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ArrayList的设计思想与底层原理剖析

简介: Java中的ArrayList的设计思想与底层原理剖析

Java中的ArrayList的设计思想与底层原理剖析

当使用Java的ArrayList集合类时,了解其设计思想、底层原理和与传统数组相比的优势是很重要的。让我们更详细地解释这些概念,并添加更多关于代码部分的详细注释。

1. 设计思想和内部原理

· 使用数组作为底层数据结构

在ArrayList中,底层数据结构是一个数组。以下是一些关键特点:

private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Data;
  • elementData是一个对象数组,用于存储元素。
· 动态扩容

ArrayList能够自动调整其容量。当向ArrayList添加元素时,如果当前数组已满,ArrayList会自动增加其内部数组的容量。通常,新容量会变为当前容量的1.5倍,下面是具体实现的代码: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int minCapacity) {
    if (elementData == EMPTY_ELEMENTDATA) {
        minCapacity = Math.max(DEFAULT_CAPACITY, minCapacity);
    }
    if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
        grow(minCapacity);
    }
}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 扩容至少为原来的1.5倍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 ensureCapacityInternal()方法用于确保容量足够。它根据当前容量和所需的最小容量来决定是否需要扩容。
  • grow()方法实现了扩容的细节。它计算新的容量并使用Arrays.copyOf()方法将旧数组复制到新数组中。

由于涉及到具体数值,我们提供一个示例:

假设初始情况下,ArrayList的底层数组容量为10,并且我们向其中添加了11个元素。当尝试再次添加元素时,容量不足,ArrayList会自动进行扩容操作。

  1. 根据ensureCapacityInternal()方法,计算出自动扩容后最小容量:minCapacity = 11。
  2. 进行扩容,根据 grow() 方法,得到新容量:oldCapacity = 10,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 10 + 5 = 15。
  3. 将旧数组的元素复制到新数组中。

2. 相比于原始数组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数组,ArrayList具有以下优势:

  • 动态调整大小: ArrayList通过动态扩容机制避免了静态数组固定容量的限制,可以高效地存储不同数量的元素。
  • 支持泛型: ArrayList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对象,并且能够在编译时进行类型检查,避免了类型转换错误。
  • 提供丰富的方法和功能: ArrayList提供了丰富而便捷的方法来对集合进行操作,如添加、删除、获取元素等。此外,他实现了List接口,使其成为通用且易于使用的数据结构。

3. 特殊机制与复杂问题应对

虽然ArrayList本身没有特殊的机制,但基于其灵活性和丰富的方法,ArrayList可以解决多种复杂问题。以下是几个示例场景:

  • 动态数据存储: ArrayList适用于需要频繁添加和删除元素的场景。通过动态调整数组容量,可以轻松应对不同数量的元素。
ArrayList<String> logs = new ArrayList<>();
logs.add("Log line 1");
logs.add("Log line 2");
...
logs.remove(0); // 删除第一个日志条目
  • 数据筛选和转换: ArrayList提供了方便的方法,如stream()和filter(),用于对集合进行筛选、映射和聚合操作。
ArrayList<Integer> numbers = new ArrayList<>();
numbers.add(10);
numbers.add(20);
numbers.add(30);
List<Integer> evenNumbers = numbers.stream()
    .filter(n -> n % 2 == 0)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System.out.println(evenNumbers); // 输出 [20, 30]
  • 排序和查找: ArrayList提供了排序和查找方法。我们可以使用sort()方法对元素进行排序,并使用indexOf()或contains()等方法查找特定元素。
ArrayList<String> names = new ArrayList<>();
names.add("Alice");
names.add("Bob");
names.add("Charlie");
Collections.sort(names); // 对元素进行升序排序
int index = names.indexOf("Bob");
System.out.println(index); // 输出 1

4. 源代码解析

下面是对于源代码的详细的注释和解释:

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0; // 默认容量大小为10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EMPTY_ELEMENTDATA = {}; // 空数组,用于初始化时占位
    private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Data; // 存储元素的底层数组
    private int size; // 当前ArrayList中元素的数量
    public ArrayList() {
        this.elementData = EMPTY_ELEMENTDATA; // 初始化底层数组为空数组
    }
    /**
     * 向ArrayList末尾添加元素
     *
     * @param e 要添加的元素
     */
    public void add(E e) {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 确保容量足够,考虑扩容因素
        elementData[size++] = e; // 在末尾添加元素并更新size计数器
    }
    // 省略其他部分代码...
    /**
     * 确保底层数据结构容量足够以存放最小容量要求
     *
     * @param minCapacity 最小容量要求
     */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int minCapacity) {
        if (elementData == EMPTY_ELEMENTDATA) { // 初始情况下,elementData为EMPTY_ELEMENTDATA
            minCapacity = Math.max(DEFAULT_CAPACITY, minCapacity); // 若初始容量不足,默认设置为DEFAULT_CAPACITY=10
        }
        if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 // 如果需要的容量大于当前容量
            grow(minCapacity); // 扩容操作
        }
    }
    /**
     * 对底层数组进行扩容操作,以满足最小容量要求
     *
     * @param minCapacity 最小容量要求
     */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当前容量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 新容量为旧容量的1.5倍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若新容量仍不够,则设置为最小容量要求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复制元素到新数组,更新底层数组引用
    }
    // 省略其他方法和实现细节...
}

通过对源代码的详细注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成员变量的含义和每个方法的设计思想:

  • DEFAULT_CAPACITY:默认初始容量大小为10。在初始化时,如果没有指定容量大小,会自动使用这个默认值。
  • EMPTY_ELEMENTDATA:空数组,用于在初始化时占位。
  • elementData:存储元素的底层数组。通过动态扩容机制,它能够适应不同数量的元素。
  • size:当前ArrayList中元素的数量。它会随着元素的添加而递增。

ArrayList类提供了一个无参构造函数,它将底层数组初始化为 EMPTY_ELEMENTDATA。add() 方法用于向集合末尾添加元素。在添加之前,通过 ensureCapacityInternal()方法确保容量足够以满足添加新元素的需要。如果当前容量不足,调用 grow() 方法进行扩容操作,使容量变为原来的1.5倍或至少满足最小容量需求。

这些设计思想和实现细节使得 ArrayList 能够动态地调整其大小,并存储任意类型的对象。通过方法和成员变量的详细注释解释,我们能更好地理解 ArrayList 类的代码。

结论

通过深入了解Java的ArrayList集合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设计思想、内部原理和相对于传统数组的优势。ArrayList通过动态数组管理元素,自动进行容量调整,并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功能来解决各种复杂问题。详细的代码注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源代码,并正确使用ArrayList这个强大的集合类。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Java 索引
用Java语言实现一个自定义的ArrayList类
自定义MyArrayList类模拟Java ArrayList核心功能,支持泛型、动态扩容(1.5倍)、增删改查及越界检查,底层用Object数组实现,适合学习动态数组原理。
87 4
|
2月前
|
缓存 Java 开发者
Java 开发者必看!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性能厮杀:选错一次,代码慢成蜗牛
本文深入解析了 Java 中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性能差异,揭示了它们在不同操作下的表现。通过对比随机访问、插入、删除等操作的效率,指出 ArrayList 在多数场景下更高效,而 LinkedList 仅在特定情况下表现优异。文章强调选择合适容器对程序性能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实用的选择法则。
188 3
|
4月前
|
监控 Java API
现代 Java IO 高性能实践从原理到落地的高效实现路径与实战指南
本文深入解析现代Java高性能IO实践,涵盖异步非阻塞IO、操作系统优化、大文件处理、响应式网络编程与数据库访问,结合Netty、Reactor等技术落地高并发应用,助力构建高效可扩展的IO系统。
146 0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深入讲解 Java 并发编程核心原理与应用案例
本教程全面讲解Java并发编程,涵盖并发基础、线程安全、同步机制、并发工具类、线程池及实际应用案例,助你掌握多线程开发核心技术,提升程序性能与响应能力。
212 0
|
4月前
|
Java 索引
Java ArrayList中的常见删除操作及方法详解。
通过这些方法,Java `ArrayList` 提供了灵活而强大的操作来处理元素的移除,这些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506 30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Go与Java泛型原理简介
本文介绍了Go与Java泛型的实现原理。Go通过单态化为不同类型生成函数副本,提升运行效率;而Java则采用类型擦除,将泛型转为Object类型处理,保持兼容性但牺牲部分类型安全。两种机制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场景。
165 24
|
5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我们来详细讲一讲 Java NIO 底层原理
我是小假 期待与你的下一次相遇 ~
205 2
|
5月前
|
XML JSON Java
Java 反射:从原理到实战的全面解析与应用指南
本文深度解析Java反射机制,从原理到实战应用全覆盖。首先讲解反射的概念与核心原理,包括类加载过程和`Class`对象的作用;接着详细分析反射的核心API用法,如`Class`、`Constructor`、`Method`和`Field`的操作方法;最后通过动态代理和注解驱动配置解析等实战场景,帮助读者掌握反射技术的实际应用。内容翔实,适合希望深入理解Java反射机制的开发者。
546 13
|
5月前
|
算法 Java 索引
说一说 Java 并发队列原理剖析
我是小假 期待与你的下一次相遇 ~