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下,有一些需求开发涉及到微服务调用链路上的多个微服务同时改动。通常每个微服务都会有灰度环境或分组来接受灰度流量。我们希望进入上游灰度环境的流量也能进入下游灰度的环境中,确保1个请求始终在灰度环境中传递。即使这个调用链路上有一些微服务应用不存在灰度环境,那么这些微服务应用在请求下游应用的时候依然能够回到下游应用的灰度环境中。我们通过 MSE 提供的全链路灰度能力,可以在不需要修改任何业务代码的情况下,轻松实现上述所说的全链路灰度能力。
本文基于常见的服务调用场景,以Ribbon负载均衡组件为例,展示了微服务洞察能力能够在关键的位置为我们还原与记录丰富的现场信息,使得原有的黑盒场景能够便捷直观地被观测到。在微服务架构下,类似的不便观测的重要场景还有非常多,都可以借助微服务洞察能力来监测或是在异常时辅助排查。同时,全链路灰度是微服务治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场景,我们在落地全链路灰度的过程中最让人头大的两个问题就是流量路由不生效以及流量逃逸,我们借助于微服务洞察能力可以快速定位与解决全链路灰度相关的问题。
作为一个服务百万机器的日志采集 agent,Logtail 目前已经提供了包括日志切分、日志解析(完整正则、JSON、分隔符)、日志过滤在内的常见处理功能,能够应对绝大多数场景的处理需求。但有些时候,由于应用的历史原因或是本身业务日志的复杂性,单一功能可能无法满足所采集日志的处理需求,比如:日志可能...
本文讨论了构建高可用多租户企业级Maven私有仓库服务的必要性,指出传统Nexus和Artifactory开源版缺乏高可用性,商业版虽支持但成本高、扩展性有限。理想的解决方案应包含无状态节点、使用云存储(如阿里云OSS)和集群化的数据库与Elasticsearch。
目标读者数字化系统开发运维(DevOps)工程师、稳定性工程师(SRE)、可观测平台运维人员等。使用场景客户的某些场景下,业务拆分的比较细,每个业务会定时输出一个日志文件(比如每小时输出一个文件),那么在一台机器上,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日志文件。由于某些原因,用户不想在业务服务器上安装采集端,因此采用比...
应用身份服务IDaaS(Identity as a Service)是阿里云原生身份管理系统,可以统一管理各应用中分散的账号,并集中分配应用访问控制权限,降低低效、重复的账号访问配置和运维工作。
本文探讨了 Manus 智能体的设计及其与传统智能体的差异,重点分析了 CodeAct 机制对智能体执行效率的提升。作者通过《基于LLM的数据仓库》实验反思了交互接口选择的重要性,并提出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作为良好的自反馈交互系统。文章进一步结合 GitOps 和持续集成(CICD)理念,设计了一种低成本、可观测性强的智能体运行方案,包括计划智能体(Planner)和执行智能体(Executor)的协作流程。通过实际案例对比,展示了 GitOps 智能体与 Manus 的相似效果,并总结了其在记忆增强、推理可观测性、低成本部署及跨环境适配等方面的优势。最后提供了相关代码路径和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