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面向对象
类
对象
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的区别
相关的注意事项
面向对象
是基于面向过程来说的。其特性如下:
1.概述:
当需求单一,或者简单时,我们一步一步去操作没问题,并且效率也挺高。
可随着需求的更改,功能的增多,发现需要面对每一个步骤很麻烦了。这时就开始思 索,能不能把这些步骤和功能在进行封装,封装时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不同的封装,功 能类似的封装在一起。
这样结构就清晰了很多。用的时候,找到对应的类就可以了。这就是面向对象的思想。
2.思想特点:
a:是一种更符合我们思想习惯的思想
b: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c:将我们从执行者变成了指挥者,角色发生了转换
3.特征:
封装(encapsulation),继承(inheritance),多态(polymorphism)
4.面向对象开发:
就是不断的创建对象,使用对象,指挥对象做事情
5.类和对象的区别是:
a:类:是一组相关的属性和行为的集合
b:对象:是该类事物的具体体现
c:举例:
类——学生
对象——班长就是一个对象
类
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直接使用其属性和功能。要使用该类,就必须要对类进行实例化。所谓实例化,就是用关键字new来创建该类的对象。有了对象之后,通过对象调用类中的属性(成员变量)和功能(成员方法)。
其中:
成员变量 :和以前定义变量是一样的,只不过位置发生了改变。在类中,方法外。且有默认值
成员方法:和以前定义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把static去掉,后面在详细讲解static的作用。
对象
一个类可以创建很多对象,对象的调用方法如下所示:
1.创建对象的格式: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 new 是关键字 //左边的类名为对象的数据类型 //右边的类名()称为类的构造方法
2.使用成员变量的格式:
对象名.变量名
3.使用成员方法的格式:
对象名.方法名(...)
Student类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tudent { //成员变量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无参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 //有参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成员方法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 name + "---" + age ); } }
MyTest类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ring name = student.name; int age = student.age; System.out.println(name); System.out.println(age);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 student1 = new Student(); student1.name = "王五"; student1.age = 255; System.out.println(student1.name); System.out.println(student1.age);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 student2 = new Student(); student2.name = "赵六"; student2.age = 26; } }
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的区别
局部变量:定义在方法中或方法声明上的变量(形参)
成员变量:定义在类中方法外的变量
它们的区别如下所示:
1.在类中的位置不同
成员变量:在类中方法外
局部变量:在方法定义中或者方法声明上
2.在内存中的位置不同
成员变量:在堆内存
局部变量:在栈内存
3.生命周期不同
成员变量: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存在,随着对象的消失而消失
局部变量:随着方法的调用而存在,随着方法的调用完毕而消失
4.初始化值不同
成员变量:有默认初始化值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初始化值,必须定义,赋值,然后才能使用。
相关的注意事项
1.只有一个类可用public修饰,一般用public装饰主类(有main方法的类)
2.变量的访问原则:遵循就近原则(方法中要访问一个变量,会先在局部位置找,找到就是用。如果找不到,就会去成员位置找,找到就使用)
3.如果有一个方法的形参,要一个class类型,那么就传一个该类的对象。
4.基本数据类型,作为参数传递,形参的改变,不影响实参。
5.引用数据类型,作为参数传递,形参的改变,会影响实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