205138660.png

class Circle {
    draw() {
        console.log('画一个圆形');
    }
}
class Decorator {
    constructor(circle) {
        this.circle = circle;
    }
    draw() {
        this.circle.draw();
        this.setRedBorder(circle);
    }
    setRedBorder(circle) {
        console.log('设置红色边框')
    }
}
// 测试
let circle = new Circle();
let client = new Decorator(circle);
client.draw();

输出结果:

1. 画一个圆形
2. 设置红色边框

如今都2021了,es7也应用广泛,我们在es7中这么写(ES7装饰器):

1、安装 yarn add babel-plugin-transform-decorators-legacy

2、新建.babelrc文件,进行下面的配置

{
    "presets": ["es2015", "latest"],
    "plugins": ["transform-decorators-legacy"]
}

3、上代码

@testDec
class Demo {
    // ...
}
function testDec(target) {
    target.isDec = true
}
console.log(Demo.isDec)
//输出true

打印出来了true,说明@testDec这个装饰器已经成功了,函数是个装饰器,用@testDec给Demo装饰了一遍。这个target其实就是class Demo,然后给她加一个isDec。

拆解后就是下面的内容

// 装饰器原理
@decorator
class A {}
// 等同于
class A {}
A = decorator(A) || A;
目录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开发者
探索现代前端开发中的设计模式
在现代前端开发中,设计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并探讨它们在前端开发中的应用。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算法
前端工程中的设计模式应用(下)
前端工程中的设计模式应用(下)
149 1
|
设计模式 存储 缓存
精进前端开发:深入探讨前端设计模式
精进前端开发:深入探讨前端设计模式
158 0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搜索推荐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父类定义固定流程和步骤顺序,子类通过继承并重写特定方法实现具体步骤。适用于具有固定结构或流程的场景,如组装汽车、包装礼物等。举例来说,公司年会节目征集时,蜘蛛侠定义了歌曲的四个步骤:前奏、主歌、副歌、结尾。金刚狼和绿巨人根据此模板设计各自的表演内容。通过抽象类定义通用逻辑,子类实现个性化行为,从而减少重复代码。模板模式还支持钩子方法,允许跳过某些步骤,增加灵活性。
531 11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供应链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实现了一种订阅机制。它包含两个角色:**观察者**(订阅消息、接收通知并执行操作)和**被观察者**(维护观察者列表、发送通知)。两者通过一对多的关系实现解耦,当被观察者状态改变时,会通知所有订阅的观察者。例如,商店老板作为被观察者,记录客户的需求并在商品到货时通知他们。前端应用中,如DOM事件注册、MutationObserver等也体现了这一模式。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调度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工厂媒介提供统一接口来创建对象,客户端只需告知创建需求,具体逻辑由工厂处理。工厂模式分为简单工厂、标准工厂和抽象工厂,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下的对象创建需求。简单工厂利用静态方法创建对象,标准工厂通过具体工厂类减少耦合,抽象工厂则用于创建一系列相关或依赖对象的家族。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创建新类来包装原始对象,实现在不修改原有结构的前提下扩展新行为。其核心在于“组合”思想,使新功能可“即插即拔”。该模式具有解耦性、灵活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类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如JavaScript的注解和TypeScript的写法。示例中,通过装饰器模式为游戏角色动态添加装备,展示了其强大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193 16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缓存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旨在将多分支复杂逻辑解耦。每个分支类只关心自身实现,无需处理策略切换。它避免了大量if-else或switch-case代码,符合开闭原则。常见应用场景包括表单验证、风格切换和缓存调度等。通过定义接口和上下文类,策略模式实现了灵活的逻辑分离与扩展。例如,在国际化需求中,可根据语言切换不同的词条包,使代码更加简洁优雅。总结来说,策略模式简化了多条件判断,提升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供应链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发布订阅模式
发布订阅模式(Publish-Subscribe Pattern)是一种设计模式,类似于观察者模式,但通过引入第三方中介实现发布者和订阅者的解耦。发布者不再直接通知订阅者,而是将消息发送给中介,由中介负责分发给订阅者。这种方式提高了异步支持和安全性,适合复杂、高并发场景,如消息队列和流处理系统。代码实现中,通过定义发布者、订阅者和中介接口,确保消息的正确传递。此模式在前端开发中广泛应用,例如Vue的数据双向绑定。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前端开发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一种简单的创建型设计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适用于窗口对象、登录弹窗等场景,优点包括易于维护、访问和低消耗,但也有安全隐患、可能形成巨石对象及扩展性差等缺点。文中展示了JavaScript和TypeScript的实现方法。
402 1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1
    前端工程化演进之路:从手工作坊到AI驱动的智能化开发
  • 2
    Vue 3 + TypeScript 现代前端开发最佳实践(2025版指南)
  • 3
    实现“永久登录”:针对蜻蜓Q系统的用户体验优化方案(前端uni-app+后端Laravel详解)-优雅草卓伊凡
  • 4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六):全方面分析css的Flex布局,从纵、横两个坐标开始进行居中、两端等元素分布模式;刨析元素间隔、排序模式等
  • 5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五):背景属性;float浮动和position定位;详细分析相对、绝对、固定三种定位方式;使用浮动并清除浮动副作用
  • 6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八):学习transition过渡属性;本文学习property模拟、duration过渡时间指定、delay时间延迟 等多个参数
  • 7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一):CSS发展史;CSS样式表的引入;CSS选择器使用,附带案例介绍
  • 8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四):元素盒子模型;详细分析边框属性、盒子外边距
  • 9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二):CSS伪类:UI伪类、结构化伪类;通过伪类获得子元素的第n个元素;创建一个伪元素展示在页面中;获得最后一个元素;处理聚焦元素的样式
  • 10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七):学习ransform属性;本文学习 rotate旋转、scale缩放、skew扭曲、tanslate移动、matrix矩阵 多个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