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C语言)7-1 德才论 (30 分)

简介: PAT(C语言)7-1 德才论 (30 分)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著名的“德才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现给出一批考生的德才分数,请根据司马光的理论给出录取排名。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 3 个正整数,分别为:N(≤10 5),即考生总数;L(≥60),为录取最低分数线,即德分和才分均不低于 L 的考生才有资格被考虑录取;H(<100),为优先录取线——德分和才分均不低于此线的被定义为“才德全尽”,此类考生按德才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才分不到但德分到线的一类考生属于“德胜才”,也按总分排序,但排在第一类考生之后;德才分均低于 H,但是德分不低于才分的考生属于“才德兼亡”但尚有“德胜才”者,按总分排序,但排在第二类考生之后;其他达到最低线 L 的考生也按总分排序,但排在第三类考生之后。

随后 N 行,每行给出一位考生的信息,包括:准考证号、德分、才分,其中准考证号为 8 位整数,德才分为区间 [0, 100] 内的整数。数字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输出第一行首先给出达到最低分数线的考生人数 M,随后 M 行,每行按照输入格式输出一位考生的信息,考生按输入中说明的规则从高到低排序。当某类考生中有多人总分相同时,按其德分降序排列;若德分也并列,则按准考证号的升序输出。

输入样例:

14 60 80
10000001 64 90
10000002 90 60
10000011 85 80
10000003 85 80
10000004 80 85
10000005 82 77
10000006 83 76
10000007 90 78
10000008 75 79
10000009 59 90
10000010 88 45
10000012 80 100
10000013 90 99
10000014 66 60

输出样例:

12
10000013 90 99
10000012 80 100
10000003 85 80
10000011 85 80
10000004 80 85
10000007 90 78
10000006 83 76
10000005 82 77
10000002 90 60
10000014 66 60
10000008 75 79
10000001 64 90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struct student{
    int number;
    int de;
    int cai;
}S;
void Print(S a[],int len)
{
    int i;
    for(i=0;i<len;i++)
        printf("%d %d %d\n",a[i].number,a[i].de,a[i].cai);
}
int compare(const void *a,const void *b){
    S *x=(S*)a,*y=(S*)b;
    if(x->de+x->cai!=y->de+y->cai)
        return x->de+x->cai<y->de+y->cai;
    else if(x->de!=y->de)
        return x->de<y->de;
    else
        return x->number>y->number;
}
int main(){
    int num,jige,youxiu,c1 =0,c2=0,c3=0,c4=0;
    scanf("%d%d%d",&num,&jige,&youxiu);
    S m1[num],m2[num],m3[num],m4[num],stu;
    for(int i = 0;i < num;i++){
        if(scanf("%d%d%d",&stu.number,&stu.de,&stu.cai));
        if(stu.de>=jige&&stu.cai>=jige){
            if(stu.de>=youxiu&&stu.cai>youxiu){
                m1[c1++] = stu;
            }
            else if(stu.de>=youxiu){
                m2[c2++] = stu;
            }
            else if(stu.de>=stu.cai){
                m3[c3++] = stu;
            }
            else{
                m4[c4++] = stu;
            }
        }

    }
    qsort(m1,c1,sizeof(S),compare);
    qsort(m2,c2,sizeof(S),compare);
    qsort(m3,c3,sizeof(S),compare);
    qsort(m4,c4,sizeof(S),compare);
    printf("%d\n",c1+c2+c3+c4);
    Print(m1,c1);
    Print(m2,c2);
    Print(m3,c3);
    Print(m4,c4);
    return 0;
}
相关文章
|
Python
PyQt绘制股票K线多图Y坐标对齐
PyQt绘制股票K线多图Y坐标对齐
405 0
|
存储 负载均衡 安全
Java并发基础:ArrayBlockingQueue全面解析!
ArrayBlockingQueue类是一个高效、线程安全的队列实现,它基于数组,提供了快速的元素访问,并支持多线程间的同步操作,作为有界队列,它能有效防止内存溢出,并通过阻塞机制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速度差异,它还提供了公平性和非公平性策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245 1
Java并发基础:ArrayBlockingQueue全面解析!
|
算法
【MATLAB】语音信号识别与处理:移动中位数滤波算法去噪及谱相减算法呈现频谱
【MATLAB】语音信号识别与处理:移动中位数滤波算法去噪及谱相减算法呈现频谱
247 2
|
数据采集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Python爬虫入门
网络爬虫是自动抓取网页数据的程序,通过URL获取网页源代码并用正则表达式提取所需信息。反爬机制是网站为防止爬取数据设置的障碍,而反反爬是对这些机制的对策。`robots.txt`文件规定了网站可爬取的数据。基础爬虫示例使用Python的`urllib.request`模块。HTTP协议涉及请求和响应,包括状态码、头部和主体。`Requests`模块是Python中常用的HTTP库,能方便地进行GET和POST请求。POST请求常用于隐式提交表单数据,适用于需要发送复杂数据的情况。
168 1
java是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
本文澄清了Java中参数传递的常见误解,总结出Java采用“值传递”的方式。对于基本类型,传递其值的拷贝,方法内修改不影响原值;而对于对象类型,则传递其引用地址的拷贝,尽管是拷贝,但因指向同一对象,故方法内的修改会影响原对象状态。形参仅在方法内部有效,而实参则是调用方法时传递的具体值。通过示例和比喻(如复刻仓库钥匙),形象地解释了值传递、引用传递及Java特有的“共享对象传递”概念,帮助理解不同情况下参数传递的行为差异。
193 1
|
网络协议 Ubuntu Linux
Linux系统之mtr命令的基本使用
【7月更文挑战第5天】Linux系统之mtr命令的基本使用
347 4
|
前端开发 程序员 项目管理
Nuxt3 实战 (二):配置 Eslint、Prettierrc、Husky等项目提交规范
这篇文章介绍了项目规范的重要性和如何配置一些工具来提高代码质量、团队协作、降低维护成本、提升软件可靠性和促进项目管理。工具介绍了Eslint和Prettier,并且提供了安装和配置的步骤。文章还提到了如何配置Husky和Commitlint来检查提交风格的规范性,并最后提到了需要使用 release-it 自动管理版本号和生成 CHANGELOG 的任务。
364 0
Nuxt3 实战 (二):配置 Eslint、Prettierrc、Husky等项目提交规范
|
存储 索引 Python
【python】——组合数据类型(单选练习题)
【python】——组合数据类型(单选练习题)
|
存储 C语言
C语言 关于输入输出与结束符“\0”
C语言 关于输入输出与结束符“\0”
82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