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with,那with该with who呢?

简介: 在长期的编程实践中,我们必然已经有过使用下面这段代码的经验:

在长期的编程实践中,我们必然已经有过使用下面这段代码的经验:

with open("test.txt", "r", encoding="utf-8") as f:
    s = f.readlines()

有的人知道这么写的原因;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只是单纯地“别人都这么写,我也应该这么写”。

同时,很多知道原因的人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with语句可以替我们自动关闭打开的文件对象。但是这是通过什么机制办到的呢?

1. with和异常处理

我们知道,如果不使用with语句的话,正常地读写一个文件应该经过这些过程:打开文件、操作文件、关闭文件。表达为Python代码如下:

f = open("test.txt", "r", encoding="utf-8")
s = f.readlines()
f.close()

在正常情况下,这样写看起来也没啥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人为制造一点“意外”:把打开文件对象时指定的模式由“r”改为“w”。

f = open("test.txt", "w", encoding="utf-8")
s = f.readlines()
f.close()

此时,当程序执行到第2行读取文件内容时,就会抛出错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test_with.py", line 2, in <module>
    s = f.readlines()
io.UnsupportedOperation: not readable

然后……一个可怕的情况就发生了。

Python产生未处理的异常从而退出了,导致第2行之后的代码尚未执行,因此**f.close()**也就再也没有机会执行。一个孤魂野鬼般打开的文件对象就这样一个人漂泊在内存的汪洋大海中,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他从哪儿来、他要去哪儿。

就这样,每当抛出一次异常,就会产生这么一个流浪对象。久而久之,内存的汪洋大海也就顺理成章被改造成了流浪者的乐土,其他人想来压根儿没门儿。

追根究底,我们发现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打开-操作-关闭”文件这个流水操作中,存在抛出异常的可能。

所以我们想到了使用Python为我们提供的大杀器,来对付这些异常:try-catch。

用异常处理改造一下前面的代码:

try:
    f = open("test.txt", "a", encoding="utf-8")
    s = f.readlines()
except:
    print("出现异常")
finally:
    f.close()

这样一来,通过附加的finally语句,无论文件操作是否抛出异常,都能够保证打开的文件被关闭。从而避免了不断占用资源导致资源泄露的问题。

实际上,with语句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try-catch-finally的封装。

编程时,看似只是随随便便的一个with,其实已经暗地里确保了类似于上面代码的异常处理机制。

2. 上下文管理器

with要生效,需要作用于一个上下文管理器——

打住,到底什么是上下文管理器呢?

长话短说,就是实现了__enter____exit__方法的对象。

在进入一个运行时上下文前,会先加载这两个方法以备使用。进入这个运行时上下文时,调用__enter__方法;退出该上下文前,则会调用__exit__方法。

这里的“运行时上下文”,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提供了某些特殊配置的代码作用域。

当我们使用with open("test.txt", "r", encoding="utf-8") as f这句代码时,Python首先对open("test.txt", "r", encoding="utf-8")求值,得到一个上下文管理器。

这里有一点特殊的是,Python中文件对象本身就是一个上下文管理器,因此我们可以使用open函数作为求值的表达式。

随后调用__enter__方法,返回的对象绑定到我们指定的标识符f上。文件对象的__enter__返回文件对象自身,因此这句代码就是将打开的“test.txt”文件对象绑定到了标识符f上。

紧跟着执行with语句块中的内容。

最后调用__exit__,退出with语句块。

根据上面的内容,我们也可以自行构造一个上下文管理器(注意,两个特征方法的参数要与协议一致):

class testContextManager:
    def __enter__(self):
        print("进入运行时上下文,调用__enter__方法")
    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ue, traceback):
        print("退出运行时上下文,调用__exit__方法")
with testContextManager() as o:
    pass

输出结果:

进入运行时上下文,调用__enter__方法
退出运行时上下文,调用__exit__方法

with语句之所以能够替代繁琐的异常处理语句,正是由于上下文管理器遵循协议实现了__enter____exit__方法,而with语句又确保了发生异常时能够执行完__exit__方法,再退出相关运行时上下文。

在这个方法中,我们就可以完成一些必要的清理工作。

总结

本文我们讲解了with语句的内部逻辑,尝试实现了一个自定义的上下文管理器。相信大家对于with的作用方式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with语句不仅仅可以用于读写文件,还可以用于锁的自动获取和释放、全局状态的保存和恢复等。更多的实用方式留待大家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
|
6天前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微服务
基于 Docker 与 Kubernetes(K3s)的微服务:阿里云生产环境扩容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实现“稳定扩容”与“成本可控”是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结合 Python FastAPI 微服务实战,详解如何基于阿里云基础设施,利用 Docker 封装服务、K3s 实现容器编排,构建生产级微服务架构。内容涵盖容器构建、集群部署、自动扩缩容、可观测性等关键环节,适配阿里云资源特性与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易扩展的微服务解决方案。
1151 3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通义DeepResearch全面开源!同步分享可落地的高阶Agent构建方法论
通义研究团队开源发布通义 DeepResearch —— 首个在性能上可与 OpenAI DeepResearch 相媲美、并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试中取得领先表现的全开源 Web Agent。
759 11
|
15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物联网
Wan2.2再次开源数字人:Animate-14B!一键实现电影角色替换和动作驱动
今天,通义万相的视频生成模型又又又开源了!Wan2.2系列模型家族新增数字人成员Wan2.2-Animate-14B。
362 10
|
6天前
|
弹性计算 Kubernetes jenkins
如何在 ECS/EKS 集群中有效使用 Jenkins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 Jenkins 与 AWS ECS 和 EKS 集群集成,以构建高效、灵活且具备自动扩缩容能力的 CI/CD 流水线,提升软件交付效率并优化资源成本。
326 0
|
13天前
|
人工智能 异构计算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
6天前
|
缓存 供应链 监控
VVIC seller_search 排行榜搜索接口深度分析及 Python 实现
VVIC搜款网seller_search接口提供服装批发市场的商品及商家排行榜数据,涵盖热销榜、销量排名、类目趋势等,支持多维度筛选与数据分析,助力选品决策、竞品分析与市场预测,为服装供应链提供有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