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未有相关云产品技术能力~
又菜又爱玩的一个人
RabbitMQ只会检查第一个消息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则丢到死信队列,如果第一个消息的延时时长很长,而第二个消息的延时时长很短,第二个消息并不会优先得到执行。
在这里新增了一个队列QC,绑定关系如下,该队列不设置TTL时间
延时队列,队列内部是有序的,最重要的特性就体现在它的延时属性上,延时队列中的元素是希望在指定时间到了以后或之前取出和处理,简单来说,延时队列就是用来存放需要在指定时间被处理的元素的队列。
创建两个队列QA和QB,两者队列TTL分别设置为10S和40S,然后在创建一个交换机X和死信交换机Y,它们的类型都是direct,创建一个死信队列QD,它们的绑定关系如下
队列达到最大长度代码实战
先从概念解释上搞清楚这个定义,死信,顾名思义就是无法被消费的消息,字面意思可以这样理解,一般来说,producer将消息投递到broker或者直接到queue里了,consumer从queue取出消息进行消费,但某些时候由于特定的原因导致queue中的某些消息无法被消费,这样的消息如果没有后续的处理,就变成了死信,有死信自然就有了死信队列。
将Redis用作缓存时,如果内存空间用满,就会自动驱逐老的数据。
我们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日志记录系统。我们能够向许多接收者广播日志消息。在本节我们将向其中添加一些特别的功能-比方说我们只让某个消费者订阅发布的部分消息。例如我们只把严重错误消息定向存储到日志文件(以节省磁盘空间),同时仍然能够在控制台上打印所有日志消息。
RabbitMQ消息传递模型的核心思想是: 生产者生产的消息从不会直接发送到队列。实际上,通常生产者甚至都不知道这些消息传递传递到了哪些队列中。
我们已经看到了如何处理任务不丢失的情况(手动应答),但是如何保障当RabbitMQ服务停掉以后消息生产者发送过来的消息不丢失。默认情况下RabbitMQ退出或由于某种原因崩溃时,它忽视队列和消息,除非告知它不要这样做。确保消息不会丢失需要做两件事:我们需要将队列和消息都标记为持久化。
生产者将信道设置成confirm模式,一旦信道进入confirm模式,所有在该信道上面发布的消息都将会被指派一个唯一的ID(从1开始),一旦消息被投递到所有匹配的队列之后,broker就会发送一个确认给生产者(包含消息的唯一ID),这就使得生产者知道消息已经正确到达目的队列了,如果消息和队列是可持久化的,那么确认消息会在将消息写入磁盘之后发出,broker回传给生产者的确认消息中delivery-tag域包含了确认消息的序列号,此外broker也可以设置basic.ack的multiple域,表示到这个序列号之前的所有消息都已经得到了处理。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学习到RabbitMQ分发消息采用的轮训分发,但是在某种场景下这种策略并不是很好,比方说有两个消费者在处理任务,其中有个消费者1处理任务的速度非常快,而另外一个消费者2处理速度却很慢,这个时候我们还是采用轮训分发的化就会到这处理速度快的这个消费者很大一部分时间处于空闲状态,而处理慢的那个消费者一直在干活,这种分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就不太好,但是 RabbitMQ并不知道这种情况它依然很公平的进行分发。
消费者完成一个任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其中一个消费者处理一个长的任务并仅只完成了部分突然它挂掉了,会发生什么情况。RabbitMQ一旦向消费者传递了一条消息,便立即将该消息标记为删除。
rabbitMQ轮训分发消息
RabbitMQ是一个消息中间件:它接受并转发消息。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快递站点,当你要发送一个包裹时,你把你的包裹放到快递站,快递员最终会把你的快递送到收件人那里,按照这种逻辑RabbitMQ是一个快递站,一个快递员帮你传递快件。RabbitMQ与快递站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处理快件而是接收,存储和转发消息数据。
rabbitMQ---- >hello word
MQ(message queue),从字面意思上看,本质是个队列,FIFO先入先出,只不过队列中存放的内容是message而已,还是一种跨进程的通信机制,用于上下游传递消息。
动态代理入门
Redis 集群实现了对Redis的水平扩容,即启动N个redis节点,将整个数据库分布存储在这N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存储总数据的1/N。
主机数据更新后根据配置和策略, 自动同步到备机的master/slaver机制,Master以写为主,Slave以读为主
以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每个写操作(增量保存),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写指令记录下来(读操作不记录), 只许追加文件但不可以改写文件,redis启动之初会读取该文件重新构建数据,换言之,redis 重启的话就根据日志文件的内容将写指令从前到后执行一次以完成数据的恢复工作
RDB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 也就是行话讲的Snapshot快照,它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
redis秒杀案例
redis发布订阅命令行实现
这种启动方式不能退出控制台,如果退出,那么redis服务也会停止。如果想要redis以后台方式运行,需要修改redis的配置文件:redis.conf。
现代计算机用二进制(位) 作为信息的基础单位, 1个字节等于8位, 例如“abc”字符串是由3个字节组成, 但实际在计算机存储时将其用二进制表示, “abc”分别对应的ASCII码分别是97、 98、 99, 对应的二进制分别是01100001、 01100010和01100011
String是Redis最基本的类型,你可以理解成与Memcached一模一样的类型,一个key对应一个value。
有序集合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例如根据成绩对学生排名,根据得分对玩家排名等。对于有序集合的底层实现,可以用数组、平衡树、链表等。数组不便元素的插入、删除;平衡树或红黑树虽然效率高但结构复杂;链表查询需要遍历所有效率低。
当我们项目比较大配置信息比较多的时,如果所有的配置信息都放在一个配置文件中,就会显得比较臃肿且不易理解和维护。
Springboot实现过滤器有以下俩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俩步走,即向spring容器注册filter
mybatisplus的配置
如遇到springboot版本的问题导致bean类无法注入到项目中,可能是注解和springboot版本不匹配导致启动类启动时扫描不到相应的bean类
pringboot和数据库进行交互时要配的玩意(杂)
在进行springboot和mybatis遇到了这个错误 Servlet.service() for servlet [dispatcherServlet] in context with path [] th
默认情况下,Spring Boot提供/error处理所有错误的映射 机器客户端,它将生成JSON响应,其中包含错误,HTTP状态和异常消息的详细信息。对于浏览器客户端,响应一个“ whitelabel”错误视图,以HTML格式呈现相同的数据
如果引进的时候包红,应该尝试一个一个的引进。再去解决maven库的问题
请求映射 @xxxMapping; @GetMapping @PostMapping @PutMapping @DeleteMapping
非常多的starter 引入了哪些场景这个场景的自动配置才会开启 SpringBoot所有的自动配置功能都在 spring-boot-autoconfigure 包里面
基础入门-SpringBoot-HelloWorld
springboot application.properties不生效(没有生效就是那个文件不是叶子的形态的玩意)
HttpMessageConverter,报文信息转换器,将请求报文转换为Java对象,或将Java对象转换为响应报文
mybatis中数据库的配置 (mysql8.0)
客户端同时访问/toadd的时候,服务器不会报错,而是以最后一个配置的为准,即跳转“employee_add”
SpringMVC中的视图是View接口,视图的作用渲染数据,将模型Model中的数据展示给用户 SpringMVC视图的种类很多,默认有转发视图和重定向视图
将HttpServletRequest作为控制器方法的形参,此时HttpServletRequest类型的参数表示封装了当前请求的请求报文的对象
从注解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到,@RequestMapping注解的作用就是将请求和处理请求的控制器方法关联起来,建立映射关系。
我们使用idea软件 创建javaweb项目的时候, 在创建webapp的时候, 会出现没有蓝点的情况;
MVC是一种软件架构的思想,将软件按照模型、视图、控制器来划分 M:Model,模型层,指工程中的JavaBean,作用是处理数据
Spring框架对JDBC进行封装,使用JdbcTemplate方便实现对数据库操作
面向切面编程(方面),利用AOP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