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CFX 14.0超级学习手册》——第1章 流体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基础1.1 流体力学基础

简介: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ANSYS CFX 14.0超级学习手册》一书中的第1章,第1.1节,作者: 高飞 , 李昕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第1章 流体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ANSYS CFX 14.0超级学习手册
CFD是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缩写,是指通过数值计算,模拟流体流动时的各种相关物理现象的方法。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工程问题,进行合理的仿真分析,本章将介绍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基础。本章还介绍了常用的CFD软件。

学习目标:

掌握流体动力学分析的基础理论;

掌握计算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

了解常用的CFD软件。

1.1 流体力学基础

ANSYS CFX 14.0超级学习手册
流体作为CFD的研究对象,其性质和流动状态决定了CFD的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的选择,决定着流场各物理量的最终分布结果。本节将介绍CFD所涉及的流体及其基本概念和术语。

1.1.1 流体及其基本特性
自然界物质的存在通常为三种状态:固体、液体与气体。这三种物质分子间的结构是不相同的。反映在宏观上,固体能保持其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的形状;气体则无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由于液体与气体具有无固定形状、能流动的功能特点,一般称为流体。流体与固体的主要区别在变形方面。

1.连续介质
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研究流体宏观运动特性与规律的学科,从宏观角度来讲,对于所讨论的一些实际工程问题,如各种设备、管道等的特征尺寸,往往大于流体的分子距与分子自由程;这些实际工程的时间尺度,远大于分子运动的时间尺度;反映这些宏观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实际是大量分子的运动所贡献的,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平均值。

瑞士学者欧拉(Euler)在1753年提出了以连续介质的概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在流体力学的发展上起了巨大作用。连续介质的概念认为流体是由流体质点连续地、没有空隙地充满了流体所在的整个空间的连续介质。

再次,作为被研究的流体中最基本要素的流体质点,是指微观上充分大、宏观上充分小的分子团。也就是说,对于质点这个在宏观上非常小的体积内,微观中含有大量的分子,这些分子的运动具有统计平均的特性,使得这个质点所表现的物理量在宏观上是确定的。

这样一来,连续介质认为流体质点是连续而不间断地紧密排列的,那么表征流体特性的各物理量的变化,在时间与空间上是连续变化的。也就是说,这些物理量是空间坐标与时间的单值连续函数。因此,可以利用以连续函数为基础的高等数学来解决工程流体力学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流体连续介质的概念对大部分工程实际问题都是正确的,但对某些问题却是不适用的。

如果所研究的问题的特征尺度接近或小于分子的自由程,连续介质的概念将不再适用,如在高空飞行的火箭、导弹,由于空气稀薄,分子的间距很大,可以与物体的特征尺度相比拟,虽然能找到可获得稳定平均值的分子团,显然这个分子团是不能当作质点的。

2.流体黏滞性
流体具有易流动性,观察流体的流动,可以看到不同的流体具有不同的流动特性。对于流动着的流体,若流体质点之间因为相对运动的存在,而产生的内摩擦力以抵抗其相对运动的性质,称为流体的黏滞性,所产生的内摩擦力也称为黏滞力或黏性力。

3.理想流体与黏性流体
黏性是流体内部发生相对运动而引起的内部相互作用。

流体在静止时虽然不能承受切应力,但在运动时,对相邻两层流体间的相对运动,即相对滑动速度却是有抵抗的,这种抵抗力称为黏性应力。流体所具有的这种抵抗两层流体间相对滑动速度或抵抗变形的性质,称为黏性。

黏性的大小依赖于流体的性质,并且随温度的变化显著地发生变化。实验表明,黏性应力的大小与黏性及相对速度成正比。当流体的黏性较小,运动的相对速度也不大时,所产生的黏性应力比起其他类型的力可忽略不计。

此时,我们可以近似地把流体看成是无黏性的,称之为无黏流体,也叫作理想流体。而对于有黏性的流体,则称之为黏性流体。显然,理想流体对于切向变形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真正的理想流体是不存在的,它只是实际流体在某种条件下的一种近似模拟。

4.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根据内摩擦剪应力与速度变化率的关系不同,黏性流体又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观察近壁面处的流体流动,可以发现,紧靠壁面的流体黏附在壁面上,静止不动,而在流体内部之间黏性所导致的内摩擦力的作用下,靠近这些静止流体的另一层流体受到迟滞作用而速度降低。

流体的内摩擦剪切力τ由牛顿内摩擦定律决定:


fb678c8c8fdcb2d5d837414e30c327a5f7d9f3fb

式中,Δn—沿法线方向的距离增量;

   Δu—对应于Δn的流体速度的增量;


c117bab32088fdf65138481c4ac235a8a2c52733

所以牛顿内摩擦定律表示:流体内摩擦应力和单位距离上的两层流体间的相对速度成比例。比例系数μ称为流体的动力黏度,简称黏度,它的值取决于流体的性质、温度、压力大小,单位是N·s/m2。

若μ为常数,则称该类流体为牛顿流体;否则,称为非牛顿流体。空气、水等均为牛顿流体,而聚合物溶液、含有悬浮粒杂质或纤维的流体为非牛顿流体。

对于牛顿流体,通常用μ和质量密度ρ的比值ν来代替动力黏度μ:


<a href=https://yqfile.alicdn.com/8b86c3c683574946711e64ec82cd018c3385532b.png" >

通过量纲分析可知,ν的单位是m2/s,由于没有动力学中力的因次,只具有运动学的要素,所以称为运动黏度。

5.流体热传导及扩散
除了黏性外,流体还有热传导和扩散等性质。当流体中存在着温度差时,温度高的地方将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送热量,这种现象称为热传导。

同样地,当流体混合物中存在着组元的浓度差时,浓度高的地方将向浓度低的地方输送该组元的物质,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流体的宏观性质,如扩散、黏性和热传导等,是分子输运性质的统计平均。处于分子的不规则运动,在各层流体间交换着质量、动量和能量,使不同流体层内的平均物理量均匀化,这种性质称为分子运动的输运性质。质量输运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现象,动量输运表现为黏性现象,能量输运表现为热传导现象。

理想流体忽略了黏性,即忽略了分子运动的动量输运性质,因次在理想流体中也不应该考虑质量和能量输运性质—扩散和热传导,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微观机制。

6.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
根据密度ρ是否是常数,流体分为可压与不可压两大类。当密度ρ为常数时,流体为不可压流体;否则为可压流体。空气为可压流体,水为不可压流体。有些可压流体在特定的流动条件下,可以按不可压流体对待;有时也称可压流动与不可压流动。

在可压流动的连续方程中含密度ρ,因而可把ρ视为连续方程中的独立变量进行求解,再根据气体的状态方程求出压力。

7.定常与非定常流动
根据流体流动的物理量(如速度、压力、温度等)是否随时间变化,将流动分为定常与非定常两大类。当流动的物理量不随时间变化,即image
f时,为定常流动,当流动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即image时,则为非定常流动。定常流动也称为恒定流动或稳态流动;非定常流动也称为非恒定流动或非稳态流动或瞬态流动。许多流体机械在启动或关机时的流体流动一般是非定常流动,而正常运转时可看作是定常流动。

8.层流与湍流
自然界中的流体流动状态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层流和湍流。层流是指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两层之间没有互相混掺,而湍流是指流体流动不是处于层流流动状态,一般来说,湍流是普遍的,而层流则属于个别情况。

对于圆管内流动,定义雷诺数Re=ud/ν。其中:u为液体流速,ν为运动黏度,d为管径。当Re≤2300时,管流一定为层流;Re≥_8000~120000时,管流一定为湍流;当2300<_Re<8000时,流动处于层流与湍流间的过渡区。

对于一般流动,在计算雷诺数时,可用水力半径R代替上式中的d。这里R=A/x,A为通流截面积,x为湿周,对于液体,x等于在通流截面上与固体接触的周界长度,不包括自由液面以上的气体与固体接触的部分;对于气体,它等于通流截面的周界长度。

1.1.2 流体运动的分类和描述方法
1.流体运动的分类
(1)按运动形式分:若rotν=0,则流体做无旋运动;若rotν≠0,则流体做有旋运动。

image

(3)按空间变化分:流体的运动有一维运动、二维运动和三维运动。

2.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拉格朗日法:研究流场中每一个流体质点的运动规律,分析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综合所有的流体质点,得到整个流场的运动规律。拉格朗日法着眼于流体质点,将运动参数作空间位置与时间的函数。

例如,在现代空战中,“锁定目标”即抓住一个目标不放,拉格朗日法中的流体质点若是理解为飞机,则拉格朗日法即可理解为“跟踪监视”目标。

欧拉法:研究某瞬时整个流场内位于不同位置上流体质点的运动参数,然后综合所有空间点,用于描述整个流场。

欧拉法着眼于空间点,将运动参数看作空间坐标和事件的函数,因此其定义区域为场。即在一个特定区域,密切观察整个区域内部的流体质点的运动,从而给出流动的规律。

在一般的流体力学中,欧拉法应用最为广泛,但是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人
高数有救了!神经网络不到一秒就能求解偏微分方程,也是工程物理界的福音
对于特别复杂的偏微分方程,可能需要数百万个CPU小时才能求解出来一个结果。随着问题越来越复杂,从设计更优秀的火箭发动机到模拟气候变化,科学家们需要一个更「聪明」的求解方法。
322 0
高数有救了!神经网络不到一秒就能求解偏微分方程,也是工程物理界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