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MQ中,源码每隔 4KB 就写入一个 0 byte,是提前进行缺页中断,进行预热
下面LibC.INSTANCE.madvise,我看网上各种文章,写的是预读,也是在预热
这两种预热方式有什么不同吗?假如删除任意一段代码,对性能有什么影响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在RocketMQ中,源码中每隔4KB写入一个0 byte的策略,以及使用LibC.INSTANCE.madvise
进行内存管理的调用,都是针对Linux系统下内存管理和性能优化的技术手段。这两种操作虽然都与"预热"概念相关,但它们的目的和机制有所不同。
写入0 byte的预热: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内存预分配和初始化策略。通过预先在文件中写入数据(即使只是0),可以促使操作系统提前分配物理内存页给这部分虚拟地址空间。当后续真正需要写入数据时,由于内存已经被分配,理论上可以减少因内存分配导致的延迟,即所谓的缺页中断。这种做法更侧重于避免初次访问新分配内存区域时可能引发的延迟问题,属于一种较为直接的物理内存预分配策略。
madvise系统调用: madvise
是一个Linux系统调用,用于向操作系统提供关于如何处理特定内存区域的建议。它支持多种建议类型,包括MADVISE_WILLNEED
(预读)等。当使用MADVISE_WILLNEED
标志时,是在告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即将访问这块内存,因此操作系统可以提前将这些页面从磁盘(如果尚未加载到内存)或交换空间中载入到物理内存中,以减少未来的I/O等待时间。这是一种更为智能的预取策略,主要针对文件映射到内存的情况,目的是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减少I/O瓶颈。
两者差异: - 写入0 byte是直接对内存进行初始化,确保内存被物理分配,减少首次访问时的分配开销。 - madvise(MADVISE_WILLNEED)
则是告知操作系统未来访问模式,以便操作系统做出优化决策,如提前加载数据到内存,减少I/O等待时间。
删除任意一段代码的影响: - 如果删除写入0 byte的代码,可能会增加首次访问这些区域时的延迟,因为操作系统需要在实际访问时才分配物理内存,这可能导致在高并发或大数据量处理时遇到性能瓶颈。 - 如果删除或不正确使用madvise
调用,可能会错过操作系统层面的数据预加载机会,从而在某些场景下降低数据访问效率,尤其是在频繁且可预测地访问大块连续内存时。
综上所述,这两种技术各有侧重,共同作用于提升RocketMQ的内存访问效率和整体性能。修改或删除任一部分都需谨慎评估其对系统性能的潜在影响。
涵盖 RocketMQ、Kafka、RabbitMQ、MQTT、轻量消息队列(原MNS) 的消息队列产品体系,全系列产品 Serverless 化。RocketMQ 中文社区:https://rocketmq-learn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