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常见的微服务治理场景出发,从流量路由这个场景入手。先是根据流量路由的实践设计流量路由的 Spec,同时在 Spring Cloud Alibaba 中实践遵循 OpenSergo 标准的流量路由能力。
本文根据MITRE ATT&CK的Cloud Matrix攻防知识图谱的·解读,介绍如何在阿里云国际站上通过多产品的组合实践,加强您的云安全防护能力,更好地达到安全运营的效果。
提起CDN,大家想到的字眼可能是缓存、转发、调度,用来提升终端用户体验、保护源站IP、降低源站流量风险,同时可以将源站的应用功能卸载到边缘,进一步释放边缘算力满足业务需求。DCDN脱胎于CDN,面向动态元素,通过智能路由、协议优化、压缩传输等手段,将转发场景的性能提到极限,广泛应用于电商、游戏、政企等行业。在互联网蓬勃发展,传统企业寻求数字化转型机会的今天,DCDN作为流量的入口,搭配灵活易扩展的“高级条件”及“EdgeScript”,可以通过流量转发这一技术手段,实现客户上云的“安全灰度”。
“从一次常见的发布说起,在云上某个系统应用发布时,重启阶段会导致较大数量的 OpenAPI、上游业务的请求响应时间明显增加甚至超时失败。随着业务的发展,用户数和调用数越来越多,该系统又一直保持一周发布二次的高效迭代频率,发布期间对业务的影响越来越无法接受,微服务下线的治理也就越来越紧迫。”
本次方案主要是针对阿里云国际站客户,企业在实际使用阿里云的过程中如何做好运维检测的一些多产品结合的方案介绍。 本篇文章的重点会放在检测(Detection)部分,会具体介绍涉及使用产品配置,FAQ等等,同时对整体的理论框架进行简单的介绍,帮助大家更好理解本部分在运维工作中的分属情况,更好的建立整体性的概念。
本文介绍了通过将 APISIX 提供的灵活的路由能力以及 MSE 提供的全链路灰度能力结合,可以在不需要修改任何业务代码的情况下,轻松实现全链路灰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