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的应用性能监控

听云廖雄杰在2017APMcon中国应用性能管理大会上做了题为《微服务架构的应用性能监控》的分享,就微服务架构下的应用性能监控,听云微服务化及监控,复杂调用链性能监控及追踪做了深入的分析。

https://yq.aliyun.com/download/682?spm=a2c4e.11154804.0.0.7df66a799bHsoo

展开
收起
福利达人 2018-06-18 12:08:57 1112 分享 版权
阿里云 AI 助理回答

在微服务架构下,应用性能监控(APM)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实践要点,这些内容在相关领域的分享和文档中有所体现。针对听云廖雄杰在2017APMcon中国应用性能管理大会上的分享主题《微服务架构的应用性能监控》,结合现有知识库资料,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关键点:

  1. 性能监控指标的重要性:在微服务架构中,性能监控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基础。关键性能指标(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响应时间、并发连接数等)的实时监测有助于快速识别并解决性能瓶颈。

  2. 耗时分析的深入理解

    • 平均耗时的局限性:虽然平均耗时是常用的性能指标,但它可能掩盖个别极端慢请求的问题,导致对系统性能的误判。
    • 耗时分位数的价值:P99或更高分位数能揭示系统中最慢请求的处理时间,帮助定位影响少数但至关重要的用户体验的性能问题,并作为性能瓶颈预警。
    • 耗时直方图的作用:通过直方图展示不同耗时范围内的请求分布,可以更细致地分析请求耗时特性,为优化提供依据。
  3. 全链路追踪的实践

    • 协议栈转换与动态配置:在多端联动场景中,需要解决不同协议间的转换问题,确保全链路追踪标记透传的完整性。
    • 跨云数据融合:面对多云部署的挑战,实现链路数据的跨云上报或跨云查询,以保障数据统一可见,便于问题定位与分析。
  4. 性能监控的目标与意义:性能监控旨在预防和及时应对性能退化,避免用户体验受损和服务可用性下降,对于业务成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微服务架构下的应用性能监控需关注性能指标的全面性与深度分析能力,利用耗时分位数和直方图进行精细化监控,同时解决全链路追踪中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多云环境下的数据融合,以此来构建高效、可靠的监控体系。

有帮助
无帮助
AI 助理回答生成答案可能存在不准确,仅供参考
0 条回答
写回答
取消 提交回答

为微服务建设降本增效,为微服务落地保驾护航。

还有其他疑问?
咨询AI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