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理层面掌握@InitBinder的使用【享学Spring MVC】(下)

简介: 从原理层面掌握@InitBinder的使用【享学Spring MVC】(下)

@InitBinder的value属性的作用


获取你可能还不知道,它还有个value属性呢,并且还是数组


public @interface InitBinder {
  // 用于限定次注解标注的方法作用于哪个模型key上
  String[] value() default {};
}


说人话:若指定了value值,那么只有方法参数名(或者模型名)匹配上了此注解方法才会执行(若不指定,都执行)。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InitBinder({"param", "user"})
    public void initBinder(WebDataBinder binder,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当前key:" + binder.getObjectName());
    }
    @ResponseBody
    @GetMapping("/test/initbinder")
    public String testInitBinder(String param, String date,
                                 @ModelAttribute("user") User user, @ModelAttribute("person") Person person) {
        return param + ":" + date;
    }
}


请求:/test/initbinder?param=fsx&date=2019&user.name=demoUser,控制台打印:

当前key:param
当前key:user


从打印结果中很清楚的看出了value属性的作用~


需要说明一点:虽然此处有key是user.name,但是User对象可是不会封装到此值的(因为request.getParameter('user')没这个key嘛~)。如何解决???需要绑定前缀,原理可参考这里


其它应用场景


上面例举的场景是此注解最为常用的场景,大家务必掌握。它还有一些奇淫技巧的使用,心有余力的小伙伴不妨也可以消化消化:


若你一次提交需要提交两个"模型"数据,并且它们有重名的属性。形如下面例子: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Getter
    @Setter
    @ToString
    public stat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
    @Getter
    @Setter
    @ToString
    public static class Addr {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
    @InitBinder("user")
    public void initBinderUser(WebDataBinder binder) {
        binder.setFieldDefaultPrefix("user.");
    }
    @InitBinder("addr")
    public void initBinderAddr(WebDataBinder binder) {
        binder.setFieldDefaultPrefix("addr.");
    }
    @ResponseBody
    @GetMapping("/test/initbinder")
    public String testInitBinder(@ModelAttribute("user") User user, @ModelAttribute("addr") Addr addr) {
        return user + ":" + addr;
    }
}


请求:/test/initbinder?user.id=1&user.name=demoUser&addr.id=10&addr.name=北京市海淀区,结果为:HelloController.User(id=1, name=demoUser):HelloController.Addr(id=10, name=北京市海淀区)


至于加了前缀为何能绑定上,这里简要说说:

1、ModelAttributeMethodProcessor#resolveArgument里依赖attribute = createAttribute(name, parameter, binderFactory, webRequest)方法完成数据的封装、转换

2、createAttribute先request.getParameter(attributeName)看请求域里是否有值(此处为null),若木有就反射创建一个空实例,回到resolveArgument方法。

3、继续利用WebDataBinder来完成对这个空对象的数据值绑定,这个时候这些FieldDefaultPrefix就起作用了。执行方法是:bindRequestParameters(binder, webRequest),实际上是((WebRequestDataBinder) binder).bind(request);。对于bind方法的原理,就不陌生了~

4、完成Model数据的封装后,再进行@Valid校验…


参考解析类:ModelAttributeMethodProcessor对参数部分的处理


总结


本文花大篇幅从原理层面总结了@InitBinder这个注解的使用,虽然此注解在当下的环境中出镜率并不是太高,但我还是期望小伙伴能理解它,特别是我本文举例说明的例子的场景一定能做到运用自如。

最后,此注解的使用的注意事项我把它总结如下,供各位使用过程中参考:


  1. @InitBinder标注的方法执行是多次的,一次请求来就执行一次(第一次惩罚)
  2. Controller实例中的所有@InitBinder只对当前所在的Controller有效
  3. @InitBinder的value属性控制的是模型Model里的key,而不是方法名(不写代表对所有的生效)
  4. @InitBinder标注的方法不能有返回值(只能是void或者returnValue=null)
  5. @InitBinder对@RequestBody这种基于消息转换器的请求参数无效
  6. 1. 因为@InitBinder它用于初始化DataBinder数据绑定、类型转换等功能,而@RequestBody它的数据解析、转换时消息转换器来完成的,所以即使你自定义了属性编辑器,对它是不生效的(它的WebDataBinder只用于数据校验,不用于数据绑定和数据转换。它的数据绑定转换若是json,一般都是交给了jackson来完成的)
  7. 只有AbstractNamedValueMethodArgumentResolver才会调用binder.convertIfNecessary进行数据转换,从而属性编辑器才会生效
相关文章
|
11天前
|
XML 前端开发 Java
一文搞懂 Spring Boot 自动配置原理
Spring Boot 自动配置原理揭秘:通过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加载 `META-INF/spring/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AutoConfiguration.imports` 中的配置类,结合 `@Conditional` 按条件注入 Bean,实现“开箱即用”。核心在于约定大于配置,简化开发。
227 0
|
2月前
|
缓存 Java 开发者
【Spring】原理:Bean的作用域与生命周期
本文将围绕 Spring Bean 的作用域与生命周期展开深度剖析,系统梳理作用域的类型与应用场景、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与扩展点,并结合实际案例揭示其底层实现原理,为开发者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指导。
|
2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 开发者
【Spring】原理解析:Spring Boot 自动配置
Spring Boot通过“约定优于配置”的设计理念,自动检测项目依赖并根据这些依赖自动装配相应的Bean,从而解放开发者从繁琐的配置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业务逻辑实现。
|
15天前
|
XML Java 测试技术
《深入理解Spring》:IoC容器核心原理与实战
Spring IoC通过控制反转与依赖注入实现对象间的解耦,由容器统一管理Bean的生命周期与依赖关系。支持XML、注解和Java配置三种方式,结合作用域、条件化配置与循环依赖处理等机制,提升应用的可维护性与可测试性,是现代Java开发的核心基石。
|
15天前
|
前端开发 Java 微服务
《深入理解Spring》:Spring、Spring MVC与Spring Boot的深度解析
Spring Framework是Java生态的基石,提供IoC、AOP等核心功能;Spring MVC基于其构建,实现Web层MVC架构;Spring Boot则通过自动配置和内嵌服务器,极大简化了开发与部署。三者层层演进,Spring Boot并非替代,而是对前者的高效封装与增强,适用于微服务与快速开发,而深入理解Spring Framework有助于更好驾驭整体技术栈。
|
23天前
|
XML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SpringBoot(一)】Spring的认知、容器功能讲解与自动装配原理的入门,带你熟悉Springboot中基本的注解使用
SpringBoot专栏开篇第一章,讲述认识SpringBoot、Bean容器功能的讲解、自动装配原理的入门,还有其他常用的Springboot注解!如果想要了解SpringBoot,那么就进来看看吧!
196 2
|
3月前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深度剖析【Spring】事务:万字详解,彻底掌握传播机制与事务原理
在Java开发中,Spring框架通过事务管理机制,帮我们轻松实现了这种“承诺”。它不仅封装了底层复杂的事务控制逻辑(比如手动开启、提交、回滚事务),还提供了灵活的配置方式,让开发者能专注于业务逻辑,而不用纠结于事务细节。
|
4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 API
Spring Cloud Gateway Server Web MVC报错“Unsupported transfer encoding: chunked”解决
本文解析了Spring Cloud Gateway中出现“Unsupported transfer encoding: chunked”错误的原因,指出该问题源于Feign依赖的HTTP客户端与服务端的`chunked`传输编码不兼容,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通过规范Feign客户端接口的返回类型,可有效避免该异常,提升系统兼容性与稳定性。
272 0
|
4月前
|
缓存 安全 Java
Spring 框架核心原理与实践解析
本文详解 Spring 框架核心知识,包括 IOC(容器管理对象)与 DI(容器注入依赖),以及通过注解(如 @Service、@Autowired)声明 Bean 和注入依赖的方式。阐述了 Bean 的线程安全(默认单例可能有安全问题,需业务避免共享状态或设为 prototype)、作用域(@Scope 注解,常用 singleton、prototype 等)及完整生命周期(实例化、依赖注入、初始化、销毁等步骤)。 解析了循环依赖的解决机制(三级缓存)、AOP 的概念(公共逻辑抽为切面)、底层动态代理(JDK 与 Cglib 的区别)及项目应用(如日志记录)。介绍了事务的实现(基于 AOP
139 0
|
存储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什么是SpringMVC?简单好理解!什么是应用分层?SpringMVC与应用分层的关系? 什么是三层架构?SpringMVC与三层架构的关系?
文章解释了SpringMVC的概念和各部分功能,探讨了应用分层的原因和具体实施的三层架构,以及SpringMVC与三层架构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625 1
什么是SpringMVC?简单好理解!什么是应用分层?SpringMVC与应用分层的关系? 什么是三层架构?SpringMVC与三层架构的关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开通oss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