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 作为一款开放协议,直接规范了应用程序如何向 LLM 提供上下文。MCP 就像是面向 AI 应用程序的 USB-C 端口,正如 USB-C 提供了一种将设备连接到各种外围设备和配件的标准化方式一样,MCP 提供了一个将 AI 模型连接到不同数据源和工具的标准化方法。
本文深入探讨了Agent智能体的概念、技术挑战及实际落地方法,涵盖了从狭义到广义的Agent定义、构建过程中的四大挑战(效果不稳定、规划权衡、领域知识集成、响应速度),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文章结合阿里云服务领域的实践经验,总结了Agent构建与调优的完整路径,为推动Agent在To B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深入分析了RDMA技术在数据中心高性能网络环境下的工作原理及软硬件交互机制,通过对比传统Kernel TCP,突出了RDMA在减少延迟、提高系统性能方面的优势,同时讨论了其在内存管理、软硬交互方面的关键技术和挑战,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理解RDMA技术及其应用场景的视角。
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你从战略(宏观)和战术(微观)两个层次掌握大模型提示词的常见技巧,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占领 AI 运用的先机。
除了 AI 程序员的重磅上线外,近期通义灵码能力再升级全新上线模型选择功能,目前已经支持 Qwen2.5、DeepSeek-V3 和 R1系列模型,用户可以在 VSCode 和 JetBrains 里搜索并下载最新通义灵码插件,在输入框里选择模型,即可轻松切换模型。
本文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并应用 Spring AI Alibaba,提升基于 Java 的大模型应用开发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详述了阿里云数据库 Tair/Redis 将使用长连接客户端在非预期故障宕机切换场景下的恢复时间从最初的 900s 降到 120s 再到 30s的优化过程,涉及产品优化,开源产品问题修复等诸多方面。
本文介绍了Spring AI Alibaba MCP的开发与应用,旨在解决企业级AI Agent在分布式环境下的部署和动态更新问题。通过集成Nacos,Spring AI Alibaba实现了流量负载均衡及节点变更动态感知等功能。开发者可方便地将企业内部业务系统发布为MCP服务或开发自己的AI Agent。文章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代理应用接入存量业务系统,以及全新MCP服务的开发流程,并提供了完整的配置示例和源码链接。未来,Spring AI Alibaba计划结合Nacos3的mcp-registry与mcp-router能力,进一步优化Agent开发体验。
近期,阿里云重磅发布了首款面向 Java 开发者的开源 AI 应用开发框架:Spring AI Alibaba(项目 Github 仓库地址:alibaba/spring-ai-alibaba),Spring AI Alibaba 项目基于 Spring AI 构建,是阿里云通义系列模型及服务在 Java AI 应用开发领域的最佳实践,提供高层次的 AI API 抽象与云原生基础设施集成方案,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 AI 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 Spring AI Alibaba 的核心特性,并通过「智能机票助手」的示例直观的展示 Spring AI Alibaba 开发 AI 应用的便利性。示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